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蠢物”考(2)

 三生石畔绛珠草 2016-01-10




四、《红楼梦》中的“蠢物”

在脂砚斋本系统中,“蠢物”凡14见,其指称对象可分为三类:石头,贾宝玉,以及其他对象。“蠢物”并非如周、蔡二先生所认为的对石头“形巨体重”的形容,也非如“缙绅先生”所认为的不够雅驯的詈词。“蠢物”与“通灵”一起,构成了《红楼梦》中一组重要的二元对立,在石头、通灵宝玉、贾宝玉之间建立起一种复杂的映射关系和意义机制。

“蠢物”指称石头的次数最多,共8次。其中,有5次出现于第一回僧道及甄士隐的对话中,是对石头的他指。另3次为石头自称。第一回石头对僧道说:“大师,弟子蠢物,不能见礼了。”第六回:“诸公若嫌琐碎粗鄙呢,则快掷下此书,另觅好书去醒目;若谓聊可破闷时,待蠢物逐细言来。”甲戌本夹批:“妙谦,是石头口角。”第十七至十八回:“诸公不知,待蠢物将原委说明,大家方知。”庚辰本夹批:“石兄自谦,妙!”石头为什么要反复以“蠢物”自称呢?

《红楼梦》第一回开篇即引述了“女娲补天”的神话,用来说明石头的来历: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石头本是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顽石之一。顽石,即未经斧凿的石头。《说文解字》:“顽,?头也。”段玉裁注:“?,梡木未析也。……凡物浑沦未破者皆得曰?。”“顽”与“蠢”为近义词,表示事物原初的混沌状态,进而引申为无知。在“蠢顽不灵”这一成语中,二者并列出现,皆为“灵”的反面。

不过,经女娲氏锻炼之后,石头“灵性已通”,虽然没有摆脱石头的形体,但是获得了与人类一般的知晓能力。面对一僧一道时,石头自称:“弟子质虽粗蠢,性却稍通。”僧人也说:“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性灵质蠢”正是石头的痛苦根源:如果他没有经过女娲的锻炼,保持纯粹的“蠢”,那么便不会具有存在的自觉,更不会感受到存在的痛苦;如果他像其他的石头一样得以补天,与天合一,成为纯粹的“灵”,也不会产生存在的痛苦。问题在于,他在“灵性已通”之后,却又失去了补天的机会,被卡在了“灵”与“蠢”之间。

由此可以看出《红楼梦》与宋明理学的内在联系。上文已述,宋明理学认为,人具有“灵”与“蠢”的双重性。因此,“性灵质蠢”不但是对石头之存在属性的概括,也是对人之存在属性的概括。石头的境遇,其实是对人的境遇的隐喻。与女娲有关的最有名的神话并非“女娲补天”,而是“女娲造人”。应劭《风俗通》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锻炼顽石使之通灵的过程,恰是“抟黄土作人”的翻版。《红楼梦》以炼石补天开头,但其深层故事却是写人的诞生:人被抛到这个世间,“不得不灵”;同时,人必须忍受“灵”与“蠢”的对立。

僧人将石头化为“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并命名为“通灵宝玉”。此处的“通灵”,是灵性已通之义。石头自称“蠢物”强调的是“蠢”的一面,僧人将宝玉命名为“通灵”强调的是“灵”的一面。这两个互相矛盾的名字,统一于石头/宝玉之上,也正是对“性灵质蠢”的揭示。那么,既然还有“性灵”的一面,石头为什么总是喜欢自称“蠢物”?须知,“蠢物”意味着缺乏存在的自觉,因而不可能有自称的能力;拥有自称的能力是存在自觉的表现,因而不可能是“蠢物”。石头偏以“蠢物”自称,实际上是一种反讽,是石头“自怨自叹”的表现。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情绪的推动下,石头对幻形入世有着强烈的渴望——这恰与下文即将讨论的贾宝玉的“蠢物”情结构成了鲜明对比。

“蠢物”作为“全书主脑”,是理解贾宝玉思想的一个切入点。石头化身通灵宝玉之后随贾宝玉一起降世,形影不离,暗示着石头/宝玉与贾宝玉之间存在着一种映射关系。贾宝玉的经历是石头之存在困境的具体展开。在贾宝玉身上,“灵蠢对立”更加尖锐,引发了贾宝玉持续的精神危机和众多的“荒唐”行为。

“蠢物”指称贾宝玉的情况共有3次。其中,2次为他人对他的称呼。林黛玉与贾政均曾称宝玉为“蠢物”:

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第三回)

贾政听了道:“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那里知道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第十七至十八回)

要理解这两处“蠢物”的用意,需要结合另一处用例:

警幻道:“非也。淫虽一理,意则有别。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淫滥之蠢物耳。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第五回)

