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起解锁朋友圈 | 青少年人际交往小组案例梳理

 以字为马 2022-04-17

文/兰州爱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辛万雪

一、小组背景

人际交往是人际沟通的基本形式,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换意见、传递思想、表达感情和需求的信息交流过程。人际交往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有些青少年因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引发自卑、孤独、冲动、拘谨胆小等心理问题,或有些青少年将过多时间消耗在网络游戏上,与家人、同学、朋友之间的交流减少,变得不善交际,以致无法适应校园生活、融入社会。

对于正处在成长和发展时期的儿童青少年来说,人际交往是他们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的基本形式和途径。善于与人交往,有利于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增强和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满足内在需求,促进社会融合。

图片

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在寒假期间,小爱社工以需求为本,链接专业老师开展青少年人际交往小组,运用喜闻乐见的乐高搭建形式结合主题的活动游戏,促进组员的动手反思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增强了团队意识和组员间的凝聚力和默契程度。

二、理论框架

(一)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舒茨提出了人际交往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倾向是包容、情感和控制,并在人格特质观点的基础上阐明了这种人际交往的三维倾向,呈现主动型人格特质的行为表现和被动型人格特质的行为表现。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认知是人际交往的前提,人与人的交往首先通过感知、认识、理解才能建立一定的关系。情感是人际交往的调控因素,如满意、厌恶等。言行是人际交往沟通的手段,即通过言、情、姿、行等达到交往的目的。

(二)镜中我理论

镜中我理论认为,人与社会是紧密联系的。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和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自我意识,完成自我评价。人际交往小组是一个微型的社会缩影,是一个通过互动而存在和发展的有机体。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通过他人的反应和评价,组员看到自己的风度、行为和性格等是否合适,是否需要修正。组员对他人眼中自己形象的想象,对他人关于这一形象以及某种自我感觉,构成自我认识。小组工作提供密切的互动和真实的回馈,可以帮助组员在小组中感知他人对自己的反映和评价,建立更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

(三)优势视角理论

优势视角又称能力视角,在某种程度上要立足于发现、寻求、探索和利用组员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强调能力的提升。优势视角的实践要求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服务对象以及他们的环境和现状,不再孤立或专注地集中于问题,而是将目光投向可能性。小爱社工在小组设计中鼓励组员运用优势视角看到自身的优势、他人的优势、环境的优势,并关注组员的个人变化、人际互动变化的情况。

(四)经验学习法理论

高戴维建构了著名经验学习法理论,主要有四大元素:具体经验、观察及反省、总结经验及实践应用。理论强调学习的取向,一切的学习以经验为起点,过程中透过分享和反省,深入处理和转化经验,成为一次有个人意义的信息,并借看实践而验证它的真确性,继续进入另一个经验,带来另一个学习循环。人际交往小组着重制造不同独特的乐高体验和游戏互动,供组员学习,过程中强调三个层面,包括知识、经验及转化,通过组员的亲身体验,鼓励他们观察、反省和总结领会,最后希望组员能够把在小组中学到的交往经验实践到日常生活中,并在尝试当中又再继续此循环,最终能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和技巧。

三、小组目标

总目标:在小组活动中,组员能在社工和老师的引导、同伴互动下,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积累交往经验,以提升自我认识、自我表达,解决自身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增强自信心和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具体目标:

1.小组结束后,每位组员至少交到2名新朋友;

2.引导组员正确认识自我和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3.让组员通过游戏了解人际关系冲突形成的原因和妥善处理的方法;

4.在小组中运用各种交往技巧来增强和改善组员的沟通交流;

5.引导组员在小组中形成彼此相互信任的关系,促进沟通与合作,巩固小组中产生的友谊;

6.鼓励组员在生活中主动积极地与人交往,巩固小组学习成果,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反思、提高和成长。

四、小组基本信息

1.小组名称:“一起解锁朋友圈”青少年人际交往小组

2.小组性质:互助/自助性小组

3.小组对象:辖区儿童青少年15人

4.小组招募:宣传栏张贴海报、微信群等

5.小组时间:2022年1月14、17、18、19日9:30-11:30,共4节

五、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一)小组第一节   “友”缘相逢

初次见面的组员以“展现自我”和“招聘会”的形式建立小组,共同讨论制定小组契约。老师通过介绍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稳定性讲述了齿轮传动的搭建过程,引导组员将团队比喻成一个齿轮,而每一个组员就是齿轮上的一角,齿轮的正常传动都需要每一个组员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二)小组第二节   快乐“友”你

老师以“we”和“do”两个单词介绍运用乐高编程的形式将齿轮转速与皮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清晰的阐述,又通过“接力乒乓”和“顺序寻觅”游戏引导出人际关系需要共同的“纽带”进行联结,而团队合作意识是解锁“朋友圈”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小组第三节  新年“友”你

