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学习武式太极拳的几点体会

 静心尽意来 2016-01-08

 编者按:韩和平,河北沧州人,武式太极拳正宗传人,以功底深厚、擅长推手享誉武坛,在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武式太极拳领域,其功夫、其理论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全面性,得到同行的赞誉。是不可多得的好老师、好前辈。其儒雅谦逊的做人做事风格、其武德,深受弟子爱戴。弟子遍布全国各地。

正文(有删节):

 

 我是一个太极拳爱好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练习武式太极拳套路。1988年以后得到了上海郝吟如老师的指导,从那时起专心练武式太极拳,系统的学习和继承了武式太极拳。

    现结合自己的实践,谈几点学习武式太极拳的体会。

    一是了解渊源。要想了解一种事物,就须知道它的历史。武式太极拳(又称郝式太极拳),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为武禹襄先生所创,到我老师这一代,武式太极拳已有六代人承袭相传。武禹襄将拳艺传给其外甥李亦畬后,李先生又将拳艺传给郝为真,郝为真随李先生学拳数十年,从未中断,深得武李一派太极拳之奥妙。郝为真将拳艺传给儿子郝月如,郝月如又传给儿子郝少如。我的老师王慕吟(又称郝吟如),是郝少如先生的衣钵传人。由于郝家祖孙三代继承、发展和传授这一派太极拳的时间相当长,此拳又被称为“郝式太极拳”。

    我学的武式太极拳,属于郝式太极一支。这一派太极拳是严格按照太极拳运动的规律,处处遵循其理法原理而形成的一派太极拳。其主要特点是:“以求太极(内形)为主,走内劲,以意行气,练精、气、神三者合一”。

    郝式太极拳套路,是按照“起、承、开、合”节序编排的。武禹襄、李亦畬所传的套路原有五十三势。经过郝家祖孙三代提炼总结,将这五十三势用“起、承、开、合”四个要领贯穿起来,发展为现在的九十六势。

    郝式太极拳不仅以“起、承、开、合”四个要领贯穿始终,而且在身法、步法、手法上,都严格遵循太极拳的原理。其身法,以中正为基础(在前进、后退、左转、右旋时,必须始终保持躯干的中正),以尾闾正中为基准,强调由内及外;其步法,严格分清虚实,以正中为前提,变换时完全用内劲而不允许依靠身体的前俯后仰、左右偏倚来借力,因而对腰腿的要求极高,运动量也颇大;其手法,则以竖掌为主,左、右手臂各管半个身体而不可随便逾越。在整套动作演练时,强调身法、步法、手法三者的有机配合与统一,强调内外一致,以内形的变化来支配外形的运动。

    二是认真读书。俗话说“读书明理,学以致用”。所谓认真读书,就是认真研读1992年版的《武式太极拳(郝少如著)》,了解武式太极拳的理论体系。我的体会是,读书要坚持通读与细读相结合。从1992年得到这本书后,我已经通读了有几百遍,对重要的章节和内容进行了反复阅读。那时,我的书包里,抽屉里,餐桌旁,枕头下,随手都能拿起书来阅读。我还列出了天天必读的课目,就像和尚、道士诵经一样,天天做功课。这本书的精华内容主要有,武式太极拳套路图解(1992年版增加了动作要领阐述)、武式太极拳行功须知(包括意与力、空松圆活、折叠之术、转换之法、三虚包一实、五张弓、呼吸之道)、李亦畬先生1881年抄赠郝为真的王宗岳《太极拳谱》全文(主要有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王宗岳十三势行工歌诀、武禹襄打手要言、王宗岳打手歌、李亦畬太极拳小序、李亦畲五字诀、撒放秘诀、李亦畬走架打手行工要言)、武禹襄《四字秘诀》及郝少如《敷盖对吞四字秘诀解》、郝月如《武式太极拳的走架打手》、郝少如《习练武式太极拳的基本过程》及《行工走架要言》、《武式太极拳打手的基本练习方法》以及《引进落空借力打人》的论述。我的体会是,读书要不厌其烦,不怕读不懂,只管读下去,读不懂照样读。读到一定阶段便会有灵感产生,就是俗话说的“书读万遍,神理自现”。我劝有志于研究武式太极拳的爱好者,尽量养成爱读书、坚持读书的习惯。读书要善于比较、善于归纳,善于分析辩证关系,善于联系起来领悟,从而了解这个体系,悟出拳理来。