以上三条材料中,“蠢物”均可释为“富贵蠢物”,即不学无术、不知情趣的纨绔子弟,是古代小说传统中“蠢物”之比喻义的延续。需要指出的是,林黛玉与贾政对宝玉的称呼均不成立。黛玉心说“不见那蠢物也罢了”,是因为误信人言,将宝玉与警幻所谓的“皮肤淫滥之蠢物”相等同。然而,如警幻所说,宝玉“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与不知情趣的“富贵蠢物”判然有别。贾政称宝玉为“无知的蠢物”,是认为宝玉爱“朱楼画栋”而不识“清幽气象”,也是将宝玉视为普通的纨绔子弟。实际上,宝玉并非“无知”,而是厌恶稻香村的做作。

这两处对“蠢物”的“误用”具有两重功能。其一是语义的反讽,如第三回的两首《西江月》一般,明贬实褒,突出宝玉与一般纨绔子弟的差别,以及宝玉与贾政的观念冲突。其二是借“蠢物”一词在宝玉和石头之间建立联系。甲戌本第三回“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处有侧批云:“这蠢物不是那蠢物,却有个极蠢之物相待。”表面是提示宝玉(“这蠢物”)与石头(“那蠢物”)的不同,实际上却点出了二者的映射关系(“相待”)。

第三处“蠢物”的用例最为重要。第二十八回,宝玉听罢《葬花吟》之后,“不觉恸倒山坡之上”:

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始可解释这段悲伤。

这段文字是理解贾宝玉思想的一大关键,也是“灵蠢对立”的一次大爆发。人是“性灵质蠢”的存在。“性灵”源自宋明理学所谓的“天之理”,而“质蠢”则源自“天之气”。气有聚,也有散。也就是说,“质蠢”不但意味着人的存在的物质性,而且意味着人的存在的有限性。黛玉、宝钗、香菱、袭人……乃至宝玉自己,都是要死的。更重要的是,“性灵”带来的知晓能力让人对“死亡终将到来”这一事实有着清醒的觉察。金圣叹《西厢记》序一《恸哭古人》可为此段作注:

如之何本无有我,我又未尝哀哀然丐之曰“尔必生我”,而无端而忽然生我?无端而忽然生者,又正是我;无端而忽然生一正是之我,又不容之少住。无端而忽然生之,又不容少住者,又最能闻声感心,多有悲凉。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解脱?化为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化为蠢物,便是彻底放弃存在的自觉,回归与自然混然未分的状态,便可以不再感受存在的痛苦。

在《红楼梦》之前,已有小说讨论“蠢”与“灵”之间的选择。清溪道人《扫魅敦伦东度记》第十八回形象地展示了两种人生哲学的冲突:

只听得混沌子把睿智生骂道:“你这精细怪,怎么斫破我本来囫囵窍?”那睿智生也骂道:“你这愚蠢物,怎么蒙蔽我虚灵不昧真?”一个道:“你驰神耗精,聪明何用?”一个道:“你幽昧昏暗,矇懂何知?”一个道:“我惇悫自守,一任春秋来往,被你开发的知来知往。”一个道:“我推测为用,颇知上下古今,被你蒙蔽的遗今忘古。”

《东度记》中的这一场景只是观念的图解,并未将“灵蠢对立”与人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因此未能触及人的存在境遇。《红楼梦》却将宝玉在“蠢”与“灵”之间的两难置于一系列生活情境之中,集中展示他的尴尬、犹疑与拖延:一方面,不断感受到衰亡的征兆与离散的阴影;一方面,又始终难以从生活中超脱而出。他只能将选择不断地延宕下去,直到曲终人散,生活替他做出选择。但是,“逃大造,出尘网”的冲动始终存在于他心中,这便是宝玉的言行中时常流露出的“蠢物”情结。

“蠢物”情结的表现之一是贾宝玉对通灵宝玉的不屑。《红楼梦》第三回,宝玉摔玉时说:“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既然这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玉,那么正说明通灵宝玉没有知觉与判断的能力。可见,通灵宝玉中的“通灵”,应释为灵性已通而非通于神灵。也就是说,这不是一块因通于神灵而拥有神秘力量的宝玉,而是一块因灵性已通而拥有自我意识的宝玉。小说的情节张力在于,贾府之人将“通灵宝玉”误解为“通于神灵”,继而误以为它的持有者贾宝玉“来历不凡”。贾宝玉对通灵宝玉的抵触可被视为“蠢物”情结的隐喻。通灵宝玉是“灵”(意识、知觉)的象征,且总是与宝玉的神智清醒与否联系在一起(如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贾宝玉虽然以宝玉为名,但贾姓却起到一种否定作用。“假宝玉”,也即石头,是对通灵宝玉之本来面目的揭示,也暗示了对混沌状态的向往。

“蠢物”情结更直接的表现是贾宝玉的死亡话语。《红楼梦》第三十一回:“那宝玉的情性只愿常聚,生怕一时散了添悲;那花只愿常开,生怕一时谢了没趣;只到筵散花谢,虽有万种悲伤,也就无可如何了。”然而,“只愿常聚”的宝玉却时常说出一些极冷的话。第十九回,宝玉对袭人说:“只求你们同看着我,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飞灰,——飞灰还不好,灰还有形有迹,还有知识。等我化成一股轻烟,风一吹便散了的时候,你们也管不得我,我也顾不得你们了。那时凭我去,我也凭你们爱那里去就去了。”这段话已然透露出对存在自觉的厌弃:希望化为没有知识的轻烟,从而摆脱对他所在意的人们的牵挂(“顾不得”)。这种思想当然无法被常人理解,袭人将其列为“头一件要改的”。可是,宝玉不但没有改,反而变本加厉:

