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哪个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女人,男人之间永恒的话题也是女人。那么,作为被广大脍炙人口认可度最高——五千年历史下中原王朝所公认的美女;谈论最多——历朝历代无数文人骚客的着墨对象;时间最久跨度最长——上下好几千年;地域广大——整个东亚文化圈;可信度高——无比繁荣的古代文化造就了中国古代人相当高的欣赏水平,不会存在滥竽充数的情况。四大美人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先说说沉鱼的西施吧(鄙人最爱吃鱼,你把鱼都弄沉了,我还吃什么?就先写你,笑谈,勿当真),西子捧心东施效颦的典故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在榜样模仿上闹出的笑话,西施能成为别人模仿的对象,从侧面就证明了他的美貌,书中也有记载:“是故,……西施之沉,其美也;”《墨子·亲士》,“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孟子·离娄》;这就为西施的美提供了证据,那么接下来范蠡选中西施成为自己复国机会的一部分,就从正面证明了西施的美,毕竟是要去勾引吴王祸乱吴国的,不是极品美人,能迷惑一国之君?颜值有了,但茫茫人海美女多了去了,那么为什么西施能成为中国四大美人呢?不急,我们先说说另外一个美人——毛嫱,《管子·小称》中讲到:“我托可恶,爱且不能为我能也,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盛怨气于面,不能以为可好”,毛嫱的名字还在西施前面,这可不是现在的按名称首字母排序啊,造就一代霸主的齐国贤相管仲也不会是在自己著作中乱说话的人啊。那么问题就来了,她比西施美为什么没有西施有名呢?答案很简单——包装!就和现在明星出名要包装一样,《吴越春秋·勾践十二年》:“(范蠡)乃使相者国中得苎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榖,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服而献于吴。”三年包装啊!三年磨一剑,能不包装好么?更重要的是不计代价长达三年的全面包装还不是主要的,包装的到底咋样也要看给她包装的那个人啊,那么重点来了,这个人可是辅佐勾践灭吴,成就一国霸业,激流勇退,弃官从商被后世尊称为“商圣”的陶朱公范蠡啊,我们当代的明星经纪人都该向他拜师,毕竟只有他包装出了一个亡国祸水。当然现在也没有那些明星经纪人实验证明的机会。好了,最好的经纪人有了,最全面的包装也有了,同时,最有挑战的任务也来了,勾引国君,消磨王者意志。这真是一个无与伦比的证明自己的机会啊!机会也有了,西施也抓住了。那么成为四大美人就是顺理成章的么?不,还不够!她还缺少一个最关键的东西,那就是名分!对的,名分很重要,没有国仇这个无比崇高的名分,那么她和妲己褒姒这些祸国之人有什么区别?那么她又何德何能能成为传唱千古的一代奇女子,上下五千年公认的四大美人之一?毕竟她为祸国而来,虽为敌国,但从根本上也是“为害一方”。关键就在于这个名分了,国仇这个无比崇高的理由,光复本国的最终目的,在这个名分下,当时可以说她做啥都是对的,都是被人称颂的。那么她在此名分下祸乱麻痹敌国从而削弱敌国的这些手段都是可以的。这就为西施区别于妲己褒姒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明。好了,什么都有了,那这下我总该千古传唱成为四大美人了吧,NO!还不够!那么还有什么呢?最后的条件就是:你得成功,成王败寇,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不然中国古代史哪来那么多正史野史争论不休?每件事情都有无数种可能;如果勾践范蠡失败了,还会有你西施为报国仇屈身事贼的美丽故事么?答案是否定的,顶多一个不识大势妄图螳臂挡车的小女子而已。但是历史没有如果;他们成功了,于是她也得已留名青史传唱千古了。四大美人第一(最早的一位),何其幸哉?
