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九届恶性肿瘤新进展暨绿荫沙龙学术年会|2015年精准医疗的回顾与探索

 jasiminee 2016-01-08

2015年12月,第九届恶性肿瘤新进展暨绿荫沙龙学术年会隆重举行。此次沙龙旨在总结2015年癌症精准医疗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经验,交流不同癌种的科学研究进展,探索符合中国临床的精准医学道路。大会主席李福根教授表示,九年来绿荫沙龙始终坚持健康与进步的办会宗旨,为临床专家提供了交流发展的平台,讨论成果间接惠及了大量肿瘤病人。


泛生子产品总监熊梓锴博士作为演讲嘉宾,就“基因组学在癌症精准医疗中的应用”这个话题,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下面是报告内容精华:


人类基因组计划为我们提供的不只是一部天书,而是开启了生命医学新的阶段。科学研究发现癌症是基因病,每一种癌症组织中都存在特定的体细胞突变。这些突变的形式各有不同,却都为癌症细胞获得生长优势提供条件。


在过去,对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的过程中,我们主要以年龄、性别、病程阶段、组织病理学等较为宏观的指标区分患者。进入癌症精准医疗时代,我们发现需要从基因水平入手,利用分子标记对患者进行更为精确的区分。来自基因序列的变化在肿瘤领域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基因信息被广泛使用在精准医疗的每一个阶段。

疾病预测


我们从一个大家都熟知的例子入手,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因为有家族乳腺癌患病史,为了评估自身患病风险,进行了BRCA1基因检测。在检测为阳性突变的情况下,她先后选择实施了预防性乳腺切除和卵巢切除手术。虽然这一决定是否草率引起了广泛争议,但我们看到依据遗传基因而进行的患癌风险预测已经成为可以实施的临床实践。

事实上,不仅是乳腺癌和卵巢癌,其他几十种癌症和癌症相关综合征均具有明确的遗传基因突变作为评估指标。检测这些基因突变可以有效的为高危人群提供防癌抗癌的预防措施。

精确分型


我们以白血病为例,在100年前,我们认为所有的白血病只有一种,统称为“血液疾病”;20年后,我们发现它们并不相同,而是白血病和淋巴瘤两种疾病;又过了20年,我们认为白血病有三种,分别是慢性、急性和白血病前期,而淋巴瘤有两种。

到现在为止,我们发现已有38种白血病和51中淋巴瘤。所有这些疾病亚型都基于组织学、病理学和分子靶标相结合来进行区分。这样区分的目的是能够针对每种亚型精确的使用药物。而我们也看到显著的效果,100年前白血病的五年生存期是零,现在可以达到70%。

伴随诊断


今年ASCO会议影响力最大的一篇摘要论述了错配修复缺陷与PD-1免疫治疗效果的评估,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对于PD-1这样一种免疫治疗药物而言,如果患者存在错配修复功能的缺失,70%的患者可以从治疗中受益。这也是因为错配修复机制缺失意味着更多的随机突变,这些突变被免疫系统认为是外来入侵,因此免疫系统激活而攻击肿瘤细胞。


预后疗效监控



循环肿瘤DNA检测平台提供多种优势:

无创:最小化患者疼痛和操作风险

广谱:所有癌症都有DNA突变

特异:DNA突变为肿瘤特有

灵敏:DNA可以扩增从而提高灵敏度



泛生子的癌症全周期管理


泛生子——世界领先的精确诊疗专家,致力于协助医疗专家为癌症患者和癌症高危人群提供最可靠的分子诊疗方案。作为专注于癌症健康领域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泛生子依靠自身强大的癌症基因组学基础和高效的临床转化能力,将国内外最新癌症诊疗技术转化为服务临床的产品,服务中国乃至全球的癌症患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