比如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该死于此时的,趁你们在,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就是我死的得时了。(第三十六回)

宝玉笑道:“人事莫定,知道谁死谁活。倘或我在今日明日,今年明年死了,也算是遂心一辈子了。”(第七十一回)

“死于此时”的呐喊让人想起尼采《悲剧的诞生》所引弥达斯与西勒尼的对话。弥达斯问,什么是对人绝佳的东西?西勒尼回答:“那绝佳的东西是你压根儿得不到的,那就是:不要生下来,不要存在,要成为虚无。而对你来说次等美妙的事体便是——快快死掉。”然而,细味可知,宝玉的死亡话语背后隐藏着强烈的生之欲望。此时的贾府与大观园正处于最兴盛的时期——“死于此时”,便不需面对衰亡与离散,是“果有造化”之事。如果说西勒诺斯所谓的“立刻就死”表达的是对生之欲望的当下了断,那么宝玉的“死于此时”表达的恰是对现世幸福的沉迷不舍。

不过,那句“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则又透露出宝玉的清醒:生命本身便是痛苦的根源,唯一的解脱办法是“不要生下来,不要存在,要成为虚无”,或者说,成为“蠢物”。如一僧一道所说:“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僵持在“灵”与“蠢”之间,宝玉成了一个“富贵闲人”:享受着,痛苦着,拖延着,等待着衰亡与离散的到来。

庚辰本第二十一回有夹批云:“宝玉之情,今古无人可比,固矣。然宝玉有情极之毒,亦世人莫忍为者,看至后半部则洞明矣。此是宝玉三大病也。宝玉有此世人莫忍为之毒,故后文方有‘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僧哉?”由此可知,宝玉最后终于逃离了,然而这拖延至最后的逃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黛玉已经死去,贾府已经被抄,姊妹们已经星散——他在意的世界已经荡然无存,他经历了曾经试图逃避的一切痛苦。悬崖撒手,意味着只有到了悬崖,他才撒手。他的撒手不是因为无情,而是因为他对那个刚刚失去的世界用情太深,宁愿让自己殉了它。这或许才是“情极之毒”的含义。

小结

本文运用文字学与训诂学的方法,追溯了“蠢”与“灵”的本义。“蠢”指混沌未分的无知状态,“灵”则从中空引申为知晓。宋明理学建立了一个理气二分的世界图景,而人的存在恰在于两者之间:既有来自“天之理”的“性灵”,又有来自“天之气”的“质蠢”。人需要做的,是规训来自“质蠢”的生物本能,不断扩充“性灵”,向“天之理”趋近。在理学家眼中,世界的自然秩序与道德秩序是合为一体的。也就是说,理学语境中的“灵”已经超出了知、晓的本义,演化为一个道德概念。这或可被视为古典思想范式的特点。而在《红楼梦》中,小说家同样讨论“性灵质蠢”,然而焦点已由抽象的道德转向人的存在本身。“灵”的结果,不是洞彻天赋道德的内在依据,而是对人的困境、人的痛苦以及人的选择的洞察与反思。这一变化说明,《红楼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古典小说,其中已经蕴含了现代思想的萌芽。

“蠢物”仅是小说家用来塑造贾宝玉的一系列反讽范畴之一,此外,还有“疯”、“痴”、“呆”、“傻”、“魔”等。这些范畴交织在一起,形成《红楼梦》独特的文本风貌,也使贾宝玉成为古代小说史上最难理解的人物。反讽范畴的运用本是古代小说中习见的人物塑造方法。如济公的“颠”与“醉”以及陈抟的“睡”,表面上是理智的缺失,实际上却是对世俗理智的超越。然而在相关作品中,读者从来不会为如何评价主人公而困惑。无论如何渲染济公的癫狂举止,读者都知道,他是活佛现世,是日常生活中正义的化身。而面对贾宝玉,连脂砚斋都失语了:“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不肖,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凡),说不得好色好淫,说不得情痴情种。”

通过反讽手法的运用,《红楼梦》将贾宝玉的“荒唐”举止凸显到读者眼前,促使读者思考人物及其所代表的价值的时代意义。幽默是反讽的副产品,贾宝玉的“呆话”、“疯话”总是伴随着旁人的阵阵笑声。然而,幽默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引人发笑,而在于拉开小说家和作品的距离,让其真实的态度变得模棱两可——道德审判从而被悬置起来,人的存在境遇本身成为需要被思考的问题。前人喜谈《红楼梦》的悲剧性,而对其喜剧性似乎较少发掘。对反讽的探讨将有助于揭示《红楼梦》的另一面:以悲剧为底蕴的喜剧性。(本文原载于《红楼梦学刊》2015年第5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