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者,师之本也 ——记“中国教师· 敬德会讲”

 tjsdhxx 2016-01-11

仁,仁者仁心,师者师心;德,崇德,尚德,敬德,积德。教师要养成师者人格、君子人格,都与师德紧密联系。2015年10 月10 日,在习习凉风的吹拂下,在古香古色的敬德书院中,我们迎来“中国教师·敬德会讲”的首讲开讲——“仁爱之师与师德建设”。

此次活动由北京市海淀敬德书院、中国教师报、《中国教师》杂志社、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共同发起、举办。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敬德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顾明远先生,原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督学郭振有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裴娣娜女士,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师德处处长黄小华先生,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主任陆云泉先生,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雷振海先生,中国教师报总编辑刘华蓉女士,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谢维和先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终身教授袁振国先生,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华女士,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孟繁华先生,北京史家小学校长王欢女士,《中国教师》杂志社社长曹巍女士等专家学者,和来自北京、辽宁、河北等地的70 多位校长与教师一同参与这一盛会,以期对“仁爱”与“师德”之关系有一个更好的认识。

一、师德的历史溯源

陆云泉主任从会讲的发展历史谈到孔子的“仁爱”。他说,会讲萌芽于先秦的自由辩论,直到宋代,才成为书院常设的教学研讨形式,一直沿用到明清。王阳明之后,会讲逐步形成完善制度,有明确的宗旨、详细的规约、规定的日期、严密的组织、隆重的仪式、专门的经费开支及固定的会期和程序,承担部分社会教育功能,成为地区学术活动的中心。至圣先师孔老先生创立儒学,主张仁爱。“仁”是儒学五常“仁义礼智信”之首,人与人之间需要仁爱之心。就教师而言,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更为重要,这甚至是教师职业的最根本要求。仁爱是中小学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特点,也是师德建设最重要的内容。

仁爱是教师之道的一个重要内容,谢维和教授如是说。在他和一位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授交流中国教育特色时,这位外国教授认为中国教育的最重要特色是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及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但我国东部发达地区某省师生关系的调查却指出,当前师生关系日益冷漠化与麻木、日趋紧张、功利化与世俗化。为什么会这样?

谢教授从中国传统讲起,指出教师的地位至高无上,“天地君亲师”是排在一起的。中国历史上的师生关系大致经过两个大的阶段。一是先秦至汉代,这时的师生关系建立在师法或师承的关系之上,形成不同的学派,传承本学派的基本理念,维护教师的尊严与地位。二是汉代以后,特别是魏晋隋唐之后,师生关系回到儒家最根本的“道”上面,变成师道。宋代开始注重义理,义理与师道形成传统讲的道统或道学。这个道学是儒家正统道学。回到“道”上,就有权威,就能代表。如果离开“道”,不可能活得有尊严。所以,从中国历史发展角度看,现在教师不一定要有师承,代表某个学派,关键是“道”。仁爱最关键的是要符合“道”,简单地讲,是孝、慈、同情,最根本、最基础的是“道”。可以说,师道,是仁爱的基础,是教师培训培养的根本。

而《中小学管理》杂志原主编沙培宁认为:仁,更强调道德理性,是一种公义;爱,是道德情感,倾向于私情。仁爱之师是三个基本的关系范畴,即君亲师。从公道上来说,师介于二者之间。仁爱之师的“爱”,应区别血亲之间的感情,不只是让孩子感受到爱,还要符合公义,矫正我们对爱的一些认识偏差。师生关系是一个超越血亲私情的更大关系,是一个更大的范畴。

仁是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概念,是儒家的核心,是孔子的一贯之道。郭振有督学指出,《论语》一书出现“仁”的次数达109 次。儒家讲究五常“仁、义、礼、智、信”,“仁”包括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善,发端于恻隐之心。全世界是一个人,从父母家庭关系出发,引申到所有的人都是一家。人是天地万物的一体。爱是一种人之情,人之本能。仁是爱的道理,是价值观;仁是人通过爱表现出来的。仁与爱相为表里,如果没有爱,就没有仁。

