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是真理吗?

 竹叶连三世 2016-01-05

              科学是真理吗?

 (2013-06-25 18:34:25)转载▼

标签: 科学 真理 证伪 知识体系 杂谈  

    科学是个好词,在人们心目中已俨然成为了“正确”的代名词,它好像一个诚实可靠和低调的小伙子,从不吹牛唬人,说让卫星上天就上天,说让潜艇入海就入海。相对于传教士和政客们所宣扬的真理,科学显得更加真实可靠,那科学是真理吗?或者说科学是更真的真理吗?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诞生不过几百年,在人类的文明史中只占了很短的一段,类似的知识体系还有很多,例如中国人发明的“阴阳五行”就是一种,它所解释的范围比科学更宽泛,而且比科学更好掌握,只要了解了其弯弯绕,遇到啥事都可以阴阳平衡一番,别人还证明不了他说的不对。

 

    与“阴阳五行”这类的知识体系不同,科学有着鲜明的个性,它具有“客观、逻辑、实证、可重复检验、排它、可证伪”的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才保证了科学的可靠性。科学研究的内容是客观的,天堂地狱等人们想象出来的主观认识,虽然近在人脑中,也是科学所不研究的,距地球一千万光年的星系虽然遥远,因为是客观的,所以属于科学研究的内容。科学还是逻辑的,它不允许有任何一点逻辑不自洽的地方,例如在信息科学建立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与热力学有貌似相悖的地方,并把它形象地称为“麦克斯韦妖魔”,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驱赶了这个妖魔,保证了科学理论的逻辑自洽。

 

    实证是科学的显著特点,科学的成立需要确凿证据,而不是没有相反的证据就成立。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中曾说过,你声明有个科学发现,科学界先默认你是个骗子,直到你用确凿证据证明自己不是骗子为止。因此科学人士有项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就是“宁可信其无,不可信其有”,对未知离奇的说法起初是不信的,直到有可靠的证据证实了那个说法后才会相信。

   

    科学理论必须是可重复检验的,“孤证不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原则,曾有个研究静电的民间科学家,在家做实验时发现物理学出错了。中学物理课本称“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皮毛摩擦的橡胶棒带负电荷”,而他在家做实验时却发现两种方式都带同种电荷。他很激动,未被邀请就闯入了静电防护专家刘尚合院士主办的静电学术年会,并要求做学术报告,院士不堪其扰,只好把他请到了实验室,结果他搓了满头大汗也得不出他要的结果,院士解释说“我这里是个静电屏蔽实验室,你家里没这条件,电荷是外部感应来的”。

 

    即使提出颠覆性观点的人是真正的科学家,那也是孤证不立,例如有个诺奖获得者称在水中测得了微弱的电磁波,并初步得出微生物能发射微弱电磁波的结论。研究其实验过程,未发现他是在电磁屏蔽室中做的,这就不能排除水中电磁波来自手机基站等外部辐射源的可能,即使他是在电磁屏蔽室做的,那也要有其它人在相同条件下独立实验,且得到相同结果后,这个结论才有可能被接受。公众普遍不了解这项科学规则,前段时间网上疯传丹麦中学生做的水芹实验,在科学人士眼里这个未经过重复检验的实验毫无价值,却被一些媒体当作了电磁辐射有危害的证据。

   

    科学理论是排它的,同一个内容只能有一个科学,而且科学还是可证伪的,不能被证伪的不是科学。“可能被证明是错了的,才有可能是科学”,这句话有点绕口,但并不理解,例如“人是天地日月之精华”这句话是不可能被证伪的,因为天地日月之精华是个子虚乌有的东西,我不可能找到这个东西,自然也无法证明人不是这个东西,“人是天地日月之精华”这句话貌似无懈可击,其实却是句大而无当的废话。

 

    科学理论都是可能被证伪的,例如自由落体定律,你只要在真空环境中做出了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下落的速度不一样,而且实验被科学界重复实验成功且认可,那这个定律就被推翻了。既然科学理论都是可错的,那它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在哪里呢?它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仅仅蕴含在这“可证伪性”上,推翻自由落体定律的实验环境如此容易构建,却从来没人将这个证伪实验做出来过,这反过来验证了这个定律的极端可靠性,可证伪性越强,其科学性也就越强。

 

    科学的这些原则和特点,是无数科学家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凝炼出来的,它保证科学成为了人类最可靠的知识体系。“真理”则是有着宗教色彩的词汇,常被传教人士用于宗教说法的宣传中,冠之以“真理”的帽子强迫你信服,而不是给出确凿的证据,“真理”不需要证明,它是不证自立的,而这与实证的科学完全不同,所以说科学不是真理。

 

    人类的认知领域有多种,科学研究所关注的是客观认识领域,它所做的是真伪判断。除此之外,人类还有道德领域的善恶判断,艺术领域的美丑判断,生活方式的价值判断......不能在所有领域内都坚持唯科学标准。真正懂科学的人都懂得“适用范围是科学理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道理,任何科学理论都是有明确的适用范围的,超越范围使用就是一种伪科学行为。

   

    我曾有个工科老师转行搞经济了,建数学模型搞统计分析是他的强项,他把这一手用在了经济学研究上,令人感到耳目一新,论文中微分方程和各种曲线回归线非常热闹,显得研究成果很科学的样子,但这只是科学方法的局部运用,并不能说明其研究结论就是科学。例如电脑算命,电脑是科学产物,算命过程中的计算步骤也不会出错,但其算命模型本身就是胡扯的,即使利用的手段再科学,也不会带来正确的结果。

 

    进化论是科学,但突破其原有的自然界背景,扩展到人类社会领域,那“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生存法就未必成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只是进化论这门科学的附会,它可以是个学说,但却跟科学不沾边,更不能拉科学来为其背书。

 

    科学不是真理,但它是人类最可靠的知识体系,这不是对它的矮化,而是更准确的定位。科学方法是普适的,并没有使用禁区,但在使用科学理论的过程中必须严格界定其适用范围,超越范围使用就会出错,崇尚但不滥用科学,这才是理性正确的态度。

 

    注:已发表于2013年6月25日版的《新闻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