接下来咱们说说落雁之容的昭君,《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记载:“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在王昭君少有的史料中,寻到“良家子”三个字,作为她的出身,良家子根据史书记载,非“医、巫、商贾、百工”低贱等人。因此,王昭君在茂林修竹,山间水色之中,在父母长幼,关爱怜惜之下,不虑家中有无,得以保养容颜,精通曲艺,气质高雅,娇美脱俗。进宫之后,又受到宫廷礼仪的培养。昭君美,这是肯定的;虽然她只是一个宫女。但是宫女也要看是哪里的宫女啊。人家是皇室的宫女,历代王朝皇室宫女,原本皆为帝王选秀而来,相当于“储妃”,储备妃子,意思是只要帝王临幸,就可一步登天。富有四海的帝王,会在自己的宫殿里塞丑女来给自己添堵?退一步说,这些可都是“朕'的“后备役”啊,真有那一天临幸了,成了妃子,要见人的,也不能让自己丢脸啊。可是宫女很多啊,大家都漂亮,凭什么你就出名了?而且你再漂亮也只是宫女啊,你要真漂亮,为什么没被皇帝宠幸成为妃子呢?答案就是汉元帝并没有见过她,《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记载:“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王昭君不曾见到元帝,并非她不美,《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同篇写道:“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这是王昭君第一次叩见帝王,而帝王也为“丰容靓饰,光明汉宫”所触动,并且“意欲留之”。昭君之美,可见一斑。然而,王昭君毕竟“入宫数岁,不得见御”,那么一切就顺理成章了,所以,昭君的颜值是无须担忧的;至于其中原由,大体为小人所害,葛洪《西京杂记》有所叙述。不过可信性不高,民间传说而已,不做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上网了解。容貌有了,可你还不够格,泱泱中原大国,上下五千年。好看的花瓶难道就只有四只?咱们祖宗难道会是那么肤浅的人?这是不可能的,古代评判女子,皆以德为先,并以德为主;何况千古美人?这里又涉及一个争论了,到底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在我看来,实在难以分辨。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约定“汉与匈奴为一家,毋得相诈相攻”。并三次进长安入朝,向汉元帝请求和亲。可是皇帝会愿意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嫁到偏远苦寒之地?论身份,我是你的宗主国,你是吃了战败来找我当靠山做小弟的。我是中原大地的皇,你只是个偏远苦寒之地的小王,你让我嫁女儿我就嫁?你想娶我就给你娶?不愿意,是的,汉元帝不愿意。于是昭君的机会来了,所有人都在踌躇,她挺身而出,毛遂自荐,主动要求前往匈奴和亲;一个女子,抛弃繁华汉地,舍弃锦绣汉宫,在气候地理饮食习惯都相差无比巨大的情况下,由常人理解中的天堂走向地狱。这需要何其大的勇气?何其大的决心?何其大的意志?有的时候活着比死更难受;死是一了百了,“生不如死”比死更可怕!孤身入异族异地何尝不是在当时绝大部分世人认知中的的“生不如死”?为民族安危,和亲出塞;为汉匈两国创造了长达五十年的和平!对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我看来,昭君之功,不亚于一代名将卫青、霍去病等人。大义之下,昭君之德,可昭日月!她不为四大美人,何人可为?昭君出塞,开千古未有之先河。王昭君,名正言顺的四大美人!
接下来的这位就是个例外。 貂蝉,唯一一位无史料记载仅存在于小说戏剧中的的美女。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大家都应该看过,罗贯中在其中为貂蝉耗费了大量笔墨,并分别用两首诗歌来赞叹貂蝉的歌舞双绝,有词赞之曰:“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又诗曰:“红牙摧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楚襄王。”名列四大美女的她素有“闭月”之称,意为月亮的光芒也不及她的美丽。三十六计中美人计的那个美人,诛杀董卓连环计的实施者,连环计虽然是王允的绝妙策划,但真正的实施者是貂蝉。蔡东藩在《后汉演义》里评价貂蝉:“司徒王允累谋无成,乃遣一无拳无勇之貂蝉,以声色为戈矛,反能致元凶之死命,粉红英雄真可畏哉。”并说:“庸讵知为一身计,则道在守贞,为一国计,则道在通变,普天下之忠臣义士,猛将勇夫不能除一董卓,而貂蝉独能除之,此岂尚得以迂拘之见,蔑视彼姝乎,貂蝉,貂蝉,吾爱之重之!”