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汇女工”--东莞市塘厦镇关注女工健康发展

 品牌新东莞 2016-01-04

中国网中国视窗 塘厦镇是一个外来人口居多的镇,女工则占据外来人口中的一半。这些女工有的刚刚从学校毕业,有的已在塘厦镇工作好几年,还有的已在塘厦成立家庭,结婚生子。刚从学校毕业的女工,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均没有成型和稳定,尤其是年龄较小的毕业女工,中专毕业、高中毕业,又或是中途辍学来莞务工的女性,易受负面的社会价值影响,进而导致整个人生的改变。

来莞务工几年的未婚女性,她们社会经验逐渐丰富,在缺乏合适的机遇及积极引导的情况下,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而自身的能力和思维若无法及时跟上,容易产生偏激、沮丧、不公等负面的情绪,进而导致偏离社会主流价值的行为产生。对于已在塘厦有家庭的女工,她们承受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良好的家庭关系对于她们而言,尤为重要,是她们生活、工作的动力和支柱。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既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区(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对于女工而言,基本的生理需求,为吃饭、穿衣、睡觉;安全的需求,则是保护自身的安全,有稳定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理性对待社会的不良诱惑等;社区、社交的需求则是家庭、朋友、亲人、同事、团体间的善意的互动、交流、互助等。总之不论是青年女工、中年女工,或是年长女工,她们均需要足够的知识、意识、能力、平台、途径等,去应对所遇到的难题,以满足自身衣食住行,保护自身安全,维护家庭和谐,达致身、心、社、灵的健康,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为此,塘厦镇妇联在2013年底开始筹备“智汇女工行动”项目,2014年正式推动项目启动,通过为女工提供权益维护、身心健康、休闲娱乐、婚恋交友、关爱互助等服务,促进女工适应社会节奏,融入社会生活,正确应对和处理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同时,为女工提供学习和自我展现的平台,丰富女工的精神文化,充实女工的业余生活,最终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智汇女工实施过程

为了使塘厦镇企业外来女工能够获得学习、交流、互助的平台,增加她们的法律、婚恋、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女工自我维权意识,提升自我发展、保护的能力,丰富女工在莞的人际网络,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生活、学习氛围和心态,塘厦镇妇创建了“智汇女工”服务项目,全方位的为全镇女工提供身心社灵的健康服务。

(一)塘厦镇妇联于2013年底对塘厦镇外来女工进行广泛的调研,通过资深人士访谈、问卷调查、焦点小组、服务群体深度访谈、文献调查等方式,从塘厦外来女工的兴趣爱好、身心健康、个人发展、社区发展、其他(家庭关系、家庭教育),以及在塘厦接触过的相关服务及满意度等方面,收集女工的需求,并根据需求的人员基数、迫切性、可行性、资源是否充沛等进行了分析。

1、塘厦外来女工年龄与学历均偏低,服务需求广,层次分类多。这也意味着相关人群的社会建设、服务等,更加需要关注到这部分群体最迫切、最广泛的需求。首先后期的服务项目需要将多种需求,按照一定的评估标准,进行服务优先秩序的排列,在首个服务期限内提供最需要的服务,适当辐射到相关需要,个别跟进特色服务人群。

2、服务对象基数多,分布范围广。项目的服务资源,包括人力、物力、经费等有限,需要考虑:充分的发挥服务群体的能动性和社会资源,以塘厦镇妇联为项目总指挥,充分联动每个社区的妇联、社区、企业设立分点,建立服务群体自我管理体系,由分点为其提供各类场地、物资等资源,由服务对象自主主导各个分点的运作,积极做到,以点带面,以面带片的服务发展模式,促进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最大化的服务到塘厦镇的全体外来女工。

3、专业与非专业服务,相辅相成。由于项目专门针对外来女工,年龄层次低、文化水平也不高,在外工作,有较强的防备心理,尤其是在进行项目调研的工作中已经能够清晰感受到,这也意味着项目的首期推广将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同时在调研的过程中,也了解到,年轻的女工在接触大多数项目的初始阶段,更易被兴趣、特长、技能培训、发展类的服务所吸引,这也将是项目初期介入服务群体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在项目逐渐走进女工群体,建立信任关系,让服务对象对项目有更充分的了解后,再逐步深入进行项目其他服务,同时为部分特殊群体提供更专业的个案辅导等服务。所以在女工服务项目中,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充分配合,专业类的成长、辅导、支持、疏导类服务,与专业性较低的兴趣、特长、康娱类服务需要相互结合,彼此共同促进项目的良心发展。

4、项目模式设置。在专题研究的过程中,由于人口基数大,需求多且杂,在思考项目初期的运作模式时,就有了如下的分析和思考:政府主导大型服务,如集中技能培训、大型项目启动、宣传活动;项目专员(专业社工)负责中小型类发展、成长、知识教育、志愿服务等;鼓励服务对象自行组织各类兴趣团体、手工制作、文娱特长、交流分享等服务。从大中小三个层面,充分联合社区政府、项目专员社工、服务对象自身的优势和潜力,面向服务群体的服务,扩大项目的受益人群。