    三是照书练拳。就是按照书上所述拳势动作要领,练习武式太极拳套路。《武式太极拳(郝少如著)》(1992年版)书上,不仅叙述了拳势动作规格和过程,还阐述了动作要领,照着练就是了。要一式一式的读,一式一式的练,一式一式的增加,直至把九十六式练完。不要怕麻烦,不要怕枯燥。要注意眼神的安排和落脚的方向。有条件时可请老师或明白人给以纠正动作。

    四是学习身法。也叫做“往里面装东西”。太极拳作为一种特定的人体运动,对参与运动的躯干和四肢有着特定的要求和法则。这些要求和法则便是太极拳的身法、步法和手法。“身法”一词,在郝式太极拳中,有时是作为身、手、步法的统一体来说的。

   武禹襄总结提出的太极身法原有八条:包括“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腾挪、闪战。”

    郝月如在武禹襄身法八条的基础上增加了五条,发展为十三条,这五条是“松肩、沉肘、尾闾正中、气沉丹田、虚实分清。”
    郝少如在前面十三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四条,这四条是“腰脊敛气”、“胯松直”、“膝曲蓄”,“两手意向上升”。

    学习武式太极拳必须攻克身法大关。学习身法的诀窍,首先是把“起承开合”节序图提示的身法要领记熟,其次是按照“起承开合”要领走架,其三是在推手练习中检验身法。学习身法应先从“尾闾正中”练起,“尾闾正中”要能起基础和协调作用。把“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腾挪”、“闪战”“松肩”、“沉肘”、“气沉丹田”、“虚实分清”、“腰脊敛气”、“胯松直”、“膝曲蓄”、“意向上升”等身法练熟后,统一起来共同发挥作用。

十七条身法的要领是:

1、涵胸:心以上为胸,胸既不可挺,亦不可凹,而要往下松,两肩微向前合,谓之涵胸。能涵胸者,才能以心行气。

2、拔背:由腰脊(命门处)一分为二,意往背上拔,至两肩中间脊骨处,似有鼓起之意,两肩要能灵活,不可低头,谓之拔背。

3、裹裆:两膝着力,有内向之意,不可用形,两腿统一如同一条腿,能分清虚实,谓之裹裆。

4、护肫:两胁微敛,取下收前合之势,内中感觉松快饱满,谓之护肫。

5、提顶:头颈正直,不低不昂,神贯于顶,提掣全身,谓之提顶。

6、吊裆:两股用力,臀部前送,腰脊意向下,脊骨根朝前运动托起小腹,小腹有上翻之势,谓之吊裆。

7、腾挪:有动之意而未动,即预动之势,谓之腾挪。

8、闪战:身、手、腰、腿,相顺相随,一气呵成,向外发出,劲如发箭,迅若雷霆,一往无敌,谓之闪战。

9、松肩:以意将两肩松开,气往下沉,意中加一静字,谓之松肩。

10、沉肘:以意运气,行于两肘,手腕要能灵活,肘尖常有下垂之意,谓之沉肘。

11、尾闾正中:两股有力,臀部前收,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小腹),并且脊骨根与大椎脊骨有垂直在一条线上之意,谓之尾闾正中。

12、气沉丹田:能做到尾闾正中、涵胸、护肫、松肩、吊裆,就能以意送气,达于腹部,不使上浮,谓之气沉丹田。

13、两腿虚实分清:两腿虚实必须分清。虚非完全无力,着地实点要有腾挪之势。腾挪者,即虚脚与胸有相吸相系之意,否则便成偏沉。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贯于实股,支柱全身,要有上提之意。如果虚实不分,便成双重。

