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首套煤油气资源综合转化项目在延长石油试车成功。历时3年建设,概算总投资270亿元的延长石油靖边园区煤油气资源综合转化项目所有装置全流程打通,生产出合格的聚乙烯、聚丙烯终端产品,标志着全球首套煤油气综合转化项目试车成功。这将对全国煤气油资源深度转化和高效利用,发挥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据悉,该项目是陕西省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的能源化工项目,也是目前全球第一套以煤、油、气为综合原料制烯烃的最大联合装置,主要包括年产180万吨甲醇、150万吨渣油催化热裂解、120万吨聚烯烃等8套主装置,其中年产180万吨甲醇装置合成气压缩机组为全球最大的设备。项目达产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70多亿元。 该项目打破了煤、石油、天然气单一化工的传统模式,开创了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新理念,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并实现了污、废水加工再利用和零排放,被列为联合国“清洁煤技术示范推广项目”。
据介绍,自2002年开始,兖矿集团引进国外煤制油专家孙启文博士,组建煤间接制油研发团队。2003—2005年期间,先后成功进行了低、高温费托合成万吨中试,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同时掌握高低温费托合成技术的公司。 未来能源公司煤制油项目自2012年6月开始建设,今年6月完成建设任务,建成全国首套百万吨级煤间接制油装置。7月31日,项目气化装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8月21日,费托合成装置一次投料成功,产出粗油品;8月23日,打通全流程,产出优质油品。油品各项参数完全符合要求,达到欧V标准。各装置运行平稳、安全。 未来能源公司煤制油项目拥有目前世界最大的煤间接制油单体系统,该系统满负荷运行每年使用煤炭500万吨,年产115万吨油品和化工产品,其中柴油79万吨,石脑油25万吨,液化石油气10万吨等。 另据透露,该项目采用了50项专利技术,核心的低温费托合成等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组织的专家鉴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具有柴油选择性高、吨油品催化剂消耗低、费托合成反应器生产强度大、能量利用效率高等优点,碳转化率高达98%—99%。
压缩机组是为整个煤化工工艺流程提供动力的“心脏设备”。目前,国家在建和待核准的煤化工项目中,急需大量十万等级空分压缩机组,然而,其核心技术长期被少数外国公司所垄断。该机组国产化,不仅可以为国家和用户节省大量投资,更关系到国民经济安全。 2013年12月,沈鼓集团与神华宁煤集团签署“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十万空分装置配套用压缩机组”供货合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沈鼓集团打破常规、周密筹划,集中优势力量,加班加点昼夜奋战,一举突破了国外常规的14个月制造周期,仅用12个月就制造出我国首台套十万空分机组设备。 去年12月,沈鼓集团开始在营口新厂区大型透平压缩机组研发(实验)基地开展十万空分机组相关试验工作。试验结果表明,机组在机械运转试验时的机械振动、轴承温度等性能指标均优于API标准,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
与传统技术路线相比,浦景的技术路线是以煤基合成气制乙二醇中间产品草酸酯为原料,经过加氢精馏获取乙醇酸酯产品,再经过水解获取乙醇酸水溶液产品。该路线更加环保、安全,产品质量更高,更适合大规模化生产。
山东京博的新建装置位于山东省滨州市,计划年产丙烯11.6万吨,异丁烯10.4万吨。 除山东京博外,目前另有两家中国生产商也采用了霍尼韦尔UOPC3/C4Oleflex工艺。其中东明石化集团计划年产丙烯和异丁烯26.5万吨,东营利源计划年产22万吨。两家厂商同时还采用了霍尼韦尔UOPbutamerTM工艺,将正丁烷转化为异丁烷,提高Oleflex装置进料的灵活性。
该项目总投资4.5亿元,7月中旬进料开车后,每年可为企业增加销售收入18.57亿元。 该工艺过程不是以浓硫酸,而是以铂金作为活性载体,在催化剂载体上形成酸性中心,来完成C4烷基化反应。原料中不含芳烃,经预处理后不含硫化物,所以生产的烷基化油为无硫、无芳烃产品,研究法辛烷值(RON)达95以上,是优质的高标号清洁汽油调和组分。并且生产过程中无废油产生,是真正的绿色清洁生产工艺,实现了颠覆性突破。装置投产后将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为固体酸烷基化技术推广提供数据支撑,并在技术推广中享受转让分成。
在轻汽油醚化装置如火如荼建设的同时,公司80万吨/年柴油加氢改质装置试生产的国Ⅴ柴油送检合格,当前,已具备订单式生产国Ⅴ柴油的能力。在集团公司大力支持下,新海石化80万吨/年柴油加氢改质装置质量升级改造进度正在加快,掀起了新一轮的图纸设计对接和设备订货高潮,预计在年内改造完毕。该项目投产后,公司柴油产品质量将进一步升级,经济效益也将得到显著提升。
储量丰富、价格低廉的天然气可直接转化为世界上最大宗的化工基础原料乙烯。但甲烷的选择活化和定向转化是世界级难题,被誉为整个化学界的“圣杯”,因而从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学界始终没能开发出工业可行的甲烷直接制乙烯工艺。
PSA装置和渣油加氢装置是九江石化油品质量升级改造工程的主体装置之一。PSA装置以重整氢、加氢裂化(含渣油加氢)混合低分气以及苯乙烯脱氢尾气为原料,可生产纯度为99.9%的氢气。其副产的解析气经升压后送至常减压装置回收轻烃。 渣油加氢装置以减渣、直馏重蜡油、焦化蜡油、催化循环油为原料,经过催化加氢反应,脱除硫、氮、金属等杂质,降低残炭含量,为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提供原料,同时生产部分柴油,并副产少量石脑油和干气。 装置投用后,既可较大幅度地降低九江石化重燃料油的硫含量、增加轻质油收率,又可满足汽柴油质量升级的需要,为保护环境、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作出积极贡献。
