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流动青少年人际交往问题怎么解?社工小组方法有奇效

 汐钰文艺范 2016-01-08


作者:杨宇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MSW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这些进城务工者的子女在本文中称之为流动青少年。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在适应城市、促进自身发展等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处在中学阶段的流动青少年正是心理发展、人格完善的关键时期,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发展性需求,本文所探讨的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其中最为迫切的需求之一。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以福建省泉州市XX集团中的部分流动青少年为例,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对学生进行了社工干预。本研究在现实层面上有利于提升流动青少年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 小组工作 流动青少年 人际交往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这些进城务工者的子女在本文中称之为流动青少年。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在适应城市、促进自身发展等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处在中学阶段的流动青少年正是心理发展、人格完善的关键时期,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发展性需求,本文所探讨的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其中最为迫切的需求之一。相关研究表明,人际交往能力在中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和人格完善等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以往的研究大多在理论层面对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了探究,而且服务对象大多侧重于大学生或普通中学生,对于流动青少年中学生这类特殊群体在实践领域的关注不多。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以福建省泉州市XX集团中的部分流动青少年为例,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对学生进行了社工干预,对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进行了小组初期、中期和后期的活动展示与分析,肯定了小组工作方法介入的积极作用,最后通过对工作过程的反思探讨了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所以,本研究在理论层面上有利于丰富小组工作本土化实践的经验积累,在现实层面上有利于提升流动青少年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发展。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小组工作


  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也称为团体工作。指以团体或小组为对象,并通过小组或团体的活动为其成员提供社会服务的方法。在小组工作者的协调下,或通过小组情境与小组互动发挥个人潜能、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善个人的态度、人际关系以及应付实际生存环境的能力,实现娱乐、教育与治疗的目标,或通过小组的共同努力达成社会行动,从而促成小组成员的个人改变与成长。


2、流动青少年


  所谓流动青少年是指跟随父母外出,但不改变户口登记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流动青少年,本文主要是指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 , 目前在我国超过 1 . 2 亿的流动人口中 , 18 周 岁以下的流动少年儿童数量1982万, 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 . 37 % 。[汪清,《流动人口子女师生、同伴关系的研究》D 苏州:苏州大学,2006]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目前我国流动人口数超过2.6亿,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段成荣教授估计,我国18岁以下流动青少年数量已达3800万,较2005年的2500万大幅增加,且增长势头还在持续。[段成荣,梁宏.《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J]. 人口与经济,2005(1)]这样严峻的形势迫切要求我们关注流动青少年人际交往的问题,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流动青少年较快地适应新生活,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实现正常社会化。


3、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主要包括表达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和控制能力。其中表达理解能力意味着一个人是否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思想正确表现出来,还要让他人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其次就是准确理解他人的能力。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也能直接地证明其社会适应的程度。认知能力是指对人际关系的认识能力,包括通过他人外表和行为认知他人的内心世界的能力,对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的认识,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现状的认识。控制能力是指个体能够根据情境随机应变,调整控制自己的语言与非语言性的表达和对感情加以必要掩饰的能力。


二、流动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的表现及小组工作方法介入的可行性分析


(一)流动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在小组工作的筹备期间,小组工作人员通过文献查阅、深入访谈及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了XX集团流动青少年的人际关系状况。调查显示,与非流动青少年相比,流动青少年人际交往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流动过程中交往圈子狭小


  流动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范围与其居住的地理位置相联系 , 一般仅限于家庭所在社区及周围邻近的区域内。由于流动人口实现社会融合的程度极低,他们一般不参与甚至是不能参与当地的一些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形成事实上的社会 “隔离” 和排斥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流动青少年的交往范围。在小组开展前对流动青少年的调查中,笔者通过问卷了解到约有63.2%的流动青少年表示他们的交往圈子狭小。


  2、在新环境中与他人交往平淡


  在学校中,与教师的交往方面,随着流动青少年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 ,他们与老师的交往也随之减少,他们喜欢与那些处事公正、 学识渊博的教师交往。与同学之间的交往仅限于“仪式”上的交往,且40.2/%的同学表示他们的关系并不牢固,而男女同学之间则界线分明;在家庭中,流动青少年仅与个别家庭成员,尤其是母亲交往较多,而与其他家庭成员则交往较少,关系淡漠。至于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 ,则少之又少。[李运庆. 《区隔与认同 : 农民工子弟的人际交往现状研究》[J ] . 青年研究 ,2006 ( 5)]