(二)“智汇女工”行动依托白玉兰家庭服务中心,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手法,整合妇联、工会、医院、法律机构等资源,针对外来女工婚恋知识欠缺、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弱、交际圈窄等问题,以“阳光女工”和“幸福女工”为主题,为企业外来女工及其家庭提供咨询、学习、交流和互助等服务平台,具体开展了以下六大服务:

1、“法相随”引导女工依法维权

由于女工法律意识与维权意识薄弱,同时也不清晰相应的维权途径。结合女工的需求,项目与广东競秀律师事务所、乐而乐律师事务所合作,在花园街广场、横塘社区、清湖头社区、塘厦社区、平山社区、振兴围社区开展维权宣传活动8场次,为前来咨询的女工提供法律维权途径,让女工懂得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2、“更懂我”普及科学健康的婚育观念

项目在东莞市三友联众电器有限公司、花园街广场、横塘社区、清湖头社区、塘厦社区、平山社区、振兴围社区等地方开展孕期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健康保建小组,并与塘厦医院、同仁妇科医院、清湖头卫生站、振兴围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卫生站合作,邀请心理咨询师,共同开展健康、婚恋咨询8场次,并发放健康手册,普及科学、健康的婚育观念,预防及减少女工未婚先孕、抛弃婴儿等现象。

3、“送温暖”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围绕“关爱互助,和谐共融”的主题开展了送暖行动、节日女工齐相聚系列主题活动2场,切实关注困境女工、部分特殊对象以个案形式跟进,切实为女工排忧解难。

4、“觅良缘”满足女工的交友需求

项目关注女工婚恋问题,社工先后与企业,社区服务中心、镇团委合作开展“觅良缘”婚恋交友服务3场,参与人次259人,为企业女工搭建了良好的沟通交友平台,并同过此平台,打造女工自助、互助小组,鼓励女工在服务后能够自发组织开展阅读、运动、志愿、手工等多类发展、成长服务,项目并为其提供一定的场地、物资、经费等。

5、“诉情感”增强女工幸福感

项目组走进企业为女工开展心理卫生知识讲座、谈心交流、减压活动5场,关爱不回家过节的女工、怀孕女工,同时针对在交往过程中受到伤害的女工进行心理辅导,让女工得到关爱,减少内心的孤独感与无助感。通过专业、深入、细致的情感类服务,为女工传授交友的技巧、拓宽交友的渠道,鼓励她们自行维系友谊,丰富朋友圈,促使更多的女工乐意、善于彼此扶助。

6、“齐欢乐”扩大女工交际圈子

挖掘女工的兴趣与爱好,项目组开展了女工联谊会、女工户外游、美女厨房系列主题活动,增加了女工之间的交流。同时,构建女工支持网络,建立“智汇女工”QQ群,群里现有200多人,开展女工联谊活动10场,营造“姐姐妹妹”在“家”一样的和谐氛围,吸引更多的女工加入“家”的行列,女工在相互支持学习中不断成长。

(三)小结

“智汇女工”计划在首个项目实施的1年内,共开展36个主题活动,40多场次,多次协助企业、女工团体自助开展服务10多场次,同时开展小组2个,共11节。建立QQ群1个,加入“智汇女工”QQ群200多人,建立项目网站1个,制作各类女工健康知识、防护知识单页2000多份,制作项目宣传单4000份,项目活动预告1000份。

二、智汇女工实施效果

“智汇女工”计划,让塘厦镇女工切身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关爱。

(一)女工志愿服务热情高涨,项目服务成效明显

通过项目宣传活动,吸引了60多名女工加入巾帼志愿者,组织志愿者99人次,服务411.2个小时。女工在感受做志愿者快乐的同时,社工也对女工志愿者进行一定程度的社工知识培训,鼓励志愿者学习社工知识,在活动中更好地融入社工元素,成为“懂社工的志愿者”,进而有更多的人员,走进社区、企业,去关注身边的女工,用发现的眼光去服务更多有需要的人。在项目中,不少的受援者,逐渐成为项目的社区观察员,向项目反馈自身或是朋友的需求,或者是关于项目的思考和建议,让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提升。

(二)形成巾帼女工策划团队

在活动进程中,开展了巾帼女工志愿者服务策划系列培训。加大对志愿者骨干的挖掘和培养力度,强化志愿者骨干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对骨干志愿者进行活动策划、组织游戏、访谈等技巧培训,通过女工志愿策划服务的加入,成功将项目服务推向“质”的变化。在这“质”的变化中,项目多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女工领导者,有组织能力、策划能力、统筹能力,有热心、有责任感、有资源,能够配合项目已经开展的服务,去复制项目、创新项目,能够在社区、企业成立工作小组,自发为更多女工提供项目服务。