珠海三期装置将在全球首次使用BP最先进的PTA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新一代PTA技术具有更高效能,能减少95%的固体废物、降低65%温室气体排放和减少75%的废水排放。 BP珠海成立于1997年,由BP与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是国内领先的生产和销售PTA产品的中外合资企业。其中,BP占股85%, 珠海港占股15%。 BP珠海一期项目年产能35万吨,于2003年投产。二期初始年产能为90万吨,并于2012年将产能增加至110 万吨。PTA三期的完工将使BP珠海的年总产能达到270万吨,从而 使BP珠海成为全球最大的PTA 生产商之一。
“芳烃成套技术经过工业实践证明,大型芳烃联合装置主要指标国际领先,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对推动我国芳烃及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闵恩泽、袁渭康、何鸣元、袁晴棠、欧阳平凯、谭天伟6位院士对此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石油化工技术领域的里程碑。 “2011年,我们在扬子石化公司建成3万吨/年工业试验装置,2013年底又在海南炼化公司建成60万吨/年的大型项目推广应用。装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如今已连续平稳运转了20个月。”据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总经理孙丽丽介绍,诸多科技创新赋予了这套装置较大的国际竞争优势,比如“吨产品能耗仅为国际同类先进技术的72%,吨产品成本比国际先进水平降低6%,产品纯度达到99.8%以上”。
寰球工程公司以一流的工程技术服务,成为这项技术推广应用项目指定工程设计方。“我们将与这项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单位联合,扩大设计规模,整合优化MTCD技术工艺路线,使这项技术保持领先水平。”寰球工程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寰球工程公司也将凭借丰富的工程建设经验,发挥承揽国际工程的优势,将助力这项技术以更大规模、更高规格进军国际市场,并获得高端技术转让的部分收益。 1948年,PODE就在杜邦实验室问世,但由于工业化制备技术不成熟而没有批量产品面世。 六年磨一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东营市润成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联合研发,使PODE生产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军者。 据悉,添加10%至20%的PODE,可有效提高柴油十六烷值,使其充分燃烧,大幅减少PM2.5排放,可减少50%以上的尾气污染,增加柴油润滑性,是世界公认的环保型燃油组分,市场前景广阔。
据了解,该项目煤、油设计比例为1:1,利用炼油厂富裕的渣油和劣质的褐煤进行生产,VCC残渣仅为12%,液体收率达到72%。项目达产后,年转化原煤22.5万吨、渣油22.5万吨、天然气7.75万吨,实现利税10.65亿元。 2014年5月,该项目天然气长输管线成功投运;10月26日,备煤装置投煤联运,产出合格煤粉。今年1月23日,进油浆,29日进煤粉,30日产出石脑油、柴油,31日残渣成型,项目流程打通,装置一次试车成功。这标志着延长石油转型升级取得又一项重大突破,为其后续同类项目的试车提供了宝贵经验,对国内炼油和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全球在南美、欧洲约有3~5套在建的重油悬浮床加氢装置,有的装置正在建设,有的处于开车准备阶段,此次延长石油试车成功的煤油共炼项目走在世界前列。
投产装置处理能力达每天2亿立方英尺。其首套 UOP Russell 气体处理装置已于今年5月正式投入运营。霍尼韦尔 UOP 为 PennTex 公司的两套气体处理装置提供并安装了各类技术和设备,包括模块化深冷、脱水、酸性气体脱除、进气/尾气压缩、控制系统、火炬系统以及工厂电力设备等。此外,霍尼韦尔 UOP 还为工厂办公室、控制室、电机控制中心提供公共设施系统和压缩设备。 UOP Russell 模块化装置是 UOP 气体处理和氢气业务的一项重要产品系列,用于天然气的加工处理。此外,霍尼韦尔 UOP 还提供一系列相关技术,例如 UOP 凯勒特火炬以及天然气粗气杂质脱除和炼厂氢气提纯等。在全球广泛领域内,该业务已经为超过3600多套独立气体处理工艺装置提供相关技术。同时,UOP 还为全球 炼油和石化 工业提供模块化设备。
项目总投资1.5亿元,采用先进的“醚化反应+催化蒸馏反应”一体化技术。以轻汽油(LCN)和轻馏分萃余组分为原料进行醚化反应,可以有效降低醚化汽油组分中的烯烃含量,得到辛烷值高而蒸汽压低的醚化汽油组分,并将价格较低的甲醇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汽油产品。 该项目计划于2016年9月建成投产,将有效改善独山子石化公司催化轻汽油质量,推进清洁汽油的生产,是独山子石化产品升级整体部署重要环节之一。
该装置是哈萨克斯坦芳烃项目两套主体装置之一,也是哈萨克斯坦乃至中亚地区建设的第一套连续催化重整装置。自2011年3月以来,该装置的建设任务由哈国当地公司KSS承担。
此次装置检修主要以压缩机入口分液罐改造,吸收、解吸塔各塔顶压控调节阀扩径等技措项目为主,解决压缩机入口带液以及装置经常憋压的运行瓶颈问题,为装置安全长周期高负荷运行奠定基础。
400万吨煤制甲醇如果年内正式宣布开工建设,则神华陕北千亿煤化工项目的大局就会宣告全面拉开工程建设的大幕。据称,项目位于神木县榆神工业园清水煤化工业园区北区,是国家规划的重大煤炭深加工示范工程,总投资1216亿元,主要建设1300万吨煤矿、70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和23套化工装置,以煤炭为原料,通过煤气化、甲醇合成、甲醇制烯烃、烯烃衍生物等工艺过程,年生产218.65万吨化工产品。 |
|
来自: 昵称29970227 > 《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