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宗岳太极拳困境炼我

 王老轨的资料 2016-01-03



很多人学太极拳,学了几十年还学不好,不是没有明师可教,不是没有拳理可听,也不是没有技术可学,更不是没有下过功夫,而是他们的脑袋在作怪。
他们的脑袋所思所想,原本就不适合练太极拳,却偏偏走上太极拳的道路,最后自己的脑袋和太极拳毫无交集,各走各的, 永远也凑不在一起,所以才会学不成祖师拳论中的太极拳 。这样的人不但学不成太极拳,最后还把太极拳打成外家的刚猛拳,顺便把王宗岳祖师骂一顿。

要练好太极拳,绝不能好像公园里某些老先生老太太那般,整天没事一般悠闲地闭目瞎练,或着糊理胡涂地反复盲练。要练好太极拳一定要像挣脱困境的狮子一般,用尽技术和心思去练才能练成。

所以家师在和我练缷化倒手时,凝目闭口, 心神专注,严肃而仔细地,以毫不顶抗的技术,缷去我攻入的每一个动作,从来不会轻忽身为弟子的我,所出的任何一手。

像这样彷佛受困般地专注于缷化,并不是功力不足未成大师之形,而是内家大师练功用心的真正神情。现在很多大师和弟子玩手 全在浅推浅化,练功时,师父喂之不深,弟子走之过浅;表演时弟子攻之不深,师父又化之过浅,练习和表演,都与实战的重拳深击有极大差异,实在过于嬉闹,内家衰弱自其有原因。



王宗岳太极拳是一种「脱困」和「困人」的拳法,不用心于此终身无成。 枪家吴殳说:「诱人不如逼人,诱可不受,逼无不受也;以动逼人,不如以静困人;动则劳,静则逸也。」这个理论,与王宗岳祖师的拳理如出一辙。
王宗岳太极拳所说的「走」,就是在被困的情况下脱困的技术,王宗岳太极拳所说的「粘」,就是在脱困之后去困人的技术。 「走即脱困,粘即困人」脱困与困人是太极拳练习的重心。所以练习时,如果一昧浅喂、浅攻就没有去困人, 既没有困人,当然也无人会被困;既无人被困,就不必练太极以解困,所以练出来的就不是太极拳,而是其它的拳法了。

学王宗岳太极拳,和学其它太极拳不一样,学王宗岳太极拳,一定要先预设自己被困住,然后寻求脱困的技术,才能学成王宗岳太极拳。如果练王宗岳太极拳,只依着老师教的标准动作操作, 双方喂劲吞劲浅来浅去,好像进厨房般熟悉而轻松,那么即使练一辈子,也练不出真功夫来。


很多外门太极拳的人讥讽王宗岳祖师:「沾粘连随不顶丢。」是笑话。他们那里知道这「沾粘不顶」和「连随不丢」并不是我们要练出来的功夫,而是被人困住时已经出现的困境窘况。

祖师王宗岳要我们这些弟子,预先设定「沾粘连随」和「不顶不丢」这两个困境,再从这个困境中,练出脱困的太极拳。 这就像把我们丢在荒林野地及虫蛇恶兽出没之处,再和教练一起练习野外求生之技一样,这「沾粘连随不顶丢」就是太极拳的荒林野地,虫蛇恶兽出没之处,一个人能在这种环境下生存, 他就能练成太极拳。

有些以拳脚攻击为本,严禁拿摔的竞技者,他们的心里不认同王宗岳祖师的困境,他们所定的规则,是不允许「沾粘连随不顶丢」这个困境在竞技场上出现的, 因为他们严禁摔拿,认为别人不可能进得了他身。但是王宗岳祖师认为这是用技时必然会有的困境,我们无法避开这个问题,只有练习解困才是面对现实。

设想你的身手被比你强壮数倍的巨力抱拿而施技,你如何能够「不要沾,不要粘、不要连,不要随」?你如何能够「要顶,要抗、要丢,要离」?
当强壮者以巨力捉拿你来施技时,你顶不开、脱不开, 不得已只能在他手中无力挣扎,如此状况你不就是丢不开、离不去,顶不出、抗不了,不得已在「沾粘连随」,不得已在「不顶不丢不抗不离」了吗?

