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帕赫甫人

 咖啡与烟 2016-01-11
 
帕赫甫人
 
        在叶城县昆仑山区的科克亚乡、西合休乡、普萨牧场,有一些似印度人长相的维吾尔人。此地在西汉时为西夜国。《汉书.西域传》载“西夜国,户三百五十,口四千,胜兵千人”,西夜国民“与胡异,其种类羌氐行国,随畜逐水草往来”,《后汉书.西域传》则载“西夜国,一名漂沙,户二千五百,口万余,胜兵三千人”。
        “西夜”为古地名,也为古种族名,今意无从考证。古西夜国附属有子合(今帕米尔高原小帕米尔之塔克敦巴什帕米尔一带,国都呼犍谷)、德若(今帕米尔高原小帕米尔西部地区,国都不详)两个小国,国民为氐羌等游牧塞种民,逐水草而居,并为“行国”。古西夜国地为今叶城县科克亚、普萨、莫木克、宗朗、乌夏克巴什、西合休乡及皮山县皮西那、巴什兰干、瑙阿巴提塔吉克乡等,其国都呼犍谷在霍什拉甫河与叶尔羌河交汇处--库克雅河谷的今莎车县霍什拉甫乡或喀群乡一带,具体城址不详。
        叶城县南部、皮山县西南部的昆仑山中自古就是游牧、半游牧民族的聚落地,帕赫甫人居住在叶尔羌河上游及其支流库拉那古河、巴什却普河和提孜那甫河上游及支流西合休河、帕赫甫河、喀拉斯坦河岸,他们的游牧与生活习惯多与这里的地形气候环境有极大的关系。英国探险家斯坦因称这里的半游牧民为“山人”,并在公元20世纪初对居住在提孜那甫河上游、自称“帕赫甫山人”的今维吾尔人进行过人体测量,认为他们的骨骼、面貌、语言及习俗与叶城平原绿洲上的维吾尔居民有明显的差异,“介于伊朗-萨里库勒人与现在的和田与塔克拉玛干南缘其他绿洲人口之间”。根据考证,斯坦因进一步确定这里是“阿尔卑斯之盖尔查类型(的人)一度扩展至更远的地方”。
        斯坦因还访问了村中的老者,他根据这些人所操的“山地突厥语方言”和他们曾经居住的“阿克乌依”(白毡帐)进行了细致调查,进而描述这些人的特征为“大部分长相都很美,在种族上是同质的,与我在萨里库勒(即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和瓦罕(即今阿富汗瓦罕走廊)所见到的阿尔卑斯人类型非常相象”,“他们一般都有优美而适中颜色的眼睛,狭窄的鹰钩鼻,密集的眉毛和大量生长的头发”,这些人由于长期处于封闭的昆仑山谷,带有极大的与外界隔绝性,保留了“主要起源于盖尔查人的人种特征,极少受到其他血缘的混合”。
        今叶城、皮山县在昆仑山中多个乡镇的维吾尔人即是被斯坦因称作“帕赫甫山人”的后裔,如地处昆仑山腹地的叶城县西合休乡。在斯坦因早期的另一部著作《沙埋和阗废墟记》中记载有这样的文字,“叫帕赫甫的奇怪的山里人住在科克牙(今叶城县科克亚乡)南面的(昆仑)山谷里,有关他们的人种学数据很受欢迎,因为对他们的种族渊源存在着疑问。”根据在叶尔羌(今莎车县)的传教士的描述,“帕赫甫”人在体格特征上显示着雅利安人的特征,但又不同于萨里库勒的塔吉克人。据信,他们操中亚突厥语言,人口很少,居住偏远,习性羞涩。
        英国人斯坦因根据叶城当地人的口传对存在于这片山区里的4个古迹(当地人称为“洞穴”)进行过调查,认定这些被当地人传言“大的能装下200只羊”的洞穴为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斫句迦国(沮渠国)的遗址,这些遗址存在明显的佛教信仰例证,但已被当地人使用做伊斯兰教之地,“伽蓝数十”的斫句迦国佛教踪迹多已成为古时的记录而非现实之物,仅剩的塔提或遗址废墟已是残破不堪。现今保留在叶城、皮山县境内的佛教遗存已几无踪迹,多被伊斯兰教清真寺等替代。
        玄奘《大唐西域记》载“斫句迦国(即今叶城县),伽蓝数十,毁坏已多,僧徒百余人,习学大乘教”,“有大山,崖岭嵯峨,峰峦重叠。草木凌寒,春秋一观。溪涧浚濑,飞流四柱。崖龛石室,綦布岩林。”《西域图志校注》记为“西夜又名飘沙,今叶城县有柯克亚乡普萨村,与其读音相近”。
        中亚这个地域因历史上人种、血液的碰撞而产生着奇特的人,而叶城这座历史上从外部(印欧)进入塔里木盆地最便当的地区,保留的人种就更令人迷惑。叶城历史以来一直是叶尔羌河岸人口最多的绿洲,昆仑山北坡地段有着宽广的山前砾石缓坡地带,哺育南疆的叶尔羌河也是发源于叶城身后的昆仑山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