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通教寺

 老刘tdrhg 2016-01-05

         

 

 

北京通教寺
                     北京通教寺

      通教寺,山门3间,平时进出走山门右角门。

 

北京通教寺

                  北京通教寺                  

     通教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东直门内针线胡同的尼僧寺庙,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它最早为明代一太监创建,清代明改建为尼寺,更名为“通教禅林”。1941年时,由尼僧印和为住持。这时庙已破败,殿宇倾圮,佛像残毁。1942年,开慧胜雨接管后,四处募化,对该寺进行了扩建。将山门改为坐西朝东,又迁移寺庙周围的居民,庙区扩大到4亩多地(近300多平方米),还将庙更名为“通教寺”。

 北京通教寺

                    山门内右景

 

 

北京通教寺

                  山门内左景

 

 

北京通教寺
     寺院西端为大雄宝殿,南北二楼两层共40间。北楼后有清泰寮3间。南北配殿中有伽蓝殿、五观堂、念佛堂、祖师殿等。

      

 

北京通教寺

                     大雄宝殿前院


北京通教寺
                                大雄宝殿

 

北京通教寺
 大雄宝殿对联: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北京通教寺
                                   晨钟

 

北京通教寺
                         晨钟

 

 

北京通教寺
                               暮鼓

北京通教寺
                                    法器


北京通教寺
                           通教寺碑记

 



北京通教寺

 

 

北京通教寺

 


北京通教寺

 


北京通教寺
                         南配殿7间,中间3间为念佛堂



北京通教寺
         北配殿中间5间为斋堂,名为五观堂

    五观堂--相当于寺庙里的食堂,是僧人吃饭的地方。
【食时五观】
在佛门中,学道者吃饭时,要观想: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面对供养,要算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并思量粒米维艰,来处不易。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藉着受食来反省自己,想想自己的德行受得起如此供养吗?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谨防心念,远离过失,对所受的食物,美味的不起贪念,中味的不起痴心,下等的不起瞋心。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将所受的食物,当作疗养身心饥渴的良药。
五、为成道业,故受此食:要藉假修真,不食容易饥饿,体衰多病,难成道业;但是如果贪多,也容易产生各种疾病。所以必须饮食适量才能资身修道。
吃一顿饭要把它与佛法结合在一起,能如此,即使硬如钢铁的食物也能消化;反之,就是滴水也难以消化。因此,佛门中过堂有一语:"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也由于观想此五事之故,斋堂又称五观堂
 

      通教寺住持思智法师

     思智法师,辽宁朝阳人,九十多岁,现任北京佛教协会副会长,通教寺住持。先后当选为东城区第八届人大代表、北京市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民宗侨委委员、北京市青联委员、北京市第八届妇联代表、北京佛教协会副会长。

 

(文字来自通教寺

以下来自http://www./article-855633-1.html

北京通教寺

2013年4月28日北京通教寺隆重举行思法师升座暨开光庆典法会


 北京通教寺

思智法师拈香主法

 

 北京通教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