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大师何任:金匮方临床医案

 顺道医馆 2016-01-07

中医书友会第844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刘华为

编辑/张亚娟 校对/Dina


I导读何任老师被称为“中国研究《金匮要略》第一人”,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在国外也有较大的影响。在临床,何老也喜用金匮方。本文为何老用《金匮》方的五则医案,分别是产后呕逆、表邪寒饮、支饮眩冒、肾著、癫痫案,并附了按语,收获大大的~

金匮方临床医案


笔者1921年出生于中医世家。父何公旦,为当时名医,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高等中医院校教材编审会副主委,誉满江南。本人幼承家学,临床用《金匮要略》方多有良效,现举几案与同道商榷。


1、产后呕逆


华某,女,31岁,1979年7月10日来诊。产后3个月,哺乳。身热(38.5℃)已7~8天,偶有寒栗状,头昏乏力,心烦恚躁,呕逆不已,但吐不出。察其舌质红、苔薄,脉虚数。治则以益气安胃为主。按《金匮要略》篇有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用安中益气之竹皮大丸。方药组成:淡竹茹9g,生石膏9g,川桂枝5g,白薇6g,生甘草12g,制半夏9g,红枣5枚,2剂。药后热除,寒栗解,烦乱平,呕逆止。惟略头昏,复予调治痊愈。


按:本例患者产后3个月,在哺乳期中出现寒热、呕逆烦乱等症,诊断为产后虚火盛,上逆而呕恶,故用竹皮大丸改为煎剂以安中益气。竹皮大丸并非补益之品,乃由除烦平逆,清热化气之药组成,包含了平壮火即不食气之意。原方各药配合比例颇为特殊,即在清热药中加一分桂枝以平冲逆,而甘草重至七分,当是安中益气以甘药缓急之意。本案用药量基本参照原方意而化裁,并酌加制半夏以平呕逆。全方药味不多,用量不重,亦取其味薄则通之义,故进药2剂,寒热解,烦乱平,呕逆止矣。


2、表邪寒饮


罗某,男,58岁,1979年10月8日来诊。素有慢性支气管炎,遇寒则作剧。近日途中遇风雨而形寒咳嗽,喘息不已,喉间痰声如拽锯,苔白脉浮,宜解表平喘。此案采用《金匮要略》射干麻黄汤全方。方药组成:射干9g,麻黄6g,北细辛3g,紫菀9g,款冬花9g,姜半夏9g,五味子4g,生姜3片,红枣5枚,3剂。药进1剂而形寒除,咳减,3剂尽而喘息平,复以原方加减而治愈。


按:原方系师小青龙汤而改温偏清,治痰饮复受表邪咳逆上气之证。麻黄、细辛、紫菀、款冬花、射干、五味子、半夏都是治咳逆上气常用之品,佐以生姜、红枣能走表达邪,半夏且有消痰饮下气之功。诸药得五味子之酸敛则表散不致太过,实为有制之师,故一般药后少见出汗,而入肺利水逐邪之功明显。


3、支饮眩冒


孙某,男,64岁,1982年11月8日来诊。时作眩晕,终日昏昏然,入秋以来痰多,脘腹有塞滞感,小溲少而大便时溏,平时喜进肥甘,自诉服药甚多而少效,苔白,脉濡,宜健脾燥湿为先。按《金匮要略》“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泽泻15g,白术9g,15剂。12月2日复诊:谓服上药15剂后,大便已成形,头目昏晕感轻,脉濡,白苔除,原方再进。


按:本例患者体质较胖,又嗜荤腥,据脉证为心下水饮之邪,上乘清阳之位,故时时头目昏昏然。且溲少便溏,显见脾土欠健,宜泻水气而补脾土。予泽泻汤投之,自能合拍。泽泻泻心下潴积之水饮,辅以白术健脾燥湿,因而获效。


4、肾著


杜某,男,52岁,1982年12月20日来诊。腰痛而重,股痛而冷,有下坠感,小便清长,纳食如常,苔润脉沉,宜温下焦,健脾土。按《金匮要略》有甘姜苓术汤(即肾著汤),主治肾著五脏风寒积聚病。方药组成:炙甘草9g,白术9g,干姜9g,带皮茯苓15g,当归6g,7剂。上方服后,症状有所减轻,纳展,苔润,仍循原方意进。


按:肾著者,肾经如有他物新附,即原文所说“……如带五千钱”之谓。缘于久受冷湿,即《灵枢·百病始生》所谓‘‘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也。肾著汤为理中之变方,即去参加茯苓。四味辛温甘淡,暖脾土而去肾水。本例用药参酌《圣惠方》治肾著用甘草散法(即肾著汤加当归),故于甘草、姜、苓、术之外,加当归以活血理气通脉络。


5、癫痫


朱某,男,36岁,1981年11月6日来诊。癫痫已久,每周发作2~3次。发作时神志不清,痰鸣,手足搐动,片刻而苏,影响工作。苔厚,脉弦,宜平痫为主。本例用方系《金匮要略》风引汤,除减白石脂加石菖蒲外,余均照原方。方药组成:紫石英18g,寒水石18g,滑石18g,赤石脂18g,生石膏18g,大黄9g,干姜9g,龙骨18g,桂枝9g,牡蜗12g,石菖蒲9g,甘草12g。上药各研粗末,和匀再研,贮藏。每晚临睡时吞服6g(或煎服,量略多)。服药未尽,癫痫旬余未作,病者家属欣喜不已,又续配进服。


按《金匮要略》风引汤以“除热瘫痫”为主治,故用重镇之品,清热亦较峻猛,且配干姜、桂枝稍加制约,然每服量并不重,故临床上少见不良反应。用治癫痫可使癫痫之发作间隔延长。关于本方之主治,原文虽为“除热瘫痫”,但古代医家亦有认为其义未能明允,《本草纲目》“除热癫痫”改“瘫”为“癫”验之临床,颇能相得。【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