分享

肿瘤标志物升高未必是癌症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6-01-02

肿瘤标志物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产生的、可预示肿瘤存在的一类物质,通过血液、体液、肿瘤组织或细胞可以检测到,是诊断鉴别疾病、确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但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就是得了癌症。

  肿瘤标志物的升高早于临床症状而引起人们的警惕,一些早期病例因此得以发现,经过及时的治疗获得良好的疗效。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癌症病人的肿瘤标志物都会增高,也不是每个人的肿瘤标志物数值升高都会得肿瘤,是否得肿瘤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分析后才能下结论。例如,原发性肝癌患者中也只有70%~90 P(甲胎蛋白)会升高,诊断原发性肝癌需要影像学CT、MR等影像学及病理学的支持。

  近年来,很多研究者致力于发现更加敏感的肿瘤标志物,但直到目前为止,即使有几类肿瘤标志物的敏感度比较高,还没发现有100%敏感的肿瘤标志物。如前列腺癌PSA总体阳性率达70%左右,但前列腺炎在急性发作时也可引起血清PSA值暂时性升高。再如鼻咽癌的发病与EB病毒存在很大关系,但尚无法证明EB病毒是鼻咽癌的唯一病因,有许多人EB病毒是阳性,但并不患有鼻咽癌。

  不轻视!

  单项指标升高需要进一步检查

  对于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不用过于恐慌,可通过进一步检查来排除是否患病。另外,也需要定期复查,监测指标的数值变化,如果复查后数值一直维持在参考值上限的临界水平,则意义不大。

肿瘤标志物升高可能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如AFP(甲胎蛋白)升高,除原发性肝癌外,怀孕、活动性肝炎和生殖系统肿瘤等都可能出现升高的情况。此外,因检测仪器或试剂的不同,有时也会有假阳性现象的出现,具体情况要结合临床来确定。

  对于50岁以上、有家庭肿瘤史、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肿瘤高发区的高危人群来说,即使没有症状,也要进行肿瘤标志物筛查及追踪随访,以免贻误病情。以下几类情况要特别重视――1、单次检查升高特别明显,数倍于正常值的上限。2、反复检查,数值持续升高。3、有家族性遗传史,肿瘤筛查时肿瘤标志物数值增高。前两种情况应先查该标志物最常见的某种疾病,如CEA升高,可以先查有无胃肠道的疾病,若胃肠道没有异常,还需检查肺部、食道、乳腺、肝脏、妇科等。有家族性遗传史者如出现标志物升高,即便没有症状也必须复查和随访。

  

  肿瘤标志物有助判断治疗效果

  肿瘤标志物的含量与肿瘤的恶性程度、转移、复发等相关,临床上一般会以初次治疗后的标志物水平作为其特定的“个体参考值”,根据其变化情况来判断疗效。如果下降幅度较大,提示治疗有效;如果下降幅度不明显,则可能提示有肿瘤残留或转移;下降到参考值内一段时间后重新升高,则提示可能复发或转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