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头宗缘起

 紫微星使 2016-01-09

古者有记,则以名物。昔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其记之因缘偶合一也。

地处六朝古都南郊的江宁牛首山,东西双峰对峙,形同牛角,故名牛首山。因初祖法融禅师在古幽栖寺献花岩得达摩禅第四祖道信禅师印证分灯,创立了禅法修行体系,被后世尊称“牛头禅”。

牛头禅究其宗旨,其核心思想在于“道本虚空”,“无心合道”。在禅法修习上则主张“无心用功”,“绝观忘守”。牛头禅的创立,是中华禅宗过渡时期最重要的一支,也是达摩禅传入中国后本土化的开端,牛头禅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对中国佛教“禅宗”的形成奠定了基石。

据史料记载,牛头宗初祖法融禅师,润州延陵(今江苏镇江)人,俗称韦。生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卒于唐高宗显庆二年(657)。禅师在十九岁时,就达到了“翰林文典,探索将尽,而资质都雅,秀伟一期......”后弃儒,道而从佛。隋代大业八年(612),法融禅师依三论宗炅(jiong)法师出家,二十年随师学习“三论学”。炅法师圆寂后,法融禅师漫游江浙等地,于贞观中期移居牛首山。筑石室修习定。约四年后,达摩禅四祖道信禅师经金陵时,望牛首山有瑞光涌现,遂往,至今牛首山宏觉寺献花岩处,得四祖道信禅师授以心法。因自达摩祖师以来,衣钵只能传承一人,此时四祖已将衣钵付与弘仁禅师了,所以特许法融禅师自立一支。世称“牛头禅”。

史传牛头禅之传承不止六代。自第六代慧忠下有天台佛窟遗则,则传之居智。慧忠同门下有径山,法钦,龙牙,钦下有鸟巢道林,林下有会通。龙牙下有藏廙禅师等等,不一而足。而今,后山献花岩尚存四祖,五祖之洞遗址。

依《圆觉经大疏释义抄》中记载:“即四祖下分出也,其先牛头融大师,五祖忍大师同学。四祖委嘱忍大师继代之后,方与融相见...... 融岁于牛头山息缘忘情,修无相理,当第一祖。智岩第二,慧方第三,法持第四,智威第五,慧忠第六......”合称“牛头六祖”。牛头宗至唐末渐衰,日本僧人最澄与空海等入唐求法,从天台山恭受牛头宗禅法。回国后,融通各宗创“日本天台宗”。至今,日本京都的八阪神社、姬路的広峰神社以及台湾仍有牛头宗的传承。

牛头初祖法融禅师所著书及传承,分别收录于《全唐文》《唐高僧传》 《宋高僧传》《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华禅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祖堂集》中。

初祖著述丰富,大多失传,保留完整的一百九十八句的《心铭》及《绝观论》。

其旨主张:“心性不生,何须知见。本无一法,谁论熏炼?”又道:“菩提本有,不须用守。烦恼本无,不须用除。”是时法门兴盛,名声大振。法融禅师万年应邀至建初寺讲授《大品般若经》,《大集经》等。公元657年正月二十三讲经毕圆寂,世寿六十四岁。

另据上宏下成老法师口述,有一位居士笔录:因法融禅师于古幽栖寺,即今宏觉寺后山献花岩讲经说法,曾引来鸟兽衔花供养,故称献花岩。初祖法融禅师自来此建茅棚潜心修习达十六年之久,据说当时地上随处长有“土党参”,禅师藉此解渴疗饥。后开坛弘法,讲授《法华经》等,法席大盛,听者达逾万人之众。其先后还曾至南京栖霞寺,常州天福寺(今天宁寺),扬州高旻寺等处,设坛讲述《大集经》,《大品般若经》等经典,四方学侣,听众道俗云集座下,其思想流播深远,绵延不绝。

由于献花岩系牛头宗发源之地,故宏成大和尚曾笑言:“你在家修行,还不如在献花岩睡觉”。并口占一偈:“牛首山献花岩,今世为人不得来。前世修得今生来,今生能到成佛道。”

牛首山由于牛头宗的关系,一千多年来一直是国内外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岁月流逝,古寺几经兴衰,至上世纪以来,只剩断壁残垣,景况萧然。1993年幸得83岁高龄的九华山观音峰上宏下成老和尚下山,在南京江宁牛首山的祖堂山重建宏觉禅寺(牛首山古幽栖寺原址)。依定慧而发菩提之心,行菩萨之道。是以牛头宗得以光大传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