14、腰脊敛气:两肩松开,以意将气下沉贴于背,由两肩收于脊骨,敛于腰脊,谓之腰脊敛气。腰脊能敛气,然后便能注于腰间。能注于腰间,便能使腰成为主宰。

15、胯松直:两胯不可倒,不可左右凸出,也不可用力,以意将两胯松开竖直,能使气向下沉而至两腿得力,谓之胯松直。

16、膝曲蓄:两腿要分清虚实,不致占煞,做到劲以曲蓄而有余,两腿就不可有蹬直之形,不论“起、承、开、合”,两腿总须有一定的弯曲之形,谓之膝曲蓄。

17、两手意向上升:是指两手竖掌,掌根有下沉之势,两手指则有拔长之意,才能行气于指,谓之意向上升。

学习身法应在练熟拳架的基础上进行,在身法练习的过程中修正拳架。组装身法时,最好有老师或明白人做指导,弄明白各条身法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相互作用,这对意气的变化和内劲的产生有很大关系。

五是练习推手。推手属于“知人”的训练,推手的目的在于求得知人的本领。推手练习须在“沾连粘随”上下功夫,在“不丢不顶”中讨消息。初学推手可先练单手,再练双手,先练定步推手,再练活步推手。要不厌其烦的进行打轮(掤捋挤按)训练,在打轮中练身法、练沉气、练知人的基本功。久练之后,就能知道对方身法安排得如何,对方间架结构有什么缺陷,全身有何僵紧、犟劲之处,就会知道对方沉气功夫如何,能判断出对方劲力的大小、方向和目的,从而能借得彼力而为我所用。由得机得势到舍己从人,由舍己从人到知己知彼,由知己知彼到借力打人,渐悟懂劲。

    六是学习内劲。郝式太极拳是按“起承开合”要领组织内劲的。郝式太极拳的精华就在于,在行功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起承开合”节序的要领存在。比如,在运用“要脊敛气”的时候,它的要领是“两肩松开,以意将气下沉贴于背,由两肩收于脊骨,敛于腰脊。腰脊能敛气,然后便能注于腰间,能注于腰间,便能使腰成为主宰。”那么,在“起承开合”行功过程中就要按照“腰脊敛气”的要领组织内劲。蓄劲时固然要做到“腰脊敛气”,发劲时同样也要做到“腰脊敛气”。郝家的武式太极拳特别重视“合”的训练,有兴趣的拳友可作专题研究。

    太极拳艺的精湛,全在于恰到好处地运用人体力学。学习内劲,须掌握意气的变化和运用,实现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用内形来指挥外形,使内外相互结合。

    平日行工走架,须研究揣摩空松圆活之道,气势须求饱满,神气鼓荡,并在八面支撑上下功夫。周身须求节节贯串,无有断续之处,才能达于行气如九曲珠而无微不到。意气先要能分得开,然后才谈得到能以意行气。气须存养涵蓄不使上浮,而腹尤须松开,脊骨之气必须通过脊骨根朝前运动,由丹田往上翻之,气势始能腾然。达此境界,就能以意行气,以气运劲而遍及周身。

    要体会“松而气向下沉,空而意向上升”的要领和“节节贯穿”的劲路,养成“用意不用力”的习惯。

    七是观看视频。看书学走架,对文字叙述看不明白的,可以对照视频作参考。走架视频,要有选择的看,要看经典的。最好是先看郝吟如先生的走架,有一定基础后,再多看看郝少如老先生的。视频看久了,就能看出东西来,就能看出功夫来,就能长功夫。学习推手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以从视频上看看高人是怎么处理的。高人很多,要对比着看,重点看他们对同类情况是怎样处理的。一时看不懂不要紧,经常看、反复看,经常想、反复想,有条件的还可以和别人讨论。不断实践揣摩,积累多了就会有进步。

