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思考中探索 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是对知识的一种深刻的理解,只有思考才能形成思路,有思路才有出路。 作为教师要善于把一些知识转换为一些有思考容量的问题,让学生去动脑思考,用心研究,而不是将知识和盘托出。 2 、在讨论中澄清 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是对知识的存真去伪的过程。学生在个人思考不出来的情况下,必然要经过相互讨论实现思维的碰撞,产生共鸣,达成共识,进而破解疑问。 作为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能设计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一般不用判断题、不用选择题,多用一些论述题。 3 、在实践中完善 学生在思考中探索,在讨论中澄清,还要通过实践进行完善。通过正反的对比,对错的抉择,规范的较量,使知识得到不断的修订和完善。 所以,教师在课堂设计时,必须要设计一些灵活的变式训练题,让学生在做题的实践中体验和感知,进而不断完善知识。 4、 在总结中升华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现象。在学生经历了思考、讨论、实践后,必然要对自己学习的得失进行总结和回顾,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还有哪些纰漏?在学习过程中还应怎样改进等? 作为教师在课堂的组织中,必须要设计学生总结这一环节,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得以升华,才能达到画龙点睛之笔。 获得知识是结果,获取知识的过程才是最有价值的。学生正是经过这样积极参与,使知识慢慢装入大脑,而且又锻炼了获得知识的能力。这样获得的知识,一般不会忘记,因为只有付出获得的才知道珍惜!(作者:东写西读) |
|
来自: thchen0103 > 《中学物理教师教学基本功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