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桃树整形新模式——3S树型介绍

 李锋美食 2016-01-04



目前,我国桃生产中采用的主要树形有三主枝自然开心形、两主枝自然开心形、自然杯状形和自然纺锤形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整形修剪技术相对复杂,未经培训的果农较难掌握;成形较慢,早期产量不高;树冠过分开张,承载力不够,进入丰产期后容易郁闭,致使果园劳作环境差,地面光照不良,不能生草;由于过分开张,树冠体积不大,光照及结果表面化,产量与品质矛盾突出等。

近几年,在黄河流域桃产区部分桃园采用了主干形的整形方式,而且发展迅速。这种树形成形快,光照好,技术简单易掌握,投产早、见效快、产量高,受到果农欢迎。但是,主干形的不足之处是树势较难控制,特别是投产早期,要大量使用多效唑、PPO等生长调节剂,给果品的绿色安全生产带来隐患。另外,主干形栽植密度高,用苗量大,也增加了建园成本。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种传统整形方式与主干形修剪技术相结合,创造的一种新的整形修剪模式——半直立多主无侧高光效树形(semierect, several scaffoldbranch, secondary-branchless, 简称3S

  • 3S树形的主要特点

1、 依据株行距不同,每株培养主枝2~4个,主枝上直接着生结果枝或小型结果枝组,一般无侧枝。

2、 每个主枝按主干形修剪管理,一般采用单枝更新。

3、 每个主枝均为半直立,主枝与垂直方向夹角为20~30度。

  • 3S树形的整形修剪技术要点

1、 选择株行距与行向:建议株行距1.2m X 4.0m, 每亩138株,每株留2个主枝;或株行距2.5m X 4.0m,每亩67株,每株留3~4个主枝。南北成行。

2、 定植当年,在萌芽前定干,干高40cm~50cm,依据株行距大小,每株留2个主枝,分别向东、西方向延伸;或留4个主枝,2枝朝东,2枝朝西。通过拉或撑,使各主枝呈半直立状态,与垂直方向夹角为20~30度。

3、 保持每个主枝的顶端生长优势,及时处理(剪除、扭伤或重短接)影响主枝延长生长的“侧枝”。

4、 7月中旬之后,树冠适量喷洒多效唑或PPO,促进树体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形成花芽,使主枝上的“侧枝”成为结果枝。

5、 冬剪时,一般采用长梢修剪,只疏除不适宜结果的粗旺枝、过密枝或病虫枝。

6、 2年生长季夏剪,只需疏除不适宜下一年结果的粗旺枝(超过筷子粗度)。冬剪时,疏除当年已结果的“老枝”,当年新形成的结果枝留作下一年结果。以后每年都如此管理。

7、 技术关键:每年夏季修剪时,要及时疏除粗度超过筷子的粗枝,尤其是最上部的粗旺枝要及时剪除,谨防上强下弱。主枝高度保持与行距相当,约2.5m,每年冬剪时将高出部分剪除。

  • 3S树形的主要优点

1、 顺应桃生长特性,成形快,易修剪。

2、 半直立树形,不易郁闭,方便机械化管理;行间光照好,便于生草或间作。

3、 树冠内光照好,立体结果,因此产量高,品质好。

4、 技术简单,易掌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