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教学微视频编制的原则与方法

 高占国 2016-01-10
论教学微视频编制的原则与方法 - 低调、一指禅 - 默默无闻的教育教学博客家园

  在我国中小学,教学微视频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将知识内容按照学科逻辑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划分为若干较小知识模块,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图、文、声、像等要素,制作成的便于学生学习的视频资源。教学微视频是实施翻转课堂的重要前提与准备,因此制作优质教学微视频是开展教学模式改革的第一步,也是中小学教师的迫切需求。

  一、教学微视频编制的思路

  学校层面组织教师编制教学微视频是一项系统工程,有着总体设计方案。,各地区学校因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程度的不同,具体的操作方案也会不一样。但一般而言,学校在推动教学微视频编制的过程中遵循着以下思路。

    1.以点带面,从优势学科入手

    教学微视频的编制,于教师而言,是一项新兴事物,对于课前微视频学习的成效如何,大部分教师仍然持观望的态度;于学校而言,制作教学微视频是实施翻转课堂,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起点。如何动员教师参与到这项改革中来,基于学科制作优质教学微视频,是当务之急。

  学校可以选择优势学科或者优势学科某一方面的内容作为突破口。在优势学科领域,一方面学校可以集中优秀师资和设备资源;另一方面,教师具有更高的成就动机,再辅之以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更易于掌握新技术、新技能,从而制作出一系列优质的教学微视频,并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试点。以这批微视频学习的实际成效以及学生的良性反应,激励其他学科教师积极参与进来。

    2.专业引领,组建教学微视频制作团队

    制作优质教学微视频,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学科素养、业务能力,还需要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和技术运用能力。尽管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教学造成了重大冲击,但二者的融合程度并不高。学校教育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并未成功转型,一是固守传统教育模式,与高科技、信息爆炸之间筑起一道“高墙”;二是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流于形式,“灌输”的本质不变。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也存在“短板”.,一是学科教师业务能力高,但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薄弱;二是电教教师信息素养高,但教学能力相对较弱。优质教学微视频制作需要二者的密切合作。

    学校组建教学微视频制作团队,由不同学科教师,同一学科不同年级教师、电教教师等组成,共同研制教师微视频。在这过程中,教,JNi'1发挥各自所长,通力合作,互相学习,成就一批有高学科素养和信息素养的教师,使信息技术的运用不再停留表面,而是深入到教学本质,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说,慕课的发展将导致“全世界只需要一位教师”,那么在教学微视频领域,教师需要努力成就自身角色,而不是做他人的“辅导员”。

    3.总体设计,使教学微视频系列化

    单一、零散的教学微视频并不能真正触动传统的教学模式。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首先需要构建起一个覆盖所有学科各年级,并涵盖所有知识点的微视频资源库。为此,学校在选定的学科领域所制作的微视频并不是无序、杂乱无章的,而是有着内在逻辑关系的。

    其一,制定学科知识图谱。学校在制作教学微视频之前,首先要有知识图谱,即知识点的整体框架,包含了这个学科的所有基本知识点。知识图谱中所列知识点,并不是某一版本教材的章节目录,而是以课标、学科逻辑、学生认知规律为依据进行设计,是适用于不同版本教材,为不同地区教学所使用的。知识图谱相当于一个“导航”或者“蓝图”,使教师具有明确的制作方向。

    其二,制作模块系列微视频。以知识图谱为指导,选定某一模块制作系列微视频。微视频之间以严密的逻辑共同完成一个大模块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课前微视频的学习系统化,并与日常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为教学模式的变革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学微视频编制的原则

    优质教学微视频是实施“翻转课堂”,进而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那么如何才能制作高质量的微视频呢?实践表明,教学微视频的制作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小步子原则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指出,学生要获得复杂的行为就必须通过一个仔细设计的步子的序列,这个序列通常相当长,但每一个步子必须小到使学生经常能解决它;学生只有解决了第一个步子后,才能进行第二个步子。可见,小步子教学的原则要求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并设置多个层次,两个步子之间的知识跨度要小,放低教学起点,使学习者的学习容易获得成功,并建立起自信。从学习的行为主义观点来看,每一次的成功就是一次强化,使学生不断接近和建立期望行为,并在长时间内保持其强度。