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为契机,凭借组员对春节自身独特的记忆和感受,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分享各自认知中春节的习俗,用乐高积木搭建还原组员各自记忆中的春节,你设计我搭建,相互沟通、配合,让组员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和谐。

(四)小组第四节 创意“友”你

以开放式竞技分析对比功率变频、运动速度大小的方式分组搭建机械传动——机器人程序编写,引申出人际交往过程中需要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要善于从与他人比较中明己之长、知己之短,善于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使人际交往关系变的更加通畅,让自己更好的成长和进步。

六、总结评估

(一)评估方法

1.过程评估

(1)根据小组过程中的每个活动环节进行评估;

(2)根据每节小组过程中组员的表现进行评估;

(3)根据每节小组内每个小队完成任务的时间、方法和效果进行评估;

(4)根据每节小组过程中组员的分享和小队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评估;

(5)根据老师对每节小组内容和每个组员表现的评价进行评估。

2.结果评估

(1)在小组结束后,根据组员填写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

(2)根据最后一节活动中组员分享自己人际交往关系技巧的掌握和改变情况进行评估;

(3)根据小组结束后老师对小组和组员的整体评价进行评估。

(二)成效分析

1.组员分享和自评的分析

每节小组都有乐高搭建和游戏互动两个环节,在完成搭建和游戏后,社工都会引导组员根据自身表现来分享感受、体会以及对他人的认识。组员普遍认为通过乐高搭建和游戏互动可以发现很多自身和他人的问题及优势,虽存在矛盾和冲突,但学会了倾听和积极赞美他人,学会了在团队合作中获得自我认可、对他人的肯定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诸多问题,也从开始的谨小慎微到后期的畅所欲言,极大地改善了自身固有的人际关系。

2.社工现场观察分析

小组设计主要是以组员擅长的游戏为着力点,将人际交往技巧融入乐高搭建和游戏互动中,从每节小组活动中的互动情况和组员的参与度来看,第一节小组活动中彼此不熟悉的组员互动较少,分组进行团队合作时各抒己见,共同商讨后也不能达成共识,矛盾突出;第二节小组活动社工结合上节内容再次以分组游戏的形式引导组员思考团队合作的要点及技巧,摩擦减少;第三、四节小组活动中,组员在乐高搭建和游戏互动的完成时间和效果得到很大提升,组员们积极参与,配合度较高,也能不在社工和老师的帮助下共同解决困难,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3.乐高老师对小组的开展和组员的整体评价分析

小组活动中的乐高搭建由专业老师负责带领完成,老师认为乐高搭建 游戏互动对组员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组员充分发挥想象力,同时也充满了好奇心,能够认真跟着老师的步骤,举一反三,用乐高搭建实际生活中各类的事物的静态体现,并在搭建的过程中明白人不能单独存在,需要和他人的配合才能高效顺利完成一件事。整个过程中,从不熟悉到熟悉,每个组员都有突破自己的表现,完全融入到活动中,并与他人能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4.通过小组活动满意度调查表分析

小组最后一节,社工引导组员填写了小组满意度调查表,有效问卷10份,均显示组员们都对小组的内容和形式感到非常满意,不仅认识了新朋友,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还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三)目标达成情况

目标一,80%以上的组员能够正确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目标二,80%以上的组员在活动中能够尊重、接纳、理解他人;

目标三,80%以上的组员通过活动了解人际关系冲突形成的原因及妥善处理方法;

目标四,80%以上的组员彼此之间相互信任,促进沟通与合作,巩固在小组中产生的友谊;

目标五,80%以上的组员表示会将小组中学习的人际交往技巧灵活运用于实践生活中。

七、专业反思

本次青少年人际交往小组达到了预期目标,组员们不仅解锁了“朋友圈”,认识新朋友,还学会了如何思考增进人际关系的方法,主动倾听、尊重、接纳和理解他人。小组活动切合了青少年人际交往中的需求,运用优势视角理论,以组员擅长的乐高搭建和游戏互动为抓手,发挥团体动能,自我挖掘潜能,增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乐高搭建和游戏互动增添了小组的趣味性和丰富性,组员也获得了一定能力的提升和改变,但在整个小组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资源有效使用不充分

术业有专攻,社工不是万能的,对于一些技术性问题,链接资源,专业的问题交给专业人士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小组服务中,社工链接专业乐高老师作为志愿者,从物资的准备、原理的运用等专业性知识,给予了小组组员精彩的乐高体验。但是由于专业老师课程安排紧张,致使组员对小组活动的期待值降低。

(二)评估的科学性不足

本次小组活动的评估方式主要表现为服务对象自评、社工现场观察、老师的评价以及活动满意度调查,但缺少专业科学的量表测量以及小组开展前后前测和后测的运用,致使小组评估缺少一定的科学数据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