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图书馆

 空山静水 2016-01-07
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建议

2015-12-01 16:29: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长期历史演变中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真正的大众文化,是一个地区文化底蕴和文化软实力的体现。近年来,全州各县市和有关部门通过开展表演、成立传习馆、对外展示等形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取得了实效。
  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及传承申报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宣传工作仍然不够深入,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关注和参与不够,部分传承人对自己所掌握的技艺安全保护意识不强,对带徒传艺、创新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更是缺乏。二是在已经列入各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中,许多项目因受现代文化冲击,传承人培养断层严重,民间艺人所剩无几,后继乏人,尽快采取措施进行抢救性保护已迫在眉睫。三是由于近年来许多民间文化创新发展停滞不前,通过商业化运作的工作滞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潜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利用。四是虽然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文化场馆建设的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传承和发展。为此,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等手段,广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及其作用。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实物展示和民族民间文艺专场演出,使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更多地了解丰富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保护的责任感,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爱护并积极参与保护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工作机制,强化保护措施。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职责明确、形成合力”的原则,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一是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有机构、无编制、无专职人员问题。二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协调,探索推动民间文化进课堂、进单位、进企业、进社区,吸引更多的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三是通过定期开展民间手工艺品展览和民间曲乐、舞蹈表演,表彰奖励民间艺人,不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发展。四是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常态化,继续挖掘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保护工作更加深入。
  三、重视人才培养,推进传承发展。 一是要综合运用民政、社保、卫生等方面的政策资源,建立健全从经济上、生活上、医疗保健上关心和爱护传承人的有效机制,让其从自己的技艺上受益。二是针对民间文化艺术后继乏人的问题,要尽快制定出台相关办法和措施,资助和扶持民间艺人带徒传艺,使其技艺继续传承、发扬光大。三是邀请有关专家,定期对民间艺人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表演展示的规范化水平,并提升其艺术创作能力。四是切实加强对专职“非遗”干部的培训,进一步提升其研究、保护、传承“非遗”的专业化水平。
  四、狠抓设施建设,优化保护环境。不断夯实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在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要把民间文化表演展示设施的配套建设充分考虑进去,为“非遗”保护创造良好的环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