所以谁说王宗岳祖师曾经要人练出这「沾粘连随」和「不顶不丢」的功夫去沾人去粘人?这「沾粘连随」和「不顶不丢」的功夫,那里需要你去练得,你只要伸手让巨力者捉住,让他施技就成了 「沾粘连随不顶丢」,王宗岳祖师是一代内家英雄豪杰,何必要你去练这等本来就有的闲事?

所以说,王宗岳祖师的「沾粘连随不顶丢」,只是一个预设的困境,要你在这困境中练出解困的太极拳。所以说,凡是愿意接受王宗岳祖师设定的「沾粘连随不顶丢」困境的人,才需要练王宗岳太极拳,凡是不愿意接受这个设定的困境的人,就不必练王宗岳太极拳 。

如果你练王宗岳太极拳,却自以为很行,当师父的手掌轻轻挨着你的手臂,你却能够轻轻把挨点滑动零点几公分,或者用极微的韧力掤开他让他的来劲偏斜,或者根本就丢开 师父的手不沾粘,像这样的人不必练太极拳,因为他不喜欢王宗岳祖师的预设困境。


他既已自认用柔韧劲轻轻滑开挨点、掤开对方、丢离对方的挨点,在战斗时是绝对可能的,他就不必接受王宗岳祖师这个预设的困境,像这样的高人,他不必练王宗岳太极拳,即使练了他也不会 进入真太极。


太极拳是用王宗岳祖师的「沾粘连随不顶丢」的困境来「炼」你,让你脱胎换骨的,并不是你去「炼」太极拳,把太极拳炼出什么东西来的。 所以说,如果你设定一个跆拳道或空手道不能「抓拿抱摔」,不能「沾粘连随不顶丢」的困境,你只要练跆拳道或空手道的困境就好了,根本不必练太极拳。

即使你练太极拳,完全照着太极拳的拳架去打,或完全照着太极拳走粘功法去练,但是你在师父喂劲中,你不接受也不进入「沾粘连随不顶丢」这样的预设困境,你常抽离手,你常用微力顶开对方,你认同有力,不认同无力, 那么太极拳的拳架功法就不会去炼你,太极拳就不会让你明白,在困境中自有弱者的脱困求生之路,而那里面才是真太极。

同样的内家招式,同样的内家功法给一群人去练,几乎只有少数人能练成,多数人都练不成,最后还怀疑师父偏心,或怀疑同门练了其它其怪功夫。这个问题出在那里?就在练习者有没有把自己丢到「沾粘连随不顶丢」这个荒林困境 中去锻炼。

很多没练成太极拳的人,一生不在这困境中解困,反而自己设定了可微顶可微抗可微丢可微离的顺境来练习,这样的顺境比那些流汗流血的外家还舒适,这种舒适的温室,如何能来「炼」你 ,让你脱胎换骨成就太极之体?

记得我年少家师在喂劲时,手上极轻极微地送来力量,我彷佛松松柔柔无声无息地将家师的来劲用微力拦化出去,换来的却是「你不怕我哦?」的教训。这样的教训对于想学习无力化劲的我,是有极大的震憾力,是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当头棒喝, 这也造就了我矢志于接受「沾粘连随不顶丢」这个荒林困境练出太极拳的心志,而终于悟得王宗岳祖师拳论中的字字珠玑。

相信并且 接受王宗岳祖师「沾粘连随不顶丢」困境,并且完全放掉量,才会出现真正「耄耋御众之形」的弱者之形的太极拳来锻炼你。凡是带着力量,不接受「沾粘连随不顶丢」困境去练太极拳,所找到的就必然是刚猛的强者之术。
所以说想学太极拳的人,必须回答像结婚时神父的问话一般:「你愿意在王宗岳祖师预设「沾粘连随不顶丢」的困境下学习太极拳,再辛苦也不放弃这个困境吗?」如果你回答:「愿意!」那么你绝对适合练太极拳,也一定能够练得出色。

相反的,如果你觉得自己是强者,在「沾粘连随不顶丢」这个困境在战斗中很无趣,你的能力也根本不会让这个困境发生,那么你最好别练太极拳,因为太极拳不适合你,你练了也不会成 为王宗岳祖师拳论说的那种太极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