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业者反思:农产品市场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

 无所谓风花雪月 2016-01-03


自从年初决定要进入农业行业而坚定地选择了农业互联网的相关岗位以来,我对农业、农村和农产品的相关从业人员的认知有了很大的改观。


坦白来说,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农产品是怎么从田间地头来到我的餐桌的,我买菜也不问单价,挑选完了全部算在一起付钱就走人。但是现在我站在菜摊前,一个一个问,黄瓜多少?藕多少?青线椒多少?螺丝椒多少?小米椒多少?西红柿多少?…


然后我会计算这个菜贩在我和一级批发市场之间挣了多少差价,一般都是挣一倍,也有挣2-3倍的,因为今年水果便宜,一批的提子2.5/斤,哪怕在家门口卖8元/斤,消费者也会觉得比起夏天的20多便宜不少。尽管没有说破,我心里清楚我被挣得太多了,下次也不想去那一家了。


关于农产品的中间环节和差价


进入农业行业之前,很多人和我说农产品在地头就几毛钱,到了我们消费者手里要好几块,中间环节,即代办、批发商拿走了好多利润,坑害了种植户和消费者,农产品利润中间厚,两头薄。经过我的市场走访、用户调研,我开始觉得这是错的。


所有环节的利润都有合理之处


假设某种蔬菜在地头0.8元/斤,代办费一般就3分钱-8分钱一斤,算上包装、分拣、小工装车、长途运输还可能需要产地打冷等多重费用,加上3-5毛钱一斤。批发商拉到一级批发市场,一般也就是加个几毛钱出售,行情特别好顶多每斤加上1-2块,大部分情况都是加个1-5毛钱一斤卖出去,行情冷淡的时候要么不加钱,要么甚至赔钱出售。一批市场的农产品行情不亚于我国股市的波动:天气、市民口味变化、当天供货商数量、采购商数量、产品质量等很多因素都会成为市场瞬息万变的理由,一天的赔钱和赚钱也是一个概率,靠经验能提高赚钱的概率,所以一批市场多是经验老道的从业人员,他们不仅懂产品,也懂市场。


与批发商靠量挣钱不同,社区门口的菜贩子挣的是差价的利润,批发商哪怕一斤只加价0.1元,耐不住其每天走货数万斤,利润也是数千元一天,而菜贩子一天顶多卖出1-200斤菜,他也只加0.1元/斤,每天岂不是只能赚10-20元?所以他们需要按照一批价格的2-2.5倍出售才能生存。故之前提到的0.8元/斤的蔬菜到了家门口也就自然而然3元/斤往上了。但是回顾整个过程,所有人得到的都是较为合理的利润,我觉得并不过分。


中间环节的存在有其理由


还有一点,是大家常常说出来看似有道理的农产品中间环节论。很多人说一批是不合理的,假设一种情况:天津宝坻产地的茄子被拉到北京的新发地一级批发市场,之后又被天津金钟河批发市场的批发商买回去。事实上,天津市场的批发商完全可以也应该去天津产地购菜,所以大家得出结论认为这是我国农业物流资源的浪费,整个农产品流通体系存在很大的不合理之处,亟需改进。


事实真如此吗?经过较长时间的接触,我发现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说法。一方面,例子中所举情况并不是大规模存在,正常利润的情况下,就近销售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如果利润高企,来新发地绕一圈批发商挣到更多钱,那市场这只手就会把货优先配到北京而不是天津;另一方面,通过比较整体中部分环节的成本来说明整体问题是不合理的,天津批发商来到新发地有两个需求:一个是采购需求,另一个是配货需求,天津批发商要进10种蔬菜,虽然茄子买的是他天津本产地的,但可能另外9种都是外地的,茄子本身的采购成本看起来是不合理,而来到新发地的目的以最低的总成本购买到多种多样的全国各产地运来的蔬菜。