一位教师在学校、班级中能够安定,才能爱;如果不安心于本职工作,就说不上爱。作为教师,当有大志向,认真、切实地做好学和思的工作,就是仁。所以,仁和爱,对教师而言,是根本性的要求,教师要做到“恭、宽、谨、礼、惠”,要仁爱、恭敬、宽容、诚信、勤敏,给人恩惠。在互联网时代,教育管理体制、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会发生很多变化。然而,无论教学发生什么变化,教师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中“仁”的内涵,拥有仁爱之心,这是最根本的,不会改变。

二、师德应成为教师的专业责任

为什么国外很少讲师德问题,比如,芬兰就不会讲师德。芬兰教师非常热爱自己的事业,而我们的教师对什么叫仁爱还搞得不是很清楚。这主要是因为对教师职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什么是仁爱,教师如何做才叫热爱孩子,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现在,很多师德问题并不是师德问题,是对教育的认识问题。教师专业发展非常重要,应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专业责任。顾明远先生用国外师德发展情况,引起与会者的争鸣与思考:为什么国外没有师德问题?

从国家、民族、人类的范畴来看,教师、教育确实是崇高的,但看到学生在辛苦地学着,教师应有一颗柔软的心,改进自己的教学,让学生学得愉快,这样的教师一定会慢慢地爱上教学,通过改进教学培育自己的师德。郭华教授指出,师德不是高大上的、摸不着的东西,它就在我们一点一滴的生活中,不是教师之外另加的,是本身存在于教师专业化和专业责任中的。

仁爱之心与师德到底有什么关系?孟繁华教授将教育分成三个概念:正教育、零教育与负教育。教育就是要唤醒人的生命意识,激发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存方式,而这都与师德和爱心直接相关,因此他认为仁爱之心与高尚品德和职业专业要求基本上是一回事。此外,仁爱之心与教师道德素养和创新人才培养有关。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良好的环境,即宽松愉悦的好心情。其次,是跨文化的交流,需要文化的碰撞与互动。最后,长时期地做一件事。而且,对师范生的培养,应充分体现师德意识培养,给予制度保障。因此,他建议在给学生颁发教师资格证书时,应增加实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学生是否具备仁爱之心,是否具备师德,这样对师德的认识也会比较深。

传统的生命在于变革,不变革,传统是没有生命的。教师的师德在哪里?在众人的学习中。如果我们不能不断地学习,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不能跟随教育更新和学生变化的步伐,在新的变化面前,如何引领学生面对未来的变动的世界,这是我们面临的真正挑战,对师德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袁振国教授鲜明地给出他的观点。我们把精神的生命交给教师,孩子在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的精神世界、人生观、价值观、对未来的态度与责任,都是在学校与教师的引领下成长的,所以教师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是有影响的。从客观上讲,爱心,仁义之心,似乎并不够,最重要的是教师教育的专业水平,否则无法承担教育责任。只有高度的专业化水平,才能敢于担当教师责任和师德。

从教育管理者的角度,黄小华处长指出,师德的确应融入教育自身,国家对此也非常重视,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我国教师队伍庞大,教师质量却参差不齐,师德素养也亟须提升,但不能单独拎出来,为了加强师德而说师德,应把师德教育融入教师教育的过程中。

三、当代教育中的教师责任

教师在承担立德树人职责的同时,又是学科教师,所以要弄清各学科之间的关系,思考今天学生的学习与教学。所有学科知识的传授与人的个性成长紧密融合,教师教学内容中的学科知识,应是学生知识升华与德育成长的要求,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形成合作和互助的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过程形成的自由民主氛围对学生形成创新精神和不懈追求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在学生生活中体现的人文准则和组织规范,应成为学生的示范。尹后庆会长如是说,并给出具体的解释。

今天的课程已经不再是学科知识的综合,而是学生在学校的全部生活,是学科、学生、学习社会的有机整合。学生的生活经历、个人知识、直接经验正成为课程开发的主要要素,基础教育已经不是简单地通过学校学习掌握某一种技能的培训,不是为了通过某一种考试而进行的强化复习,所以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科知识和学习者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立德树人。

学科知识和学习者的关系是课程中呈现的知识体系、知识内容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某种程度也涉及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学科教学来说,我们不仅要向学生解释知识是什么,还要让他们了解所有学科对他自身成长的意义,成为他们与社会联系的纽带。学科本身有其内在的逻辑要素,需要学生自己逐步体验。只有理解这些,才能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意义,影响和改变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引领他们思考未来对社会的责任。如果要达到这一问题,教师首先要具备这一技能。

