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化改革背景下农信社实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必要性分析

 文野 2016-01-03

ID:rcbank 投稿:2645005266@qq.com

作者:崔西玲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是指,商业银行内部资金中心与业务经营单位按照一定规则全额有偿转移资金,达到核算业务资金成本或收益等目的的一种内部经营管理模式。在国外被称为Funds Transfer Pricing,简称FTP。资金中心与业务经营单位全额转移资金的价格称为内部资金转移价格(FTP),通常以年利率(%)的形式表示。

在FTP 体系的管理模式下,资金中心负责管理全行的营运资金,业务经营单位每办理一笔涉及资金业务均需通过FTP价格与资金中心进行全额资金转移。具体地讲,业务经营单位每笔负债业务所筹集的资金,均以该业务的FTP价格全额转移给资金中心;每笔资产业务所需要的资金,均以该业务的FTP价格全额向资金管理部门购买。对于资产业务,FTP价格代表其资金成本,业务经营单位需要支付FTP利息;对于负债业务,FTP代表其资金收益,业务经营单位从中获取FTP利息收入。

FTP管理模式FTP诞生于1980年的美国,最早被美国银行采用,经过20多年的演变和发展,现已成为国际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工具。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也逐步在实践探索FTP管理模式。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化改革是农信社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在银行化改革大背景下的农信社,实行FTP模式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FTP模式对于农信社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利于农信社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在FTP管理模式下,农信社对每笔业务都可以算出其净利息收入。这样,基于每笔业务的基础信息,就可以按产品、按部门、按客户或按个人来衡量其对全社整体净利息收入的贡献。将这些量化结果运用于绩效管理上,就可以不同考核对象所赚取的净利息收入作为考核指标,逐步构建银行对产品、对客户、对个人的科学评价体系。从而实现从衡量收入、利润、成本过度到基于风险调整后的回报率(RAROC),经济增加值(EVA)的绩效考核体系。

有利于农信社优化资源配置。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资源应该投入到高回报的金融业务当中去。通过FTP体系,农信社就能清晰地核算出产品、客户、员工、部门所创造的利润和所占用的资本,以此为基础客观地比较不同产品的盈利性,从而将有限的资源运用到投资回报率相对最高的产品、客户群或地区,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信社地资源配置机制。

有利于农信社指导产品定价。在FTP模式下,对于资产业务而言,FTP是资金成本,是分支机构对外承诺存款利率的上限。FTP实际上为资产负债产品的定价订立了基本的游戏规则,有利于培育理性竞争意识。运用于产品定价上,客户经理可对每笔业务的资金成本或资金收益进行比较清楚的量化,从而在综合考虑成本因素、获利因素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定价策略。银行化改革后的农信社业务产品种类逐渐多样化,对科学的定价策略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便于农信社集中管理市场风险。通过FTP体系的实施,能够有效剥离经营单位的市场风险,建立由专业化团队集中管理市场风险的经营管理模式。FTP体系实际上将市场风险从分支机构的业务经营中剥离出来,使其能获得覆盖信用风险、运作成本并有一定利润的稳定利差。市场风险完全由总行资金中心来承担。目前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市场风险愈来愈成为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这种风险毫无疑问需要集中的专业化管理,对于改革中的农信社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逐步推进农信社内部资金管理体制改革。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农信社银行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FTP管理模式,除可对分支机构的盈利能力分析以外,还可以通过实现对产品的盈利性分析来更好地应对业务条线的考核,实现农信社向扁平化和事业部方式的全行条线型组织架构的转变。

引导农信社业务发展模式向集约化转变。FTP管理模式能够为农信社未来的资本分摊、资本预算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基础,引导各项业务从“粗放式”向“集约式”方向发展,保持资本充足率始终处于合理的水平,为农信社银行化改革提供理论基础和保障。

↓↓↓猜你喜欢

银行廉政微小说----七彩山鸡

关于推广电子银行业务的几点心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