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博物院藏宋金瓷器选粹

 率我真 2016-01-04

山西博物院藏宋金瓷器选粹

 

一、山西宋金瓷器概况

    宋金是山西瓷器史上的黄金时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窑厂数量众多。从目前考古资料看,宋金时期山西境内的窑址遍布南北,多达六十处,其中知名的有大同窑、浑源窑、怀仁窑、榆次窑、介休窑、交城窑、霍州窑、盂县窑、平定窑、临汾窑、河津窑、八义窑、阳城窑。

(二)产品种类丰富。山西与冀豫为邻,深受定窑、磁州窑、钧窑、当阳峪等窑口的影响,平定窑、盂县窑的产品明显可以看出定窑的影子,浑源窑、晋城窑、临汾窑都发现了钧釉瓷器,至于磁州窑白地黑花的装饰风格则更为普遍。在模仿名窑的同时,山西窑场还创造出一些富有地域特色的产品,黑釉剔划花质朴大气,黑釉铁锈花绚烂夺目,黑釉窑变神秘莫测。

(三)生产技术先进。介休窑的细白瓷胎土洗练纯粹,吸水性低,白度高,透光度好,品质甚至超过定窑。普遍流行的支钉支烧法,只在器物身上留下微小的痕迹,没有覆烧、刮圈叠烧产生的芒口、涩圈等缺陷,极大提高了产品的美感。

 

二、山西博物院藏宋金瓷器选介

    山西博物院藏瓷,年代序列完整,品种类型齐全,名窑精品荟萃,地域特色鲜明,其中宋金瓷器又因其具有的科学性、代表性、丰富性而成为馆藏瓷器中的重头戏。从来源来看,不少馆藏宋金瓷器是经过考古发掘出土的,有些还有明确纪年,为瓷器的分期断代提供了标尺,因而具有科学性;从馆藏宋金瓷器的出土地点看,覆盖了全省的大多数市区,基本可以反映当时山西境内的瓷器生产水平,因而具有代表性;从馆藏宋金瓷器的品种看,不仅有定窑、磁州窑、耀州窑、钧窑系的产品,还有地方窑的精品,因而具有丰富性。

    以下选介院藏宋金瓷器珍品,以飨读者。

 

1.宋介休窑白瓷熏炉

    11.6厘米,口径6.1厘米,底径4.4厘米。太原市金胜村出土。蛋形炉身,喇叭状底足。胎骨致密,釉色纯正。盖面镂空,玲珑剔透,巧夺天工。

 山西博物院藏宋金瓷器选粹

 

2.金定窑白瓷弦纹盖罐

    15.5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5.2厘米。大同市阎德源墓出土。罐直口,圆鼓腹,矮圈足。盖中心鼓起,顶部捏一小钮,边缘微向上翘。胎色洁白,胎质细腻,釉面滋润。肩部划双弦纹。

 山西博物院藏宋金瓷器选粹

 

3.金霍州窑白瓷印花碗

    4厘米,口径11厘米。碗敞口,弧腹,圈足,内底有涩圈。胎白而坚,体薄且轻,釉色莹亮。内壁模印水波飞鹤纹。

 山西博物院藏宋金瓷器选粹

 

 

4.金白瓷刻划鱼莲纹枕

    12.8厘米,长25.8厘米,宽23厘米。太原市征集。枕面为椭圆形,前低后高,两端微翘,弧壁,平底。胎色土黄,釉下饰白色化妆土。枕面边缘用双线划出海棠形开光,开光内划鱼莲图,枕壁模印钱纹,底有墨书“泰和四年六月……”。

 山西博物院藏宋金瓷器选粹

山西博物院藏宋金瓷器选粹

 

5.金白釉剔花罐

    37.1厘米,口径6.1厘米,底径10.3厘米。大同市水泊寺乡古城村出土。罐圆唇,溜肩,鼓腹,平底。胎质粗糙,胎色发灰,釉下施白色化妆土。外壁剔刻花纹,肩部为莲瓣纹,腹部为卷草纹。刻花技艺练达,构图疏朗。此罐为大同地区产品。

 山西博物院藏宋金瓷器选粹

 

6.金白瓷黑彩芦鹊纹长方枕

    13.8厘米,长37厘米,宽19.6厘米。枕面为长方形,两端上翘,枕壁斜直,平底。枕面中心菱形开光内黑彩绘芦鹊纹,喜鹊栖于芦苇之上,啁啾啼鸣,芦苇好似不胜鸟身重量,微微弯曲。开光之外及枕壁绘折枝花,底有墨书“大定癸卯岁六月……”

 山西博物院藏宋金瓷器选粹

山西博物院藏宋金瓷器选粹

 

7.金八义窑三彩虎枕

    8厘米,长32.5厘米,宽14厘米。长治市征集。枕为卧虎形,老虎伏于前腿之上,尾巴盘于身侧,浓眉大眼,门牙微露,似在休憩。虎身施黄釉,绘黑色条纹,虎背绘黑色折枝花。

 山西博物院藏宋金瓷器选粹

 

8.金八义窑白瓷红绿彩“清”字碗

    6.6厘米,口径17.8厘米,底径6.2厘米。侯马市出土。碗敞口,弧腹,小圈足,圈足及碗心有五个支钉痕。胎土黄色,外壁施釉不到底,釉下施白色化妆土。碗内底菱形开光内为一绿彩方框,框中央书红彩“清”字,开光外涂四个绿彩条,再外为三周红彩弦纹。

 山西博物院藏宋金瓷器选粹

 

9.金绞化妆土玉壶春瓶

    18厘米,口径5.7厘米,底径6.4厘米。朔州市曹沙会村出土。瓶撇口,长颈,圆腹,圈足。胎釉之间饰化妆土,白褐两色化妆土互相交融,变幻莫测。

 山西博物院藏宋金瓷器选粹

 

10.宋黑釉碗

    8.1厘米,口径19.2厘米,底径5.8厘米。榆次市猫儿岭出土。碗敞口,口沿刻六个小凹口,弧壁,深腹,圈足。除圈足外,通体施黑釉,釉层厚薄不匀,釉上密布棕眼。

 山西博物院藏宋金瓷器选粹

 

11.金黑釉油滴碗

    4.5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3.9厘米。朔州市出土。碗敞口,弧壁,深腹,小圈足。胎质较细,胎色灰白。釉面散布银灰色油滴,似繁星点点。

 山西博物院藏宋金瓷器选粹

山西博物院藏宋金瓷器选粹

 

12.金黑釉剔花梅瓶

    29厘米,口径3.8厘米,底径7.3厘米。大同市天镇县夏家沟遗址出土。直口,圆肩,筒腹,隐圈足。红褐色胎。上腹剔卷叶纹,叶片舒展,生机盎然。

 山西博物院藏宋金瓷器选粹

 

13.金黑釉铁锈斑盖罐

    18.6厘米,口径12.9厘米,底径12.8厘米。太原市出土。罐锥形盖,子母口,圆鼓腹,平底。盖及腹部施大小不等的红斑。

 山西博物院藏宋金瓷器选粹

 

14.金耀州窑狮座瓶

    通高17.5厘米,口径3.2厘米,底座9×6.4厘米。大同市煤峪口矿出土。长方双层台座上塑狮驼宝瓶,狮扬尾嘶鸣,鞍辔俱全,宝瓶撇口、束颈、鼓腹,狮左驯兽人手执缰绳。胎灰白色,釉月白色,四足底未施釉,有粘砂痕迹。

 山西博物院藏宋金瓷器选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