  3、在新环境中交往对象相对固定


  有74.1%的流动青少年表示他们的交往对象主要是自己的家庭成员、亲戚及相同家庭背景的其他流动人口子女。这是由于流动人口缺乏与当地居民的联系和交流,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一定程度上仅限于与“自己人”打交道,这表现在流动人口子女的交往对象上也一样。


  4、由于自身流动性导致缺少知心朋友


  通常能正常交往的流动青少年,虽然他们的人际圈子还不错,但感觉缺少能互吐衷肠、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因此他们不免感到孤独和无奈。在这次的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同学在这方面感到不适应,56.4%的流动青少年觉得在“城里”交不到知心的朋友,人与人之间总存在一种隔阂。


  小组工作人员在发现流动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的这些问题后,又进一步地分析总结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社会、家庭、学校及自身等多种因素造成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原因:


  1、社会制度因素


  流动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缺乏极大程度上跟流动青少年受教育权利得不到保障密切相关,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义务教育拨款模式、流入地政府及学校的观念等因素影响着流动青少年受教育权利的实现。由于流动青少年的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使得他们在社会、学校中成为特殊群体。这就促使流动青少年在群体内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身份认同”,这种“身份认同”使其整个群体与流入地青少年、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形成一定意义上的“身份区隔”,由此限制了流动青少年交往的范围及对象。


2、学校环境因素


(1)师生因素


  流动青少年所在的民工子弟学校环境不利于流动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现有的研究表明:公办学校中流动人口子女的师生关系水平显著高于民工子弟学校中的流动人口子女,也就是说,流动青少年与教师的人际关系水平高低取决于他的学习环境[4 同上。]4。而流动青少年大部分都是进入民工子弟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 民工子弟学校无论是在硬件设施上,还是人文环境上都在一定程度上相对不如公立学校,不利于流动青少年师生关系的提高 。


(2)同伴因素

  

  ①流动青少年居所及所在学校的不断变换影响同伴关系的稳定性。流动青少年跟随父母从一个环境到一个环境,不断变换,刚刚建立起的同伴关系不断被打破 ,难以形成固定的同伴关系。


  ② 流入地青少年对流动青少年的歧视影响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流动青少年的家境贫寒,自身的学习基础薄弱跟不上进度、成绩不好等方面原因 ,使其易受到流入地同龄人的嘲笑和歧视,导致与流入地同龄人难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③社会大环境中一些因素如网络、通信、城市化生活环境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代青少年的交往方式、内容;功利化的社会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交往的动机和交往对象的选择;繁重的学习压力,限制了同伴交往的时间[5 曹加平. 初中生同伴交往现状研究[ D ] . 南京 : 南京师范大学 ,2006 ]。这些因素也影响着流动青少年,使得大量的流动青少年同伴交往内容贫乏,动机扭曲,不懂甚至害怕与人交往,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3、家庭教育因素


  ( 1) 亲子间交流时间过少。流动青少年的父母大都是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在城市中大部分从事服务业或简单体力劳动,其劳动时间长,强度大。生活的压力迫使他们除基本的休息外,已没有时间顾及其他。


  (2) 流动人口的家庭教养方式使亲子间很难进行良好的沟通。流动人口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对家庭教育知识掌握甚少,不懂得家庭教育规律,使得他们在教育子女时易采用偏激的教育方式,从而使亲子间难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3) 流动人口对子女人际交往方面的发展不太关注。他们更偏重子女的学习成绩 ,缺乏促进子女全面发展的教育意识。家庭教育观念对家庭教育行为起着制约和指导作用,流动人口学习至上的价值观使他们对子女的交往问题不够重视。


4、个体心理因素


  流动青少年正处于特定的人生成长阶段,其身体和心理都正处于快速发展变化之中,而家庭的不稳定性、陌生的不断变换的环境、城市与家乡差别巨大的生活方式等都可能给流动青少年的心理带来许多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为脆弱的心理承受力、敏感的情感反应、强烈的不满情绪及严重的社交恐惧等。


(二)可行性分析


  人不可能离开群体独自存在,归依群体是人的本性。流动青少年不断面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而小组工作正式基于在群体中与别人互动,通过小组成员的支持,改善小组成员的态度、人际关系和应付实际生存环境的能力。[6刘梦主编,《小组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


