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兵马俑的震撼(下)兼论秦始皇的功过

 鸽子飞吧 2016-01-03

有人说,任何一个中国人置身兵马俑战阵其间,由此知晓了秦始皇,知晓秦国的灿烂辉煌的历史,一种自豪与骄傲会油然而生。对此,我实在不敢苟同。在兵马俑俑坑旁,我丝毫感觉不到一个朝代的辉煌,一代圣君的伟大。相反,我深思:如此巨大的工程,在没有电力、内燃机、没有机械的年代,需要投入多少人到如此浩瀚的工程中啊!又有多少人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

上中学时,学过杜牧的《阿房宫赋》,写了秦始皇穷奢极欲,为了享乐,修建绵延三百余里的阿房宫。不仅如此,秦始皇为了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不受北方胡人的侵扰,还修建了秦长城;为自己百年后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修了陵墓,征集了多少劳役。正是这些超负荷的劳役,最终断送了秦王朝。无论是陈胜、吴广还是刘邦,都是因无法按时到达指定地点,才被迫揭竿而起。

兵马俑的法度森严,说明了秦始皇编户齐民制度的作用。

秦国经商鞅变法,进行军爵制度改革,取消贵族世袭制度,收回特权,将斩首数量作为调动士气、衡量军功和获得富贵的标准,只有在战场上立下功劳的人才能够重配爵序,列籍贵族。使秦国成为一架效率极高的斩首机器,加快了兼并六国的进程。商鞅还统一国民思想,采取“愚民政策”,把文人、商人、工匠视为“国害”。他在渭河边论法,一次性就屠杀了700多反对他变革的文人。秦军凭借着严明的军纪,最后野蛮战胜了文明,击败六国,统一了天下。

据《史记六国年表》统计由秦国发动的战争有93次,六国平均每个国家发动战争6.3次;秦国在22次战争中斩首数量就达181万。战乱死亡本由秦国造成,秦始皇却将自己的祖先和自己给社会造成的灾难加到六国头上以作为武装兼并合法化的理由。先秦至汉初的人们普遍认为秦国是尚诈力弃礼义的虎狼之国。

但后世仍有人称秦始皇是“英雄”,其主要依据是:秦始皇“顺应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统一了六国”。这里,我们应对“统一”的说法做个分析。一个国家内部发生了战乱或割据,统治者平息战乱,消除割据,使国体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叫“统一”。春秋时的秦国和其他六国,都是平等独立的国家,用今天的话说,是“主权”国家。秦始皇只是秦国的君王,有什么权力“统一”其他国家呢?秦国对六国的征伐占领,只能说是吞并或兼并,是弱肉强食。

“顺应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同样讲不通,对人民有益,得到人民的拥护,那是顺应了历史潮流。秦始皇每吞并一个国家,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该国的美女掳到秦国,并模仿该国的王宫,在咸阳再造一座宫殿,让美女住入,供其淫乐。《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秦始皇吞并六国,只是为了实现他的野心,满足他的私欲,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没有任何关系,与人民也没有关系。如果有关系,只是使更多的人民接受暴政,使更多的人民遭受更多痛苦罢了。

我们能把秦始皇、金兀术、忽必烈的吞并行为都视为“顺应历史发展大趋势的统一”吗?如果是这样,屈原、岳飞、文天祥岂不成了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的小丑了吗?如果是这样,日本侵华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是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是为了统一东亚。

“六王毕,四海一”,“书同文,车同轨”,所谓实现了空前“大一统”,然而,那六国人民,比先前幸福吗?我以为,评判一个历史事件的好与坏、是进步还是反动,不能仅仅从它打着什么样的旗号,呼喊着什么口号,占多大地盘,属下有多少臣民。也不能看他们的领袖集团是什么阶级出身,更不能看他们是否是“英雄”。唯一的标准是它是否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否使生产关系发生有利于解放生产力的变革。是否能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让人民过上富裕的有尊严的生活。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这个故事表明了修长城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灾难。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首先肯定秦始皇修长城是“毒天下”的行为,是一种罪恶。秦始皇不管人民死活,不把人当人看,漠视生命。他可以随便使唤、奴役、蹂躏、折磨、杀戮,毫不顾惜。因修长城而被冻死、饿死、累死、病死的人不计其数。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就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惨状。

秦始皇统治下的秦帝国,的确是“安定”的。但这种“安定”就是以残酷的镇压和屠杀来维持的。公元前211年,天上掉下一块陨石,有人在石上刻字,骂秦始皇,咒他早死。秦始皇大怒,下令将刻字石头附近所有村庄的居民统统抓起来杀死。这件事既反映了秦始皇的残暴,也说明了人心所向。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了,秦二世登基。第二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起义,项羽、刘邦跟着造反,将罪恶的秦王朝一举推翻。起义军提出的口号就是:“伐无道,诛暴秦。”

可怜秦始皇一生纵横捭阖,修建了庞大的地下王国,自称是始皇帝,本想而后二世、三世,万世不替,没想到到秦二世时才15个年头,秦帝国就如同大厦倾倒了。兵马俑让人震撼,但绝不代表秦王朝的伟大,更不代表秦始皇伟大。秦始皇只是一个暴君,不是英雄。他只能遗臭万年,不会永垂不朽。称颂秦始皇,就是称颂专制,称颂独裁,称颂暴政,就是对人民的蔑视和侮辱。

站在兵马俑坑前,你会感到历史不只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不只是大秦盛唐、宋元明清,历史永远属于人民。两千多年前,中国人曾做出如此宏大的工程,是他们用血汗熔炼成具有艺术魅力的兵马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借用清朝文华殿大学士张英著名的家书“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句,可改为:“地下宫殿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