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郑恩因在太原偶遇赵匡胤,赵匡胤、柴荣、老郑恩三人结拜为兄弟。赵匡胤为老大,柴荣为老二,老郑恩为老三。三人在日后的相处中,因是过命的兄弟,自然关系缜密,如亲兄弟一般。陈桥兵变,赵匡胤做了皇帝,对老郑恩这个厚实的兄弟就更为关照,敕封为山王千岁。老郑恩因没有文化,又与赵匡胤是兄弟,尽管赵匡胤是皇帝,老郑恩从来不守皇与臣的规矩,在大殿之下常常直呼赵匡胤为大哥。赵匡胤对老郑恩的宽容,引起了一些大臣的嫉妒,便生了想害死老郑恩的心思。 一日,几个蓄谋已久的老臣在赵匡胤的宴席上故意灌醉了赵匡胤,这些心怀不轨的大臣乘赵匡胤神志不清时便进谗言:皇上,你看老郑恩自知功高盖主,从不拿皇上当回事,在众臣面前常常直呼皇上大哥,没有一点君臣礼数,分明是藐视皇尊。老郑恩已犯了天条,像这样的罪臣是不是该斩?赵匡胤神醉心迷,已没有了清醒的神智,一时想起老郑恩在大臣面前常呼大哥,不给留一点面子,便顺着大臣的话说,该斩!该斩!这些佞臣领了赵匡胤的糊涂圣旨,迫不及待地去了老郑恩的府邸,抄了家,就地斩了老郑恩。 翌日升殿议事,赵匡胤见朝班之中不见了三弟老郑恩,就问执事官山王千岁去了哪里。执事官回着说,山王千岁已被刑部斩了。赵匡胤听后大惊失色,问刑部为何斩了山王千岁老郑恩,又看殿下二弟柴荣满脸黑漆,泪水涟涟,知了事情的严重性。刑部说,昨天我们领了皇上的圣旨斩的老郑恩。赵匡胤听后,回想着昨天的事情,觉出这是一个阴谋。思维清晰的赵匡胤龙颜大怒,当即下令把哪几个谗臣推出殿外给斩了。 刚斩馋臣不久,老郑恩的夫人桃三春哭哭啼啼闹上殿来,质问着赵匡胤为什么斩了老郑恩,他犯了什么罪?不依不饶地与赵匡胤折腾。无论赵匡胤作何解释,桃三春就是不依,非要她的丈夫老郑恩不可。赵匡胤向桃三春赔着不是说,那你就把我斩了吧。桃三春气是气,哪能斩了当朝皇帝呢,便让赵匡胤脱下龙袍。赵匡胤无奈,只好脱下自己的龙袍,送在桃三春的面前,桃三春二话没说,举剑便把赵匡胤的龙袍一劈两半而了事,日后便有了“斩龙袍”一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