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若要长生,肠胃常清

 xiaoyao110 2016-01-08

     谚语解读    
    “药补不如食补”大概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个中医养生理念了,历代名医都认为“药物多用于攻病,食物多重于调补”。正所谓“三分吃药,七分养”,对于体质较弱易生病的人来说,服用补品有补气血和治病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免疫力,加快身体的康复。而保持肠胃等消化器官的健康对于保证人体对食物营养的充分吸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学引据
    “若要长生,肠胃常清”这简单的八个字,背后蕴藏的却是我们老祖宗对于人体生理结构的精确认知和辨证的中医医治理念。
    中医理论素有“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之说。后天,指离开母体后。这句话的意思是,离开母体后,人就开始用嘴吃饭,必须经过脾胃的消化,把食物的营养运输给全身。任何人都离不开食物,离不开脾胃这个“后天之本”。    
    中医把消化系统称为脾胃肠,而肠胃作为最重要的消化器官若受到损伤,就会影响食物营养的吸收,无法保证身体获得足够的营养成分,从而引发其他系统机能的衰退和病变。
    暴饮暴食会造成胃的蠕动功能紊乱,进而使胃壁内的神经丛功能亢进,促进胃液的分泌,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胃炎胃溃疡。胃一旦生病或处于亚健康状态就会挑剔饮食,从而使我们的饮食变得不全面,营养吸收大打折扣。

    养生实例
    慢性胃病不可轻视
    肠胃作为身体重要的消化吸收器官,若出现问题,人体其他器官就会受到损害。肠胃不好,便秘结肠炎、腹痛、消化不良等各种病症就会接踵而来。
    俗语有“十人九胃病”之说,但因胃病是一种慢性病,很多人都不在意。事实上,若不注意防治肠胃病,后果是很严重的。
    23岁的小刘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做销售代表的工作,销售工作压力大.且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她的饮食习惯也因此变得极不规律,经常胃痛、呕吐、泛酸。一开始她没在意,半年后胃疼得越来越厉害,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她的病已经从慢性胃炎转为胃溃疡了,甚至还有恶变的可能。
    小刘这种情况并非特例。如果胃肠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或久治不愈,再加上年龄的增长,很容易恶化为癌肿。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胃肠病的防治,千万不要等到病情恶化再来补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