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啊朋友 你可曾想起了我 如果你正享受幸福 请你忘记我 ……” 当旋律声起,你是否会想起他?是否记得他?中国第一代摇滚音乐人臧天朔。9月28日凌晨,54岁的臧天朔却因肝癌去世。饮酒的安全剂量再次引发热议,恶性肿瘤防治再次引人深思……
一项覆盖了185个国家地区、36种癌症的2018年最新的全球肿瘤统计分析结果预测,目前为止,2018年全球将有1819万癌症新增病例以及960万癌症死亡病例。恶性肿瘤防治攻关迫在眉睫!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恶性肿瘤防治工作,实施癌症防控行动,优化癌症防控策略,支持抗癌药物创新,出台抗癌药物“零关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而“健康中国”战略规划明确要求:到2030年,要将我国癌症的总体5年生存率进一步提高15%。如何紧跟国家方针政策推进肿瘤治疗新进展?如何促进创新成果的研发与推广?如何全面、准确地传递临床肿瘤学领域新理念、新动态?
第二十一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8年CSCO学术年会花絮
2018年9月19-23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办的“第二十一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8年CSCO学术年会”于目酣神醉的厦门盛大召开,CSCO荣誉主席、上海市胸科医院廖美琳教授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管忠震教授,南开大学曹雪涛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 CSCO理事会、北京希思科基金会领导等来自全国各地的3万名参会者聚一堂,共同探讨、分享国内外临床肿瘤学领域研究新热点、新观点、新进展,上下求索肿瘤防治制胜之道。
第二十一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8年CSCO学术年会会议专场花絮
东风起,杏林聚。如何更好地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推进恶性肿瘤的防治攻关?本届盛会特别设立了创新专场,为创新抗癌药物研究者搭建临床试验数据和交流的平台,以实现多方资源互补、经验共享,进而有效提高国内抗癌药物的研发水平。值得关注的是,CSCO特别携手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专家举办多个专场,精彩讲解国内外医药政策环境变化及趋势,深入探讨现行药品研发、审批监管和生产上市等热点议题; CSCO与USCACA合作举办的“药物研发专场”、 “ICH接轨后抗肿瘤药临床试验的法规、创新、过程质量与受试者安全专场”、“CDE中国原创抗肿瘤药专题论坛”、“肿瘤智慧医疗专场”等尽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干货满满,精彩不断。 而今,肿瘤免疫治疗已被证实对恶性肿瘤治疗疗效显著。2018年6月15日,国家食药监总局正式批准国内首个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的上市申请,揭开了我国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篇章。恶性肿瘤免疫治疗,万众瞩目、如火如荼。
为更好地推进临床肿瘤研究新进展,加强肿瘤免疫治疗大规模、规范化、标准化开展临床肿瘤学研究和实践,曹雪涛教授提出了以下六项建议:(1)新免疫治疗靶标发现(从跟风式研究与验证到自主性思考与独创);(2)新免疫疗法研制(资源整合与突出重点);(3)新免疫治疗临床试验(原创与主导);(4)新免疫治疗产业(重磅式药物与治疗方案);(5)新免疫治疗体系(核心技术与关键人才队伍);(6)新免疫治疗标准(国家高度与国际化融合)。 肝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又由于肝癌早诊困难、治疗棘手、预后恶劣等特征,被称为“癌中之王”。中国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超过全球的一半,而且中国肝癌在发病原因、流行病学特征、分子生物学行为、临床表现和分期以及治疗策略等方面,都与欧美和日本等国完全不同,中国肝癌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和“中国特色”。因而,我国肝癌临床治疗研究者有必要结合中国国情,制定适合中国的临床指南,以真正满足中国肝癌临床诊疗实践的需要。在此大环境下,《2018版CSCO肝癌诊疗指南》顺势而生,为中国肝癌诊疗及临床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临床实践依据及参考。CSCO 2018年会期间,秦叔逵教授于CSCO肝癌专家委员会肝癌论坛上以“《2018版CSCO肝癌诊疗指南解读》”为主题,对《2018版CSCO肝癌诊疗指南》进行精要解读。
CSCO秘书长江泽飞教授曾说:“在医学领域,智能病理、智能影像发展迅速,提高了肿瘤的精准诊断与治疗,而智能决策系统的研发,更是帮助临床医生紧跟医学进展,掌握循证医学证据,更加充分自如的应对临床问题。”
虽然医疗人工智能市场如火如荼,但其发展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深水区’——各环节的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规范、引导和监管,最终使得医疗人工智能产品不能真正更好地适用于临床场景。那么,医疗人工智能在临床肿瘤学领域应用前景如何,当前面临哪些挑战或困境?如何规范而快速的发展?2018年9月20日下午,第二十一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8年CSCO学术年会智慧医疗专家委员会-肿瘤智慧医疗专场隆重召开。
2011-2018年中国批准的抗肿瘤药品清单显示,近两年获批的抗肿瘤药品数量明显增多,审评提速与优先审评政策的落地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2017年和2018年(截至9月)获批药品中分别有67%和100%为优先审评。CDE化药临床一部杨志敏部长以“抗肿瘤新药审评审批模式改革及未来方向”为主题,从抗肿瘤新药审评模式的发展历程、我国抗肿瘤药研发和审评的现状、发展方向和考虑三个方面精彩讲解国内外医药政策环境变化及趋势,深入探讨现行药品研发、审批监管和生产上市等热点议题,为参与临床新药创制的研究者、制药企业日后在抗肿瘤创新药物研发过程中纠正误区、调整策略等提供有利的、有力的从参考价值。
对于免疫治疗的发展,从临床医生和监管部门两个角度,还应该有哪些改进的方面的问题,朱教授表示:中国的抗肿瘤治疗已经开始自己收获的季节,新药和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提供给患者,也就对临床医生和监管部门,同时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家应该本着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原则,理解中国与国际间的差距,在创新发展中,对于规则制定和修订方面,要以患者获益为前提,务实地对不适合发展的方面予以修订,抱着科学的态度,拿出中国自己的真实可靠的数据,对新药临床试验有效推进,更快地造福患者。
本次会议在内容选择和专场设置中,充分体现了“创新”这一主题。CSCO 2018年会内容上,秉承了以往年会的优秀特点,大会报告中既有最前沿的肺癌免疫治疗研究的新进展,也有关于人工智能在肿瘤领域应用的数据介绍。会议设置上,CSCO 年会也紧跟时代发展需求,设置了创新专场,包括创新药物临床研究数据专场、肿瘤智慧医疗专场、CSCO-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专场、免疫治疗专场、肿瘤微环境专场、胃癌专场等。毋庸置疑,一年一度的CSCO 学术年会已经成了中国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企业和研究者有机结合的品牌平台,大量研究者与企业在此交流并对研发计划达成共识。
为积极响应建设“健康中国”的伟大部署,配合国家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进一步做好肿瘤防治工作,推动全国临床肿瘤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帮助各级医务人员提高诊治和研究水平,CSCO本着“兼顾地区发展不平衡、兼顾药物和治疗措施的可及性、兼顾肿瘤治疗价值”基本原则及核心思想,制定一系列常见恶性肿瘤诊疗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