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死不活的“孝”道,半死不活的思想界

 红茶橄榄 2016-01-08

导言


儿子要翻身,阿Q要革命,似乎是中国历史大变革的一个隐喻。一个隐喻孝,一个隐喻忠。

儿子骑在老子头上,在古典中国你很难想象(贾宝玉见了贾政,大气都不敢出的),但在今天,屡见不鲜。过去笼罩中华帝国的家、国观念,正在被中国人(包括口头上弘扬忠孝节义的人)抛弃,日趋解体。这个趋势在最近的一百年已很明显,纵使仍有不少人以各种动机不忍撒手,但忠孝观念一脸败象则是挡也挡不住。

的确有人在阻挡这一进程。我最近看到一个条幅,大意是“发扬孝道观念,弘扬传统文化”云云,我的直观判断是有一批人就正在拖中华民族的后腿,把当下中国人的精力拉向黑暗的死胡同。“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至今跌宕,属于中国历史的大课题至今烟雾弥漫、远未落地,思想理应去探索新的生路,或排除雷区,但遗憾的是,仍有很大一批人,或善意或恶意或无知,依旧拿一些僵死的概念扰乱思想的方向。我从旁路过,感到悲哀。

我的朋友麻花先生恰好也思索了“孝”的问题,他发现,经过一百年的复杂纠葛,孝在今天中国人的实际生活中,已然丧失了“第一道德原则”的地位。基于人之天性的亲子关系,当然是好的,但已经不足以再继续充当最重要的思想原则了。今天的中国人,要生存,要发展,要提高生活质量,要为更好的教育、医疗条件奋斗,已经不可能再被“孝”绑架了。面对今天的中国人,谈血缘亲情,可以,但谈“孝”,则请收回你的胡说八道。

旧的“第一道德原则”被抛弃了,新的原则又何在呢?我们发现:没有!

从“家国同构”“忠孝节义”的旧框架、旧体系中逃离出来,旧的思想原则在崩塌,新的思想原则又尚未建立,以至于今天的中国人价值混乱,中国人观念上的混乱或许还会持续很久。各种价值观念在彼此斗争(代际冲突、左右派冲突,教育、经济、政治领域的众多规则在彼此博弈),在纷乱中也不可避免地要在基础原则上寻求共识,这是思想界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然而问题又恰在于此:孝道已经半死不活,该为当下中国人生探索新的道德原则、伦理法则的中国思想界却又大范围地忙于鸡零狗碎,在这波澜壮阔的时代里交白卷。孝道半死不活,思想界也疲软异常,这使麻花先生悲伤。

新的伦理原则究竟在哪儿?这个关节不打开,我们的幸福哪里来?

“孝”的尴尬

by

五月的麻花先生

“孝”在中国是个十分神圣的东西,你得恭着它,养着它,把它贴在自己身上,贴在别人身上。不贴在自己身上,你猪狗不如,不贴在别人身上,你交友不慎。总之离开了“孝”,中国人就不用活了。

但是20世纪初的中国就有这么一群不“孝”之徒,攻击中国的伦理观念,攻击“孝”的文化传统,自然也就有人坚决捍卫“孝”,一直到一百年后的今天,攻击的继续攻击,捍卫的誓死捍卫。就在这攻击与捍卫的过程中,“孝”变得十分尴尬。它既没有被攻击者打死,也没有被捍卫者挽救。

“孝”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被攻击得太多或捍卫得太久,似乎有点面目模糊了。“孝”这个东西是中国伦理文化的核心观念所谓“百善孝为先”是也,也就是说,整个中国伦理生活的观念体系都是由这个观念延伸出来。“孝”的意思正如字形所显示的那样,“老”在上面压着,“子”在下面驼着。孩子驼着老子,就是“孝”。它所表示的是长辈与子辈的上下关系,一般专门在父母子女之间使用,偶尔在别的情况也可以扩展开去。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所蕴含的就是“孝”的延伸。它被中国人看做是一切美德的基础。

建立“孝”观念的,是基于人类最朴素的感情。与“孝”相对举的,是“父慈子孝”的“慈”,即长辈对子辈应当的态度。但似乎也没有人敢明目张胆地宣传:父不慈,子可以不孝。最后强调的只有“孝”,即下对上的侍奉。

二十世纪初的不“孝”子孙们认为,这种侍奉关系是压抑人性的。符合人性的伦理关系不应当建立在“孝”的基础上,而应当建立在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上。这对“孝”的文化传统产生了猛烈冲击。

而捍卫的人则不断强调人性中这种最朴素的情感基础。

这个基本关系直到热烈提倡传统文化的今天也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对“孝”的反思却已经突破了纯粹意识的层面,具有现实性。人们不再能够像传统社会那样“父母在不远游”地守在父母身旁尽孝道,更别说什么父死子守孝三年的事情。“孝”这种情感现实关系的难以维持,很容易被有的人认为是传统文化危机和一切社会危机的主要因素,为此还立了法,说子女长期不回家看望父母是违法的,结果被吐了一地的槽。

需要立法来维持“孝”道德的可持续发展,这足以表明,建立在传统社会生活基础上的“孝”的行为关系正被大规模的破坏,这个破坏势不可挡。原因只有一个:人要生存,要发展,是这个社会最基本的共识,脱离了这个前提,一切的道德约束都会被视为“情感绑架”。父母用“孝”约束子女的个人选择,子女就会变得“不孝”。这意味着,“孝”已经不是人们现实生存的第一道德原则,我们已经可以渐渐感到,人们思考社会中日渐普遍的父母与子女的冲突时,正在逐渐绕开“孝”这个第一道德原则,甚至有极端的人干脆称“父母皆祸害”。但是人们还是无法拒绝这人性中最基本的情感干扰,在平常的时候,“孝”依然是人们心里的第一道德原则,为“孝”的言论感动得稀里哗啦,然后提升到弘扬传统文化,但都只是美好的愿望罢了。这一切只是说明了我们的思想非常任性,它不愿意或不敢跨出那一步,也不知道怎么跨出那一步。

那么,这应当的第一道德原则是什么呢?中国人到现在还没有建立起来,中国社会普遍还没有勇气去探讨这个话题。

于是,面对这个问题,人们的基本态度就还是提倡“孝”来愈合社会伤口。可是“孝”又被各种社会事件不断打脸。

比如碰瓷的老人,和无理取闹的老人,殴打孩子的老人……各种“为老不尊”的事情,人们也在说“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为什么今天有这种现象,已经有人对这些老人的来源作了分析。不管是“老人变坏”还是“坏人变老”,这都意味着建立在“孝”的基础的长辈与子辈的关系受到了挑战,老人未必就天经地义拥有受人尊敬的地位。

如果有一天,你看到大街上有年轻人打老年人,也不用惊呼社会道德沦丧之类的,更别嚷嚷“中国文化完蛋了啊”之类的口号来显示自己有人文关怀,这不过是“孝”的观念正在从第一道德原则的地位上崩塌过程中的事情。

这些事情所带来的,是对“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合理的关系应当怎样”的思考,这才是中国的思考者们所应当思索的课题。在长辈与子辈的关系里,与“孝”相对应的“慈”,会具有和“孝”一样同等的地位,它们都需要建立在新的伦理原则之上才能重新具有“善”的现实合理性,我们的情感也才有了安稳的着落。

这个新的伦理原则是什么,应当怎么建立起来,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思考者最应该关心的问题,是中国现代人文关怀的核心话题。但是据我在帝都高校里多年的观察,我们这个社会最应该去思考这个问题的群体,大多数时间都在关注一些鸡零狗碎的事情。

我最关心这个问题。我很悲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