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中医理论的探讨

 tnj660630 2016-01-10

关于中医理论问题的探讨



最近读了几篇文章,就中医理论问题又一次引起思考:中医理论究竟来源于什么?



截止目前,对于中医理论的来源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来源于“古代劳动人民与疾病斗争的实践”,另一种是“来源于太极阴阳五行学说”。这两种不同的观点混合并存于中医理论中,造成了中医理论的混乱不清。



从中医临证实践来讲,目前使用的大量药方,无论是经方,还是偏方、秘方,都是实践经验的结晶。所不同的是,经方自古以来,有很多中医名家做过解释,而偏方、秘方则秘而不宣,只能使用而无人解释。因此,这些药方都是长期以来在实践中不断反复完善而形成的。可以肯定,未经长期的实践检验,则不可能成为经方、偏方、秘方。



从中医理论来讲,真正的中医理论应该来源于中医临证实践,是中医临证实践的经验总结。但是,目前所谓的中医理论不是来源于中医临证实践,而是来源于太极阴阳五行学说,以太极阴阳五行学说代替中医理论,用太极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药理。这必然存在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



太极阴阳五行学说是关于宇宙万物运行变化的基本规律。人类生存于自然界中,其生活规律必然与宇宙万物运行变化的基本规律相一致。但是,人类又是具有生命力的高级动物,其生命活动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太极阴阳五行学说可以指导中医临证实践,但不能代替中医临证实践。如果按照太极阴阳五行学说组方用药,只能组织出一般性的药方,不具有特殊性和针对性。“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中医临证实践中,必须根据实际症状,随机应变,随证用药,不可仍然死套“阳升阴降”、“左升右降”、“肝升肺降”等所谓的中医理论,这样才能组织出具有特殊性和针对性的药方。中医临证的实际情况就是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