  众所周知,中国社会转型带动的是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结构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根本性的。虽然国家可以从宏观的政治制度建设和社会事务管理上入手来解决许多的社会问题,但是宏观的解决方法无法兼顾社会问题人士的个体性、差异性,是的宏观措施中难以达到其理想的目标。因此它需要从微观或者中观的工作手法来推进问题的解决。此次小组可以让流动青少年通过小组活动认识新的同伴,在同辈群体中找到有共同问题或共同兴趣爱好或来自同一个地方,有相同生活习惯的好朋友。由于经历相似,他们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彼此之间很容易沟通并产生信任,这种由小组带来的支持在帮助流动青少年适应新生活方面有着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此外,由于本次小组工作中的社会工作者是大二学生,作为年纪稍长的学姐,我们不是权威式的说教,不是自上而下的灌输自己的理念,而是基于平等关系上的一种朋友式的交流,更有真实性、号召力和亲和力。


1、服务方式与方法的切入性

  社会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为了促进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促进个人潜能与社会适应性的提升。小组工作的开展适应了流动青少年对人际关系的需求,是对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

  小组工作方法为流动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提供场域、拓展服务空间、开辟新的资源与支持系统。在开展工作的时候要注意流动青少年的特点,充分调动其潜能和积极性,增进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其实现自助,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2、小组工作的专业性优势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小组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方法在欧美高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世纪90年代初,小组工作在内陆开始进行传播,从而也为学校学生工作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种选择。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心理咨询相比,小组工作这一方法存在如下专业优势:

理念优势——小组工作能够融“矫治、预防、发展”为一体,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小组工作的矫治功能是指通过矫治小组的组建,消除少数流动青少年身上存在的神经性过敏问题,学会用有效、合理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实现与他人、社会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自身发展。预防功能是指通过实践活动,让大家认识到人际关系困扰的正常性,学会及时排除困惑、减轻痛苦的方法技巧,防止心理疾患的产生,保证正常的生活秩序与一定的学习效率。对于流动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来说,小组工作具有更大的市场和吸引力。它主要是协流动青少年认清自身人际交往现状,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塑造一种健康的人际关系。流动青少年在人际交往方面确实存在各种问题,同时他们又都具备一定的自主性、能动性,缺少的只是外界的引导与协助,而小组工作的工作理念有助于大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媒介优势——中学生易受朋辈的影响,喜欢新奇有趣的活动。小组工作是以一系列的团体活动作为其开展的媒介,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参与中学会技巧与技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解决自身人际关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一方面小组活动以游戏等形式开展,使得小组工作融“娱乐与学习”为一体,能够充分调动流动青少年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小组工作强调组员的实际参与,注重组员的亲身体验与感悟。通过实际的情境模拟、各种不同角色的扮演、任务的完成以及活动结束后的小组分享,小组成员能够建构理性的思维模式,洞悉问题的关键,进而为摆脱实际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困境提供可参考的经验模式。具体来说,小组活动对参与成员可以起到如下作用:第一是获得经验;第二是小组活动能够有效地提升、转变认识,实现个人的目标;第三是能够挑战自我和激发团队潜能。

  再从小组工作有效配置资源的角度来看,通过小组的组建,可以为成员构建一个社会支持网络,这样小组成员不但可以从网络内部获得各种各样的资源,如情感支持、物质帮助等,还能以“小组”的名义从学校、社区、社会获得一些必要的外在资源,从而使小组成员从中受益。至此,小组工作将单一的学生变成了学生—小组—学校—社区—社会的生态系统链中的一环,小组工作者发挥着资源开发、资源联结、资源转移、资源网络构建等功能,充当了学生、学校、社区、社会服务机构之间的桥梁,有效地协助大学生健康发展。


三、小组工作在解决流动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不足中的具体运用


(一)小组实施背景


  此次小组的对象是中学生,根据沙利文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他们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少年期及前青春期。在前青春期是真正的社会化的人际关系的开始,他们通过与同伴的交往在他人眼里发现自己、形成自我,在这一阶段,同伴儿童对他们的影响也至关重要。然而,他们处于身心发展的高速期,生理上的变化可能促使他们的行为产生一些负面的变化,如内向、偏激等,容易影响他们与朋辈的交往;同时现代城市家户之间相对隔离的生活方式、沟通方式的多元化等因素,又使得学生与他人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变少,难以得到足够的实际沟通的锻炼。学生迫切地需要学习表达、聆听、处理与朋辈的冲突等方面的技巧,而又不知从何学起,同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又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在这方面的需求。