     就发劲放人而言,首先要注意看发放瞬间双方是什么态势,各自又是什么状态,接触点劲路的运行方向是怎样的,发放一方控制对方的情形是怎样的;其次,要注意看双方这种态势是怎样形成的,也就是发劲前得势一方是怎样得机得势的,被发一方是怎样形成背劲背势的;三是注意看发放一方的蓄劲过程。高手蓄劲有时不明显(是随时随地准备好了的),很难看出来,但是只要留心看、注意看、经常看、就能看出门道来。

    另外,学习太极拳要有交朋友,交终生的好朋友,共同陪练,共同研究,共同进步。


======================================================================================

                             韩和平谈“虚灵顶劲”

    “虚灵顶劲”训练是通往太极拳高级阶段必经之路。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要求练拳者做到“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武式太极拳则以“神贯于顶,提掣全身”作为实现“虚灵顶劲”根本途径,用“提顶”的身法术语来概括。

    我练虚灵顶劲,是通过折叠之术实现的。实践中,以大椎为中心,当大椎气向下沉到尾骨时,则大椎之意同时上升到大椎以上的对称高度,把这个高度设计为“虚领顶”,行功走架时必须尊重这个高度。当意气的变化能听从意识指挥时,则可以把大椎上升到象电线杆子那样高,或者更高的位置,同时要将气向下沉到相应的深度,走架行功时尊重这个高度和深度。

    比如,两肩、肘、手臂做气向下沉意向上升时,要尊重这个“虚领顶”(合到这个高度),命门做气向下沉意向上升时尊重这个“虚领顶”,尾骨根做气向下沉意向上升时尊重这个“虚领顶”,两腿做精神贯注时也尊重这个“虚领顶”。这样,推手时对方就按不动我,借不到我的劲,而我却能得着对方的劲,我的脚下也非常轻灵,能够在行进中连续发劲。

    实现这些,要发挥尾闾正中的基础性作用,要有尾闾正中协调松肩、涵胸、护肫、气沉丹田、两腿精神贯注的配合。阴阳和虚实变化时,两胯和腰脊要处于中心地位,要使尾骨根、腰骶命门、大椎以及“虚灵顶”垂直在一条线上。

    尾骨根气沉在脚下,能将彼劲引到“虚领顶”,擎起彼身便有“灵”字,蓄劲效果也更好。(20150721)


=========================================================================================

韩和平谈太极拳内劲的落地生根

    太极拳有“劲起于脚根,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论述。行功走架时,腰腿传递到两手指的意气,要达到气势的边沿;做松肩沉肘时,两手手指的延长线到达空中时,脚底之气则要深入地下;脚底之气下沉入地多深,则手指之意要上升多高。这是太极拳“折叠”法则的体现,也即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体现。   

     太极拳根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练习内劲生根时,意识对内劲要有个设计。树根向下扎,内劲往上升。地上树冒有多大,地下生根的范围和深度就要有多大。也就是说,往地下生的这一坨树根与地上树冒的大小是对称的。根在地下是向四外拓展生长的,而太极拳的内劲则是从根梢上生而来的。好比树根须吸收了地下的营养汇聚到树干,经树干送达树叉、树枝、树梢、树尖向空间生发一样。树根吸收地下营养上升到树干、树冒、树尖时,外面是看不出来的。这是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一种心法。

    在练扎根时,如果设想的树根坨是整个地球,那么树根就要扎满整个地球,通过尾闾正中使两胯松开竖直,两腿精神贯注,把全身之气顺到地下(胸、腰以下埋在地下生根),表现在拳里的感觉便是两腿很得力。

在气向下沉的同时,要问问意向上升安排好了没有。比如,要做松肩沉肘时,要问问肩肘之意是不是从地下抽上来的。虚灵顶劲与气沉丹田是对立统一关系,当把整个地球作为丹田时,虚灵顶劲则要拎起地球,在空中进行对立统一的旋转,这样,上升和下沉都能形成螺旋劲和缠丝劲,全身的运动便符合气球之理。(2015年8月28日修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