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腹内高压:腹腔压力(IAP)持续大于等于12mmHg;分为I级:IAP12-15mmHg,II级:IAP16-20mmHg,III级:IAP21-25mmHg,IV级:IAP>25mmHg。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腹腔压力持续>20mmHg伴有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二、流行病学 腹内高压:ICU入院时占20-30%(儿童比例可更高);ICU头一周内发生率高达50-70%。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创伤 ICU入院时占5-15%,普通创伤入院时占1%。 三、危险因素 腹内高压/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可与腹壁顺应性增加、脏器内容物增加、腹腔内容物增加、液体复苏等因素相关。以下为2013年Crit Care杂志某文献发表的重症患者危险因素。其他的实际上还包括严重烧伤、消化道梗阻等因素。指南(见文末提示)对该方面描述更为系统。 A.腹内高压 1. 肥胖 2. 年龄 3. 脓毒症 4. 腹腔感染 5. 腹腔手术 6. 腹部膨胀 7. 剖腹术后 8. 胰腺炎 9. 肝衰/肝硬化 10. 胃肠道出血 11. APACHEII评分 12. 碱缺失 13. 酸中毒 14. 使用加压素 15. 休克 16. 低血压 17. CVP 18. PEEP>10cmH2O 19. 平台压>30cmH2O(儿童) 20. 呼衰(PaO2/FiO2 <300mmHg) 21. ARDS 22. 机械通气 23. 输入大量晶体液 B.腹腔间隔综合征 1. 急诊室送至手术室时间<75min 2. APACHEII >20.3 3. Glasgow&Imrie评分>9.1 4. 体温<34℃ 5. 血色素<80g/L 6. 碱缺失>12 7. 尿量<150ml/24h 8. 血肌酐>217.7mmol/L 9. 急诊室收缩压<86 10. 胃粘膜CO2-呼气末CO2分压差>16 11. 心脏指数<2.6L/min/m2 12. 呼吸>19.7次/分 13. 急诊室输入晶体液³3L 14. 急诊室输红细胞³3u 15. 晶体液/红细胞比例 16. 晶体液(L)/红细胞比例(U)>1.5:1 创伤后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四、创伤后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发生机制
五、什么情况下需要怀疑腹内高压或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人群:腹部创伤、腹膜炎、急性胰腺炎、腹主动脉瘤破裂 严重脏器功能不全:包括代谢、呼吸、肾、血流动力学方面 液体平衡:24h窗口期内>3-4L。 六、腹内高压/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综合处理 手术:剖腹减压、腹腔镜减压、经皮穿刺引流、负压引流(开放伤者)、焦痂切除术(腹部烧伤者) 非手术:镇静镇痛神经肌肉阻滞剂、胃肠减压、新斯的明(结肠梗阻者)、纠正液体正平衡、优化机械通气。 七、警惕 腹内压在12-20mmHg时脏器功能可能已受损,只是经常未被察觉。高危患者腹内压监测是一项早期识别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关键措施。 八、处理流程(中文版见文末提示) 九、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组图
十、Bibliography ★Understanding abdominalcompartment syndrome. Intensive Care Med 2015 ★Risk factors for intra-abdominalhypertension and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mong adult intensive care unit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rit Care 2013 ★The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evolving concepts andfuture directions. Crit Care 2015 ★Postinjury abdominal compartmentsyndrome: from recognition to prevention. JAMA 2014 J Korean Surg Soc. 2011 Dec; 81(Suppl 1): S1–S5. Scand J Trauma Resusc Emerg Med. 2009; 17: 17. BMC Geriatr. 2011; 11(Suppl 1): A1. World J Emerg Surg. 2008; 3: 6. 有关腹内高压或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详细处理请参考江利冰等编译的世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联合会有关《腹腔高压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诊疗指南(2013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