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目标不成器,放心家长如何当

 许愿真 2016-01-11

 一谈到目标这个词,在新华字典中有这样的释义:1、射击﹑攻击或寻求的对象。2、想要达到的境界或目的。

  如果从家庭教育角度去角度目标这个词,则可以从释义2中去挖掘。目标可以分解为目的和标准。这样一来,就容易理解了,即让孩子清楚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而在实现目的之前,必须要有一个标准概念。

  【例子】

  我有一个朋友,从孩子三四岁就开始进行安全教育,一年级开始他的孩子就可以独自穿过马路去小学,并且知道如何顺利通过路口,知道如何目测安全车距然后过路,也知道何为逆行,何为顺行。出去旅行的时候,也不怕孩子迷路,找不到回酒店的路。这是因为,他对孩子实施的目标意识教育,时间一长效果就显现出来。

  解读:上面这个例子,实际包含着多重目标意识培养。像方向的辨别,这就是目标。例如家长们可以和孩子做分辨方向的游戏,结合孩子课外阅读中积累的知识,让孩子通过太阳来辨别方向,通过北斗星来辨别方向,通过道路的走向去辨别方向等。当孩子出行时,会很熟练地判断出行的方向,这就意味着目标方向出发前就已经确定。目标的培养,都是平时结果具体的事,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孩子学会寻找目标,接近目标,完成目标任务。

  目标意识培养,从字面意思来解读,实际上很费解,但如果结合上面的例子来阐述,我想诸位家长就非常清楚了。很多目标看似是独立的,但如果放在一次出行,或者完成一件事中来看,则是很多小目标的有机联系。

  【目标意识培养的方法】

  如果你想对孩子进行目标意识培养,你必须要做头脑清醒的父母,不能放过任何一件小事对孩子的目标培养。如果你想懒惰,谁都左右不了你,但是你会让孩子的教育被你的懒惰而错失良机。如果你想成为负责的父母,就随我来吧。

  (一)时间目标培养

  时间目标,是培养孩子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中绝对不能缺少的内容。就拿作息时间表来说,每一个时间段,都是一个时间目标。

  在对孩子进行时间目标培养之前,有一项基础工作必须要完成,那就是培养孩子认识时间,认识钟表。当孩子能熟练使用钟表后,再结果作息时间表,去培养孩子带着时间意识去完成目标任务,就容易多了。

  (二)地点目标培养

  孩子每天在家里都有不同的活动地点,卧室里涉及到按时睡觉和起床,自己整理衣柜,整理床铺等。比如在客厅里看电视,做游戏等。比如在书房里学习,阅读,游戏等。

  孩子在家庭以外的活动地点,相对来说,则更多一些,也更随机一些。孩子去什么地方和小伙伴玩耍,这个什么地方就是地点目标。如果你平时引导孩子不管在什么地方玩耍,都要在走之前告知你地点,相信你就可以掌握孩子活动的区域了。

  在什么地点做什么事,并且要专注地做事,平时必须要明确告诉孩子。否则,孩子自己会随心所欲做事,结果是在地点(场合)转换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孩子在一些场合里做不恰当举动的现象。

  (三)方向目标培养

  东南西北,虽然只有四个方向,但却决定着行为的起点。一个熟练判断和掌握方向的孩子,则会在安全行动上有了确保。这就需要父母们要格外注意了,否则,一次出行,孩子只是紧紧牵着你的手,或者跟在你的身后,是无法走向独立的。

  有很多家长,对方向目标缺乏重视,一方面与本人的方向感不强有关系,另一方面没有把方向目标对孩子的成长联系起来。

  (四)行动目标培养

  一个孩子做事有没有明确的目标性,决定着做事的完整性和条理性,更有做事的效率。就拿学习来说,为什么有些孩子讨厌学习,对学习缺乏兴趣呢?这里就有孩子对学习的过程缺乏目标,对学习的动机完全不明确。

  我经常听一些家长对孩子说:你赶快给我写作业去。瞧,给你写作业?本来是孩子给自己写作业的,你偏说成给你写。这就是典型的行动目标培养错位现象,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行动目标的过程中,会用错误的方式错误地把孩子的行动力给扼杀了。

  行动目标培养,必须要有可操作性,不能说空话,套话。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如果你不把好孩子具体包含哪些要求和标准的话,你光说让孩子做好孩子,恐怕孩子无法去努力,也不知道如何去做。

  总结

  我们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是让孩子将来独立走向社会,能够在社会上得到长远的发展。如果没有目标做为逐渐走向独立的切割点,可能孩子走向独立的周期会很长,走向独立的过程中会充满心理恐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