其次,今天学生的学习,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意识的唤醒。今天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体意识养成的过程,包含大量的认知行为与情感矫正,是学习者人格与品性形成的重要渠道。今天学习者的知识学习过程,伴随知识方式和学习态度的变化,是知识人格化的形成过程,包括学习者需要逐步学会对他人的态度,建立个人的兴趣与周边团体的关系,逐渐形成良性的、理性的,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判断和选择,对学习抱有主动态度和积极探索精神。因此,进一步界定学科教学的真正意义,给学习者以清晰的引领。当能利用学科知识技能造就文化素养时,不仅能实现语言文字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要求,也能达到学科的育人目标。

最后,今天的教学。有效教学涉及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习者的关系问题,学校学科教学的统一性和标准性有利于学习。今天的教学和其他社会活动功能不一样,在学科教学中,教学观是重要的影响教学成效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有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就有什么样的课堂生态和学校文化。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倡导建立公平公正、恪守规律、温和宽容、团结合作、善于探究、勇于克难、秉持信念的学习文化,把这种文化所需的品质,通过教学过程传递给学生,让良好的教学关系成为未来人际关系交往的文化基础。

学科教学的另一作用是让学习者了解个人在学科学习中的主体性,在知识领域中找到某种联系。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建立知识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重新获得知识的社会意义,获得判断的方法及社会要素的基本概念路径,这是德性培育的基本要素和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习者正视学科学习中的实际状况,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鼓励,提供良好的生态氛围和人文环境。

学科教学建立在良好的教学观和个性观的基础上,收获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这是人所有的行为特征和价值取向。我们要在理性道路的基础上,让教师深深烙上时代印记,既体现对教育本源的回归,又能体现未来社会对人类发展的要求。

四、未来师德的本质特征

裴娣娜教授基于研究实践,认为未来的教师应该是智慧型教师,智慧型教师的成长之路应该是教师自主研修与自主发展,要有生命自觉。教师对学生有大爱,以学生的生命自觉为本,创新实践活动,以先进文化为翼,继续发展,回应时代的挑战。这一发展要基于中国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基于教师文化水平和教育情结的阐释,更重要的是教师团队职业道德的发展。师德研究,不仅是学术问题,更是实践问题。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十分重要的关键转折时期,师德建设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也面临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学校教育的改革发展进入深水期,出现若干问题:教育资源不平衡、教师队伍教学理念提升等。这一困境集中表现在教育体制没有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他主接受性学习为重要实现途径,重传承轻创新,重选拔轻选择,重灌输轻探究,导致学生发展缺乏想象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这就需要我们对师德问题进行战略性思考。

学校办学生态复杂和多元价值观、课程设定和学校教师课堂的个性化、学科课程构建思路、课程改革等带来的问题,让面向未来的教师面临众多挑战,这就需要他们不断探索,回到生活,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意识。

面向未来的教师应是智慧型教师,要把教师当作自主发展的主体。在自主发展中,教师对学生有大爱,不断拓展教育事业,在传播教育智慧的生命碰撞中,实现自我灵魂的洗礼和激发,而不是培养和灌输,基本要义来自与学生的交流,注重理论研究、实践为重、专家引领、自主发展,实现个体与群体的发展。

此外,王欢校长认为师德建设要以“情”为抓手,注重情感、情境、情节与情理的运用。师德,既泛化又窄化,既神圣化又庸俗化,在考虑师德时,需要达到一个基本共识,教师要真爱每一个学生,真情实感地和他们沟通,真心地接纳与接收,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有师能。故事能滋养人,在教师年老退休时回想教育成长历程中的一个个温馨故事与生动情节时,定会充满喜悦之情,这样的生命才是圆满的。重要的是,教师要有教育情怀(情理),有职业精神。有了情,有了爱,就有了生命的滋养与成长。

师者,国之重器。教师是中流砥柱,肩负着开启民智、传承文化的神圣使命,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与希望。仁爱为大爱,要有包容之心;有爱的环境才会更好地产生仁爱之心;教师师德建设不仅是自身建设,更要发起社会建设,爱要有合理性与艺术性……在各位与会者的发言与讨论中,本次会讲画上圆满的句号,以期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升自身师德素养有所启迪。(全文请移步《中国教师》总第243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