  对此,本小组采取社会目标的模式,即是透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成员的沟通技巧和增强交往自信心。在小组中强调参与、共识、与任务的达成,更重要的是强调自我了解和专业的训练。期望通过小组活动使组员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并使他们了解什么是团结,学到团结、聆听、沟通等方面的一些人际技巧。根据相关理念,本小组活动以游戏为载体,让组员在一些有针对性的游戏当中得到亲身的体验;然后在工作员的引导下进行的分享环节中,组员回顾自己的经历、感受,进行总结、反省,并将所习得的经验应用于日后的学习、生活当中。


(二)小组概况及活动过程


1、小组简介

  (1) 性质:成长性小组

  (2)服务对象:希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改善人际关系的流动青少年

  (3)节数:7次

  第一阶段(1—2次):彼此熟悉、认识、了解他人、尊重他人、信任他人。自我探索与分享;

  第二阶段(3—4次):增强和改善组员间的沟通交流、尊重接纳他人;学习各种交往沟通技巧;

  第三阶段(5—6—7次):增进组员之间的彼此信任,加强组员间的沟通与合作,巩固组员之间友谊。

  (4)地点:XX集团流动青少年之家

  (5)人数:10人


2、小组目标

  

  小组目的:提高组员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改善其人际关系。

  

  小组目标:

  (1)引导组员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从而为寻求良好人际交往进行积极地自我探索和行为认知;

  (2)在活动过程中增强和改善组员间的沟通交流、尊重接纳他人,积极运用各种交往技巧;

  (3)鼓励组员积极地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在此过程中学习、反思、提高和成长。


3、组员招募


  (1)问卷调查:前期评估,以走访观察以及问卷调查形式进行。问卷共100份。


  (2)招募过程:工作员与集团负责流动青少年工作的负责人联系,请有意向参与的同学进行登记;配备3名工作人员,分别担任工作员和小组观察员以及记录员的工作,负责成长小组各次活动的组织主持工作,以及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对组员进行指导。


四、小组活动的评估和反思


(一)小组评估途径


  小组评估是小组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一个环节,在小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组评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工作过程的有效性、组员改变的状况。[ Rubiiin A & Babble E.1997.Research Methods for Social Work.Balmont CA:Wadsworth.]本次小组活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估:


  1、在小组开组前及小组最后一次活动时,安排组员完成同一份评估问卷,以比较他们在参加小组前后的变化。


  2、在小组最后一节活动时,对组员的分享以及意见加以评估。


  3、依据工作人员及义工在小组进行时的观察及分析,如由最开始不愿说话的组员到最后活跃积极发言;由害怕、担忧、不自信到平静、自信等。


  4、在跟进工作中,直接与组员进行轻谈,以了解他们的改变及意见,并加以记录。


  5、根据工作人员在组中的表现,为组带来的利益及好处,评估小组的成败。


  6、撰写评估报告,明确小组中的不足与优点,小组需要改进的地方,工作人员在小组中所用的技巧以及如何带领小组等加以思考。


  7、本次小组十分注重处理小组成员的最后离别,工作者说明这是最后一次聚会,大家一起分享小组走过的心路历程。重新体会和感受大家由陌生到相知、相熟悉,再到依依不舍的情感变化过程,回顾小组过程中所经历的愉快经验和感受。


(二)小组评估结果


1、组员评估


在这次小组活动中组员的出席率很高,对整个小组的印象表示非常好的人数最多,其中认为非常好与很好的有71%,对工作者的表现选择很满意的与满意的有93.4%。评价小组适用性的满意度也非常高,但组员提议小组活动形式可更活泼多样,并认为应增加小组的互动。


2、组长评估


  这次小组活动的工作员都是首次正式带领开展小组,初期个别工作员感到紧张,一方面面临组员对专业与小组活动有抵触情绪,一方面担心自己经验不足。几次活动下来后,发现组员大都挺配合。最后在工作员的努力下,活动有较好收效。


3、小组评估


  小组的初期插入了另外一个活动,使组员感到活动太多,而有抵触情绪;并因而延缓了小组的计划,使得一些原定主题显得滞后。后期的自我探索与人际交往活动时,由于工作员之间沟通不到位,没有对活动彻底了解,导致所传达给组员的信息就不一致。不过,接下来的活动(比如辩论赛)还是成功地增加了小组的凝聚力,并让许多组员在自我表达与信心上得到锻炼。


  此次小组采用小组工作特有的价值观、相关理论及专业方法进行工作,使参与的流动青少年普遍感到自己在小组中情感得到释放、价值观得到梳理、信心倍增,更具有同理心、包容心和爱心,同时初步掌握人际交往中沟通的技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