农产品采购是考虑整体成本,包括分拣效率和质量、包装成本、小工成本、物流成本、供货稳定性、配货便捷性、产地经纪人信誉程度等等非常多的因素。而现阶段大流通大物流的市场结构确实使得社会分工高效且成本较低,故以某个环节某种产品的成本来质疑整个体制的合理性是欠考虑的。


农业从业者


农业经纪人,也称农产品代办,我之前对这个职业的了解几乎为0,但全中国至少有20余万人是从事农产品经纪人这个职业的,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诚信和责任心为中国农产品的高效流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业者收入相对可观,但非常辛苦


据我所知,代办大哥们通常凌晨半夜就需要出门找货或者组织收货,农户客商两边协商,白天空闲的时候就去各大农产品信息网站刷新自己当天的产品价格,货源组织好之后需要安排分拣、装箱,如果客户需要还要联系物流,找车装货,最后还要送客户离开村镇或者县城。一天几车货下来也就是晚上7、8点了。


乍听之下,农产品代办真是不如写字楼的白领光鲜,但是一番接触下来,农产品代办的收入并不算低,鲜菜类的中小型代办每天上货约10-20吨,即2万到4万斤,按照3分钱/斤的正常代办费水平算,每天的收入是600-1200元。当然,老客户其实给不到这么多,一车货支付300-500元的代收费而已。由于代办通常是没有周末休息这回事的,每个月工作可达30天,每月毛收入是1万元上下,每年受到农产品季节性供应的影响,他们只能工作6-8个月,那每年的代收收入也能有6-8万,而水果、干辣椒等其他品种的代办费水平还可能更高。此外,中小型代办一般也是种植户,10-20亩地的年收益约为10-20万,所以代办的年净收入在20万左右,相比之下,北京2014年人平均薪资为税前6500元/月,年薪10万多一点,听起来仿佛是做代办收益更高,但是代办兼种植,不是一个人能干完的活,通常是全家一起,这个收入实际上是家庭收入,而且是日日夜夜辛苦出来的家庭收入,在乡镇上虽然不算少,但绝对是合理的辛苦钱。


产地代办的收入虽然不能说很高,却也体面,而一批的批发商们则有很多是低调的富豪,看起来他们在市场上穿着普通,但我曾经问过一次某全国大型一批市场的管理人员:我听说这些一批老板们有的身价过亿,可能吗?该管理人员没有直接回答我,只告诉我市场里一个批发商在海南购置一块地皮建设冷库,当地政府为了支持此项工程,特意修路一条,直通冷库,这条路修建成本3000万,请我自行想象这冷库建设成本。此外,他还告诉我,另一批发商在某地包地种大棚,连片的大棚仅钢材就用去2万吨。


农产品生意靠智慧更靠人品


农产品不是标准化的工业品,品质千差万别,而且农产品的整个采购流通过程中充满了可以做小动作的地方,装箱的时候多放两层纸,下面两层多放一些小果,到了市场多打一点水等等,只要花心思,很多地方可以卡出一些利润,但是农产品的交易,很多人都是图长久生意,非常注重信誉,不会为了这点蝇头小利赔掉个人生意场上的名声。因此,常年经营的代办和批发商,不管表面看起来如何,我都毫不怀疑他们真诚的人品。此外,产地代办和批发商们共同形成了农产品的源头品控小组,均有非常深厚的农产品知识功底。


市场不由人控制,赔钱与赚钱并存,市场上很多批发商哪怕赔钱,或者看到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将来1-2周内都会持续赔钱,也会坚持把生意做下去,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把自己和老客户的关系看的比现阶段的短期得失更重,如果今天为了避免赔钱不来市场了,明天老客户也就失去了。我十分感叹,做人要像他们做生意一样,能赚,更要能赔,能算清长远的账。


当然,每个职业都有做的非常出色的一批人存在,我接触过的生意做的大的基本都对行情和信息非常敏感,善于自己判断和琢磨,能够比其他人更好地把握收购、储存、销售等方面的节奏。这一点也非常触动我,成功或许没有那么难,往往只要比行业竞争者多那么一点用心和坚持,就够了。

本文转载自三农纵横,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