    因而,教师在制作微视频时,要尽可能细化各知识点,一个微视频集中解决一个知识点的教学,短小精悍,讲解清楚,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每个知识点

   2. 即时反馈原则

    研究表明,在学了一个知识点后,立即给予反馈和矫正,要比间隔一段时间后再给予反馈和矫正果好得多。同时,让学生即时知道自己的答案,这是树立信心、保持行为的有效措施。因而,制f作微视频时,在学习微视频的过程中或一个微视频学完之后,使学生完成与该知识点相关的进阶作业,监测和矫正学生学习的情况,对于保障学习效果有重要价值。

    3.积极反应原则

    一个视频学习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比如要求学生在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作出笔记、完成作业,并借助于社交网媒分享资源、 互相解疑答惑,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学生每一次确反应后,都给予及时励,巩固学生已经习得的新行为,并促使其作出进{步的反应。借鉴可汗学院做法,学生在正确完成练习题后,可以获得3树叶的标记奖励;引入徽章系统,学生完成一定成绩可以获得一个徽章。这些都是让学生处于积极学习态的重要举措,使学生的学习充满乐趣。

   4.自定步调原则

   微视频的制作便于学生自定学习步调。让学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学习后面的内容,或者在原有识基础上深化、拓展的内容。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可回看、可暂停,可以观看与原知识点相关的微频,以补充学生的知识储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真正地掌握基础知识。这就要求,一方面,组织者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给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材料,其使用不同的学习资源,使其学习效果最大化。另方面,组织者能够以不同的方式来设计微视频。对同一内容,同一知识点,有时需要提供多样化的视频, 充分照顾学生的差异,让每个学生能够按照自己节奏与方式来学习。

    5.旨导而非教导的原则

    如可汗所言,学生学习微视频的过程,最好能够让他感觉老师在指导和帮助他一个人学习。在这样的场景下,教师需设想一对一辅导的教学节奏和方式,而非白天在课堂里面对全班同学讲解的语速和语调,因而,教师在微视频中讲解学习内容时,其身份是“学生身边的指导者”,而非“讲台上的圣人”。教师语言的幽默亲和也是视频制作成功的重要因素。

    6.留有余地的原则

    留有余地首先是指要给学生进一步的思维留有余地,不要把学生的思维空间塞满。微视频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环节。有些教师在视频中讲完知识,再讲运用,以及思维发展的其他要求。如此,把学生独立自主思维的空间占满,并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这是需要加以避免的;其次,留有余地还指给学生在课堂讨论留有余地;最后,留有余地也指教师要给自己在课堂翻转上留有余地。

    7.关注整体的原则

    这就是说,微视频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还必须关注它可能给学生身心发展带来的其他效果。教师在微视频设计过程中关注的是某一知识点的传输,然而,学生接受到的远不止这一知识点。比如,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讲到圆柱体的时候,有些教师展示的是××可乐的罐体,在谈到椭圆时举例的是××奢侈品的商标。且不说,这有植入广告之嫌,就说让学生饮用那些垃圾饮料,是我们提倡的吗?让学生去追求所谓的国际名牌奢侈品,是我们的本意吗?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教育整体效果上去研究与考虑。

   8.持续改进的原则

    微视频不同于教材,教材出版要有相当的周期;而微视频随时可以修改,这正是微视频的魅力所在。作者自己在微视频制作过程中可以不断总结经验,对作品进行修改、完善。任何认为现存的微视频有不足之处的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学识与智慧提出修改建议,以提高微视频的质量。当然,与此同时,同行教师也可以创作更高质量的作品作为替代品,使教学微视频l直处于动态改进的状态中,为师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三、教学微视频编制的方法

    教学微视频的制作有多种方法,可以分为四大类:自由拍摄式、录屏软件录制式、合成式、混合式。每一种制作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有着优势与局限。教师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进行选择,才能使知识点得到最好的呈现,从而制作出高质量的教学微视频。

