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道四门课程》

 舍利佛 2016-01-03

济公活佛劝世文《修道四门课程》

 一、品格


   要成就美德之前要具备两项:勤俭、真心。要具备什么样的行为才会具有美德?需要有善行,然后是美德。心得要行才有德,才会有真正的真、善、美。
    修道人,首先就是要修自己,达己圆满;修身立德,首先要正己。什么叫做「德」?「德」就是博施济众,因为慈悲喜舍才有德,所以,得道还得要培德,还得要修身、正己。成仁,才能真正的立德,才能真正的立功。

   凡事反求诸己,多替他人着想胜于自己,就是所谓的成熟。自己静坐时,就能内省自疚,闲谈时,不要谈人是非。内省不疚则安,祸最大莫过于贪,罪最大莫过于谈人是非。

   学佛,学修养就是一个韧性、韧度。一个「革」字,要洗心革面;一个「刀」字,要快刀斩该斩的。抓的越多就缺少越多,如果说人生的处世哲学,把这韧度、韧性学的好,做什么事都能成功。

   恶习要马上改,不要老是明天再改,有点积习、恶习,就要立改,不要想说明天再来,或许下一分钟,就没有呼吸了。

   一个动机、一个念头,就是一个过,再付出行动,就是贰过了。(子曰君子不贰过。)

当自我放纵的时候,就是自我伤害。


二、功德

   现在也是在存无形的钱,知道吗?已经在理天开户了,开了户就要将无形的钱存进去。这无形的钱要如何存?(行功立德)不一定要在佛堂才能行功立德,今天对人说一句好话,给人一个方便,给人一个小小的帮助,这都是功德一件,在
生活当中都可以行道,都可以将道好好发挥。
    无怨、无过就是功德,无怨、无过就能无悔,这就是功德。但如果执着于功德,就没有功德。

    修道不可以有功德相,要去掉功德相,才是真功德。

    处处给人希望,就是有功德,不是在佛堂做了多少事才有功德,功德是随时给人希望。

    所谓布施并非施钱而已,真心的布施,不在于钱财的多少,而在于是否真心。

    施舍时,就好像将左手的花交到右手一样,施来施去,都是在自己手上。越施心量越广,这才是施舍的真正涵义。

    不管是哪种布施,只要有心,都是很好的布施。

    心、面、言、身这四种布施,「心」要如何布施?心纯正,没有污染,没有偏念,也是一种布施。因为心正没有偏,就不会制造心灵垃圾,这也是一种内在的功德。「面施」,面带微笑,带给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言施」,尽量以鼓励代替苛责、尽量讲好话、尽量不要批评别人。「身施」,以身作则,去推动别人,看到别人有难,要去扶持别人。

三、火候

    你要跟得上时代,也要跟得上自己,这不是指你的肉体而已。外在的环境影响你的时候,不论大与小,你不要被影响。所谓人定胜天,在日常生活中,要记住不急、不燥,终会让你学会,凡事在做时碰到任何困难,如果你有耐困、耐难的心,有毅力,再大的困难都可以完成。在修道过程中,不管你遇到的考验多还是少,大还是小,要记住先定下来,好好去思虑,然后再把它破除掉。

   对众生能够广植善缘、转恶为善,遇到不平的时候,忍耐一下,忍一时风平浪静,记得忍一时风平浪静。耐的住就是你的,耐的住就有你一份,耐不住随风而逝。

    省思:当你处在顺、逆环境当中,都要能怀着反省的心,省思自己的病根所在;有否沉不住气、耐不住烦、吃不得苦、受不得诱惑、碰不得钉子、挨不住压力。当有所改变自己的决心时,应有如山之定力、如水之德性、如圣贤之心胸、如明月般清静、如暖阳般和喣、如和风般抒情。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什么众生就是不喜欢吃苦?不吃苦就少福了。苦尽才会甜来,要忍耐,忍耐才能成菩萨。不理别人如何,毛病脾气人人都有,稍不如意就动火气,火气大肝火就大,肝火大毛病就来了,不可不小心啊!

    一开始学道就要用力、要积极,难受也要忍耐,忍耐才有希望,忍耐才能够成就。

    要做一个男子汉!流血不流泪。所谓的苦,你要去经历才知道什么叫做苦,当你一经历过的时候,你已经忘了什么是苦,因为你已经海阔天空了,何必把这些包袱背在你身上。

    「天道逆行」,就是以后遇到不顺、不如意的事,要常回想自己是修道人,要突破,要冲破这些不顺,不能任自己随波逐流。若觉得行得很痛苦,还是要走过去,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够有成就,假使遇到困难就退缩,那就无法登到生命的顶巅。

    人家骂你,你不生气;人家脸色给你看,你还是一样,这就是有火候。但是如果自己做错事,要会看脸色,这叫知进退。这知进退亦叫作「火候」。


    逆来顺受忍为高,能屈能伸没烦恼,让人一步宽无限。

    真正的强是什么?能够降服其心,能够低心下气,要做到人所做不到的事情,忍人所不能忍的事情,这样修道才会进步。

    学道就是要心平气和,要心平气和,就要修炼心性,修这颗人心,要去脾气毛病,炼这个性。在人群中,在办事中磨练信心,不管遇到考验,遇到挫折,都要无怨尤、无争辩,一有争辩,就落于是非,一有是非,就沦为极端,就不符合中庸之理了。

    有时候你们也像是一颗皮球,有弹性的球,有压力才会弹的高。所以,当别人给你压力的时候,也不需排斥,如果能够把压力化为助力,那不是很好?

四、礼节

    膜拜叩首,是拜自己的性命,命怎么写?人一叩。在叩头的时候,就是在告诉自己,要做自我反省的功夫,如果趾高气昂,能够反省出什么吗?心志高傲,永远认为自己是对的,那有什么好反省的?人人心中,天赋灵性都是个自性佛,所以面对佛时,就好象看到自己得佛性一样,对佛鞠躬,就等于对自己谦恭反省,做揖的时候,就好像立身行道于红尘中,要懂得谦恭反省,要把腰放低一些,才不会碰到矮门,在来就是左脚向前跨出,好像做事一样,凡事不可操之过急,也不要太莽撞,就如孔老夫子所说的中庸之道。光去做不会思考,是不会合乎中道的;光思考不去做,理想也不会实现,所以为人处世总要一步步踏实的来。所以当我们再对佛叩首时,就是在对我们做最好的反省,曾老夫子说过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吾日三省吾身方能成就一代圣人。修道、学道的路途中,心要懂得去调伏、去平静,要懂得境随心转,不能心随境转。

规矩是让你们更成长,塑造你们成为标准的人。

   磕头心要诚,要回光返照,筋脉拉直,头部放松,首和头一起动,力量由脚来支撑,「叩首」非「叩手」,磕头的动作,有发有收,头尾动作一贯,这是一贯道的精神。叩首要诚心,叩首的目的在于养成恭敬谦和的心,而且叩首的姿势正确,可以打通经脉,有益身体健康。

   叩首时要能冥想,默想着佛,然后把自己也当成是佛,这样叩首才有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