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证监会必须立即废除现行的熔断机制!

 汕头能率 2016-01-08


这个笑话是从网上看来的:“今天有一位在交易所上班的哥们睡过头了,迟到了二十多分钟。快到时赶紧打电话给老板说快到了。谁料老板说,算了,不用来上班了!哥们急了,别啊,不就迟个到么,至于开除么。”
其实它说的是今天A股触发了第二档熔断,全天交易时间仅15分钟,创下了世界股票交易史上的记录。


通过这几天对熔断机制的思考,我的建议是证监会必须立即废除现行的熔断机制。我这么讲,当然有我的理由:


一、中国股票投资者多为散户投机者

股票交易市场的熔断机制并不是中国的首创,而是从美国学来的,美国在经历了1987年股灾之后,于1988年10月19日率先启动了股市熔断机制,以控制股票市场的风险。迄今为止,美国只在9年后的1997年10月27日触发过一次熔断。中国倒好,“拿来主义”搞熔断机制,刚启动熔断机制,就连续触发熔断,震惊世人,吓尿投资者。这其实正应了古人讲的
“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在中国,股票投资者多为散户投机者,而欧美发达成熟市场的股票投资者多为机构投资者,对于中国绝大多数跟风的散户而言,触发熔断,就内心恐慌,就将股市熔断时间当成了抛售的节点


证监会的同志真的不要以为自己喝了点洋墨水,
就推出所谓的熔断机制,熔断机制对欧美发达成熟市场确实是有帮助的,然而并不意味着它能适应其他地区的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比如美国的民间允许持有枪支,就不能照搬到国内来。同样的,熔断机制也是如此。


二、涨跌停板限制本身其实就是一个熔断机制

熔断机制和涨跌停板制度二者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复的,没必要同时存在。
网上有人说“我们都结扎了还学美国戴套”,是有道理的。其实中国股票市场的涨跌停板限制,本来就是一个熔断机制。

A股目前实行了涨跌停板制度,那么这时候再来一个熔断机制就是一个“画蛇添足”。因为当指数跌幅达到7%的时候,大多数个股已经跌停,再加入一个熔断机制,
暂停所有交易,这个比涨停板要厉害得多,涨跌停针对的是个股,并且涨跌停也不暂停交易其效果就是更加造成中国股民追涨杀跌的惯性心理。因熔断机制而暂停交易的“助跌效应”是很明显的。比如今日9点42分,沪深300指数大跌超过5%,交易所发布公告,开始实施指数熔断,9点57分起结束;仅仅用了2分钟,沪深300指数下跌幅度超过7%。


三、熔断机制有可能加速股灾的形成

A股市场本来就非理性严重,即使较小的阈值也可能加剧波动。下跌到5%触发首次熔断,由于无法出货的恐慌,将导致市场更易触碰7%的阈值。
金融市场最怕没有流动性,特别是高估严重的市场。投机性的市场,本来就是个击鼓传花的游戏,熔断相当于叫停鼓声。证券市场最大的恐惧,不是来自亏损,而是来自不可交易。

今日A股再此暴跌熔断,只能用恐怖之极来形容了。
所以我要说:熔断机制根本不是遏制和淡化市场恐慌的稳定器,而是市场非理性情绪的放大器!熔断休市,流动性瞬间枯竭,熔断等于加速股灾的形成。

最后,我建议证监会应当立即废除现行熔断机制。至于未来应该如何走?天知道,但我知道阻止股灾形成的“熔断游戏”是必须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