    1.自由拍摄式

    自由拍摄式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摄像机十白板”“手机+白纸”。需要准备的设备与工具有:摄像机、白板/黑板、粉笔、其他教具;智能手机、不同颜色的笔、白纸等。基本操作是,将教师的讲解完整地录制下来。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教师容易掌握相关技巧,并着手录制。它可以将知识点的讲解清晰、准确地呈现出来,比较适合需要进行推演运算的知识内容。但是这种方法也有缺陷,比如仍给学生一种在课堂听课的感觉,不利于复杂知识内容的形象化呈现。还有一种“现场拍摄”的形式,即使用摄像机、手机、Ipad等工具,将教师的演示和讲解拍摄下来,适合需要展示操作技巧、方法的课程,如美术/书法的画法/写法、体育运动技能的展示、实验操作的演示等等,教师可以对操作步骤进行分解,作精细呈现。

   2.录屏软件录制式

    从学生学习的视角来看微视频的耥,对于语数英理化生等学术性学科的内容,使录屏软件录制式来录制教学内容,不出现教师个人的形象,是比较理想的选择。这种方式有三种表现形式:“录屏软件+PPT”“录屏软件+PPT+手写板”“录屏软件+手写板”,主要的录屏软件有:Camtasia Studi0ScreencastOMatic、屏幕录像专家,硬件设备有:电脑、麦克风、手写板等,教学材料有:脚本、PPT课件、其他相关辅助资源等。基本操作是,通过PPT或者手写板讲解知识内容,并使用录屏软件录制下来。

    “录屏软件+PPT”的形式运用比率较高,因教师平时陨用PPT教学,在熟悉录屏软件基本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就可以展开录制。借助于PPT本身强大的作图与动画功能,以及与其他媒体资源的融合,可以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化地呈现,以动态的展示来取代枯燥的讲解。但是,这种形式也有局限。如大部分教师仅仅是将原有的PPT内容“读”出来,并没有结合微视频制作要求进行重新设计;这种将知识传授照搬到屏幕上的做法,其实是一种“变相的课堂”,并没有发挥PPT应有的优势。运用“录屏软件+PPT”的形式进行录制,当一些重难点内容需要作出进一步阐释时,可以采用“录屏软件+P+手写板”的形式,在手写板上作突出显示与讲解,可以使学生聚焦思维,并对难点内容有深入理解。“录屏软件+手写板”的形式则比较适合数理化等学科中需要对思维过程进行详细展示的内容,教师使用手写板一步一步地展开解题思路,学生跟着教师的讲解和解题思路的展开来学习,效果较好。

    3.合成式

    这种录制方式是将从网络上截取的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视频或动画,如相关新闻报道、专题纪录片等,与已有的文本进行组合,组成教学所需视频。它比较适合讲述故事、呈现情境和分析案例等,可以作为视频的导入内容,或者在视频内容讲解过程中穿插出现,但微视频中知识内容的讲解完全以这种形式呈现,则并不适合。对于历史、政治课、音乐等人文学科的教学而言,相对于传统的教师讲授和文字阅读,这样的视频教学对于学生视听有较大的冲击,更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4.混合式

    即根据教学需要,灵活使用上述几种录制方式制作教学微视频。这种录制方式需要教师对学科内容呈现的各个环节作精心设计,耗费时间长,技术要求高。教师往往因教学任务繁重,不愿意花费精力去研究和设计,而仅仅采用单一的录制方式,导致有些内容并没有得到最有利的呈现。如物理、化学学科中的实验演示部分的内容,需要用拍摄式制作;而知识点讲解部分的内容可以采用录屏式,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使知识内容精彩呈现,利于学生学习。

    四、优质教学微视频的标准

    优质教学微视频才能使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为翻转课堂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充分吸取有关学者的成果基础上,认真研究了被中小学教师与学生认可的优秀视频后,结合已有的微视频评审标准唑我们认为优质教学微视频需满足如下要求(见表1)

总之,编制出符合学科主题要求、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系列教学微视频,既是信息化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变革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益所必需。编制教学微视频,最为主要的是要把握:教育技术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科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不是为技术而技术。微视频教学有其优势,也有其局限,实践中应根据需要,恰当选择,无需滥用。

摘自2014.8《上海教育科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