民间赞誉可见一斑。也是,一个弱女子,为救社稷;慷慨赴之。十八路诸侯——天下有数之英雄!他们都没有做到的事,被她一个人做成了。谁还敢说女子不如男?为除国贼,不惜清白柔弱之身;以计破之;岂不为大智大勇乎?闭月貂蝉——文人骚客的宠儿。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羞花的杨玉环,让开创开元盛世的一代帝王背负“扒灰掠媳”(她本为玄宗之子寿王李瑁王妃)的恶名。在宫廷中两进两出仍独得圣眷的一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历代皇室后妃,何尝有屡遭贬斥而又让帝王欲罢不能者?正史记载:《旧唐书卷五十一》“五载七月,贵妃以微谴送归杨銛宅”、“天宝九载,贵妃复忤旨,送归外第”。《新唐书》卷七十六记载:它日,妃以谴还铦第,比中仄,帝尚不御食,笞怒左右。高力士欲验帝意,乃白以殿中供帐、司农酒饩百馀车送妃所,帝即以御膳分赐。力士知帝旨,是夕,请召妃还,下钥安兴坊门驰入。妃见帝,伏地谢,帝释然,抚尉良渥。《资治通鉴》记载:妃以妒悍不逊,上怒,命送归。”妒妇啊,悍妇啊,史料详实,你愿意让这种人做你妻子?杨玉环不仅做了,还是拥有后宫佳丽三千的帝王之妃!《旧唐书》卷五十一天宝九载,贵妃复忤旨,送归外第。时吉温与中贵人善,温入奏曰:“妇人智识不远,有忤圣情,然贵妃久承恩顾,何惜宫中一席之地,使其就戮,安忍取辱于外哉!”上即令中使张韬光赐御馔,妃附韬光泣奏曰:“妾忤圣颜,罪当万死。衣服之外,皆圣恩所赐,无可遗留,然发肤是父母所有。”乃引刀翦发一缭附献。玄宗见之惊惋,即使力士召还。《资治通鉴》中只有六个字“杨贵妃复忤旨。”一个忤逆君王的妃子,还可得圣眷,一缕青丝即让金口玉律一言九鼎的帝王后悔之妃。历代祸水,皆是以声色蛊惑君王从而祸国,唯独玉环一人,让帝王欲罢不能自己受委屈后还宠幸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论圣眷,帝王之妃,无出其右者。这证明她和一个皇帝之间拥有了爱情(有恋爱经历的都知道,吵吵架什么的正常嘛)。一代文豪白居易为其爱情着墨而著《长恨歌》;乃成名垂千古的爱情绝唱。杜甫李白皆为其美色作诗,能让古典文学唐诗历史中影响力最巨的三大诗人皆为其着墨;玉环何其美也。可惜,红颜薄命,安史之变,玄宗落魄,为平兵变,无奈杀之;一个悲剧的爱情故事由此而生,这就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之典故。玉环之于四大美人,成也爱情,败也爱情。让帝王仍无法保护的爱情,可悲可叹啊!
这四位美人,传唱千古,或大勇,或大义,或大悲,或大幸。何为美人?仅为容貌乎?有容却无德无才,只能说是美女。当初七、八十年代香港娱乐圈,美女何其多也:赵雅芝、关之琳、张敏等等,好几十位,结果就一个大陆来的利智(巨星李连杰之妻,当时的香港大众人群是特别看不起大陆来人的)被当代文豪倪匡称为五十年一遇的美人,因为她不仅美,而且机智。才博得评委的认可,获得选美冠军,并被赞为美人。细细数数,历代美女何其多也,三代祸水的夏之妺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皆为祸国殃民的美女;“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史载三次成为王后、先后七次嫁给别人为夫人,共有九个男人因为她而死的春秋美女夏姬,前文提过的美貌更在西施之上的毛嫱,与昭君同处一朝“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武帝后妃李夫人;铜雀春深只为二乔的三国孙策周瑜之妻。被《洛神赋》传唱有洛神之称的甄宓,南北朝时期“玉体横陈”的冯妃冯小怜。一女嫁五帝(历经杨广、宇文化及、窦建德、突厥处罗可汗、吉利可汗和李世民等六位丈夫)的隋炀帝之妻萧后,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大汉奸吴三桂之妾陈圆圆;这只是稍微有名点的,略做例举,历代美女实在不胜枚举。可是千古传唱的美人就只是西施、昭君、貂蝉、玉环这四位。四大美人,为什么不是五大乃至六大呢?因为只有她们身上才存在这种被传唱的“价值”,历代统治者与文人出于某些需要,而又只有她们能满足这个需要,于是她们就被传唱了,这是某种价值观的体现。再直白赤裸一点,只有能为政治文化提供服务的美人,才能成为留名青史的美人,当然,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建立后周的武则天等人也在政治文化上有很大影响,但是这四大美人不仅只有价值,更有美色(有听说过花木兰美的么?反正我是没听过),而且还是正面积极的影响(武则天遭骂也有上千年)。所以就只有四大美人,四大美人也只是她们四个。 名正言顺,有理有据,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