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说的喜剧,在此专指用人物性格、误会、机械、错位、夸张等手段,制造喜点的结构喜剧,而非只用俏皮话挠人的平面喜剧。
寻找古代喜剧经典阅读,在西方状况如何,我不知道。单就国内而言,我觉得即使对专业人员而言,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首先对喜剧要有自觉,知道寻找真正古典的结构喜剧读本,这点就很难做到。等阅读者做到这点,又有了新问题——除了莎士比亚、莫里哀之外,却不知道还有多少其他的经典读物。我曾经从莫里哀开始读,经过好几年时间,才逐渐知道,原来还有普罗图斯、哥尔多尼、哥尔斯密、博马舍、王尔德等喜剧大师。本博文的目的,就是要帮助有志于喜剧阅读的人,不再重复我老人家走过的弯路。之后的购买也有难度,因为喜剧读物印量较少。好在如今有旧书网邮购、电子书下载等可以解决,只要知道了书名,真心想弄来看,总会有办法的。 1、莫里哀 阅读喜剧,《莫里哀戏剧全集》这套书不可不备。全集共四本,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我这套是在王府井书店买的。后来曾在海淀那边的万圣书店里见过,被打了五折贱买,可见喜剧读者不多。 莫里哀的伟大,全在于他的喜剧技巧,而不是一些教材上所介绍的“批判现实”的思想。如《达尔蒂夫》(伪君子)等戏,喜剧性并不是很强,也并不能真正的代表莫里哀。 莫氏喜剧好在简明,很容易让人学到技巧。简明而又让人从头至尾爆笑的作品,我推荐《屈打成医》和《普索雅克先生》。 文化艺术出版社的版本外,常见的是李健吾翻译的莫里哀,最常见的是上海译文的《莫里哀喜剧六种》。另外还有湖南人民出版社的李译莫里哀喜剧集。 2、哥尔多尼 《哥尔多尼戏剧集》这本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精装版,封面银灰色。内有“狡猾的寡妇”“女店主”“一仆二主”“说谎人”等四部戏。 另外,还有上海译文的《哥尔多尼喜剧三种》,有“一仆二主”“女店主”和“老顽固”。 常见的就是这几部戏。不常见,却又极好的戏,有中国戏剧早期出的《善心的急性人》和《一件妙事》。 哥尔多尼的技巧不会比莫氏多,但就一出戏里而言,喜剧技巧却显得更丰富(却不太容易模仿学习了),尤其是人物性格和节奏,更细腻。《女店主》《善心的急性人》《老顽固》等戏,都是性格喜剧的典范之作。《一件妙事》《一仆二主》则是结构、节奏的典范。 可惜哥尔多尼被翻译的还不多,仅就上述几部。因不多,正好可以反复看,受益无穷。 3、博马舍 《博马舍戏剧二种》由人文出版。内有《塞尔维亚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礼》。 “赛”戏的喜剧性不如“费”戏。《费加罗的婚礼》可以反复细读。在一部戏里竟然运用了“偷听”“撒谎”“化妆”“错认”“吃醋”等众多喜剧技巧,真是一出华丽眩目的大喜剧。在很多教材里,往往喜欢突出它的时代意义和思想。去他妈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吧,博马舍和这部戏的伟大,还在它的技巧。 4、迪伦马特 《迪伦马特喜剧选》由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我找了一段时间,后由网友寄赠。收到书半年后,我又重回朝内大街166号上班,才知道“外国文学出版社”就在166号。 说“这人的戏有思想性,那人的戏有深刻性”,其实真正能用喜剧玩转思想,或用思想玩转喜剧的,也就迪伦马特,在这点上,莎士比亚也白给。 他的《罗慕路斯大帝》,我看过三遍吧,喜欢,佩服。但这出戏并非显见的结构喜剧,甚至于大部分人不会为此戏而笑。我一直以来和迪伦马特有同感:爱国爱民族的愚昧愤青啊,国和族是神马玩意? 他真有喜剧性又有思想性的是两幕喜剧《物理学家》。 国内各种介绍资料多看重他的《老妇还乡》,其实这出戏,在我看来,喜剧性谈不上多少,思想性也远不如前面说的那两部。 5、普罗图斯 在古罗马之后的喜剧作家那里,总能见到他们借用普罗图斯的招数,如莎士比亚的《错误的喜剧》,简直就是复制粘贴了普氏《孪生兄弟》一戏的结构;莫里哀的《吝啬人》也是他的《一坛金子》的改版。 《孪生兄弟》真是绝妙的喜剧佳构。它的主要技巧在“错认”,但是这样的错认,是不借助“撒谎”等产生的,而是很自然地利用结构反反复复地把“错认”的戏给做足,让所有的角色都卷入“错认”。 琢磨喜剧,即使不读莫里哀和莎士比亚,也一定要看《孪生兄弟》和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 说明:我居住的空间小,书又乱堆,所以,写本文基本上是凭记忆,个别地方可能不是太准确。 不知道是否符合这个小组的版规,是否有人喜欢知道这些讯息,所以先贴这么多吧。我贴这个的原因是,一为让不懂喜剧的人理解喜剧,二为引起其他喜剧高手的注意,希望把每个人读过的喜剧剧本说一下,我很想知道,还有多少好的喜剧剧本我还没有读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