(三)构建女工支持网络

为促进女工的健康交往,社工建立了“智汇女工”QQ群,并定期开展女工联谊活动,倡导女工以姐妹相称,让女工感受到四海之内为姐妹的温暖,营造“家”一样的感觉,丰盈女工的交友渠道。项目在每次的服务中,关注女工对共同参与活动成员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带领女工们去选取自己的管理员、队长、后勤支持人员等,鼓励团队骨干成员自发组织全员开展类似服务,项目给与场地、资源、技术的支持,让项目不管在何时都能够做到可持续的发展。

(四)提升女工能力

由于企业高强度的工作、封闭的工作环境,导致部分女工对生活缺乏激情。社工联合培训学校,利用网络视频,开展舞蹈、手工、面点等培训班,培养女工的业余兴趣。在女工自身的兴趣爱好得到培养提升以后,项目也就多了一批优秀的特长人力群体,这部分人员在后期成为项目的优秀导师,更是带领其他女工,制作多种成品,进行义卖、探访、赠送等服务的人力资源。

(五)扩大项目辐射范围,提高了社会资源的利用率

智汇女工计划实现了社工多岗位间的合作,即学校、社区、工会、残联、司法、莞香花等全镇各系统社工共同协作,相互交流,以点带面的推广,为项目注入更多的资源,扩大了项目的服务范围。

计划项目不仅得到镇财政经费支持,还得到东莞市三友联众电器有限公司、love me cafe、塘厦万科生活广场红太阳、快乐柠檬、亿玺糖人街港式甜品、奇乐儿、糖记甜品、新加坡妈妈的赞助,总金额11550多元,为项目服务开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计划项目影响范围也辐射到其他镇街。石碣涌口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与高埗白玉兰多次借鉴学习“智汇女工”计划工作模式和活动开展情况。“2014年妇联系统社工年度总结会” 智汇女工计划成为妇联的“模拟拍卖”推荐项目,多个镇街妇联白玉兰抢拍,以得到交流学习的机会;项目成为东莞市正阳机构优势项目,并由机构进行重点复制和推广。项目实施1年后,经验已经开始逐渐向其他镇街输出,成效进一步扩大。

三、优化建设展望

(一)建立“智汇女工”行动项目资源中心,形成项目资源中心运营规章。整合调动塘厦社会资源,整理项目前期的优秀活动、小组、工作坊资料,罗列最受欢迎讲座、场所、手工等信息;整理与项目开展有关的专业书籍,如女性心理学、如何带领小组、户外历奇150个游戏等;整理项目所需的相关专业培训讲义、课件,常规服务宣传用的模板等。进而向社会组织、相关单位、企业等进行项目的推广,并为其提供全套的培训、资料、道具等,发挥资源利用最大化,且不断优化管理,达到项目可持续发展,遍地开花。同时制定规范的资源中心运营规章,有利于吸纳更多服务对象合理使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避免浪费。

1、建立项目图书角。到香港、澳门等收集购买相关材料,整理编辑图书角目录,制定资源借阅计划,系统管理图书角。让女工、项目人员、项目志愿者、其他队项目感兴趣的社会团体、组织、个人等可以自主学习了解更多的知识和资讯。

2、编辑项目宣传资料。收集资料,编辑与制作项目宣传展板、单张、纪念品等等,为推动资源中心运行做好基础,并为后期服务的宣传做好模板。

3、编辑活动教材。总结过往开展活动的经验,编辑活动教材,试行、修改完善项目教材,为有意愿服务女性团体的社工、教师、慈善团体等提供参考、培训等资料。

(二)培养更多社会群体。项目资源中心的建立将为其提供物资资源,又为其提供人力资源,能培养积极、热情的志愿人士,为其提供开展项目所需的技能培训,让更多有意向的人士投入到企业女工的服务中去。

1、制定系统培训计划,提升专业或志愿人士开展服务的能力。对社工、相关部门等专业/非专业人士进行系统培训,以及组织实施团队到经验成熟的先进中心学习交流(包括深圳、广州、香港、澳门),吸取相关项目的优秀经验,提升他们推行项目的能力及动力。

2、专人指导,长期跟进。项目在提供系统的培训后,在短期的项目服务推广、开展中,专人专业现场指导其他组织、团体、企业、个人等有关女工服务的开展,并在活动后进行分享总结,将服务开展的资料、经验存入资源库,为后期更多服务做好充分的“备战”工作。

(三)持续开展项目中的优势服务

塘厦镇妇联在2015年将继续推行“智汇女工”计划,特别是一些得到广大女工认可的优势服务,如构建女工流动学校、建立女工亲子乐园、筹建女工文学社等,促进女工适应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社会节奏,融入社会生活,正确应对和处理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多种难题。同时,为女工提供学习和自我展现的平台,丰富女工的精神文化,充实女工的业余生活,最终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女工们的东莞梦。

(东莞社会建设研究院 供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