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乙癸同源

 好好学习bns 2016-01-11
   乙癸同源”是中医术语,即“肝肾同源”。古人根据五行学说把脏腑和天干相配合,认为肝属乙木,肾属癸水,故称为乙癸同源。
乙癸同源
    在生理上,肝肾的生理功能都以精血为物质基础。肝藏血,肾藏精,两者关系密切。而肝血、肾精都由水谷精微化生,故肝血、肾精同源于水谷精微。并且,肝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精的充盛,也有赖于肝中血液的滋养。精血互生,盛则同盛,衰则同衰,故“肝肾同源”的实质为“精血同源”。因此有“乙癸同源、肝肾同治”、“补肾即所以补肝、泻肝即所以泻肾”之说。
乙癸同源
    古人所谓“一滴精、十滴血”,并不是说一滴精液跟十滴血的化学成分或营养是等价的,而是指合成一滴精跟合成十滴血所消耗的元气和能量是等同的。因此古人提出节欲戒色,固精保元,才能有“精气神”。
    同时,中医有一个理论叫做“虚则亢”,就是一个人真正虚弱了之后,他才会亢奋。就像一盏油灯,在油快要没有的时候,火苗是最旺的。一个人真正充实的时候他是不亢奋的,永远是稳定的。所以,古人云“精满不思欲”。就是一个人真正的精力充沛,肾气、肾精很充足的时候,他的欲望是很低的。反过来,精虚的话,欲望就重,纵欲(意淫、手淫、邪淫……)无度则伤精,进而导致神疲乏力、百病滋生、寿命减短。
    另外,中医认为肝和胆、肾和膀胱是互为表里的脏腑,这也是成语“肝胆相照”的由来。将五行学说与阴阳、方位、天干、地支、脏腑相配,如下表:
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方位脏腑一览表

五行

方位

西

阴阳

天干

地支

辰、戌

丑、未

 

 

 

 

 

 

小肠

 

 

大肠

 

膀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