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武式太极拳

 静心尽意来 2016-01-12

 郝少如字梦修(1907—1983),他生于太极世家,对太极拳的精要,能心领神会。1928年,随父到南京、上海授拳。沪宁杭名师林立,少如二十三岁独闯上海滩,他一生勤奋,桃李满园,少如的太极拳识渊博,以理论与实践的高度驾驭着精湛的拳艺:他不仅能正确地解释王、武、李三家拳论中每一字的含义,而且能将其精华演练得淋离尽致。是表里俱精,素负盛名的一代名师。

 

 

姚继祖 </ FONT 王小伦

 

 

 

李伟明

 

 

 

【学武氏太极拳后,才知道武禹襄是按启承转折的作文原则来定型他的武氏太极拳。后来郝为真把启承转折改成了启承开阖,启承开合也挺好。现在流传的的海派武氏太极拳是经郝家三代调整最后由郝少如定型成架。海派武氏太极拳绝对是众多太极拳派中的珍品,据说太极拳五大门派中,练武氏太极拳的最少,这就对了,所谓真理只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太极拳最初是以拳术面世的,不像现在有人说的太极拳是文化是道。杨露禅和董海川是内家拳最高水平的代表,但这两个人都没文化,杨露禅绰号扬无敌,如果太极拳真是文化真是道的话,那杨露禅应改号叫杨文化或杨佛道才对。但既然有人说太极拳跟佛道有关,我在练拳几个月后还真研究起佛道来了,也还真搞明白了一点,研究佛法对学习太极拳还真有好处,都说太极拳难学,但你不妨找一个比太极拳更难懂的学问作参照物,佛法是比太极拳高深很多的,把佛法搞明白了,会觉得太极拳其实是简单的东西。有人把太极拳和佛法相比,我觉得,这两样法根本是不能比的。练太极拳是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但这种境界对修道者来说是很低的,何者为道,道就是以修禅定为核心,能自在于四禅八定的入出,获大神通,并可随意愿能转生于三界,即欲界,色界,五色界。修道除修定外也需要持戒,和布施。必须舍弃人间的低级趣味才能得成仙道。在欲界天,天人的寿命要比人类长久很多,仞利天的一天相当地球人类的一百年。而色界天的天人的寿命又远远高于欲界天。佛法又是不同,佛法认为仙道不能解脱轮回的问题,只有修习佛道才能达到不生不灭的最高境界。这最高境界是在三界之外。解释起来很难,对普通人说,好比跟深海里的生物讲喜马拉雅上的雪。佛法也离不开禅定,除禅定外,还要去掉我执,就是去掉对自我的执著,这东西叫做萨迦耶见,修四念处的目的就是去掉萨迦耶见,嘴巴上讲无我是没用的,这至少要有初禅的定力。佛陀在菩提树下修安般念,从初禅起,直到四禅。然后证须陀洹果,直至罗汉果。佛陀出生时,净饭王请他的国师阿私陀隐士为佛陀看相。大仙一看到佛陀就哭了。他成就四禅八定,获大神通,知过去未来。大仙知道太子将成佛。他认为来世他必定会投生在非想非非想天,因为他的观念是只有最高的禅那能够产生果报,没有其它的选择。这就是为什么当他见到我们的菩萨悉达多太子时就伤心流泪的缘故。他想到自己不久将死,死后投生非想非非想天,也就见不到悉达多太子成佛,因此感到很伤心。修道学佛可以,成仙成佛就不对了,成仙是可能的,按科学安般守意的定义,达到初禅的境界并可自在出入禅定者既是仙。而成佛需要有已成佛者的亲自授计。到目前为止成佛这还只是个位数。所以目建莲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被称为七佛偈言。佛法是科学的,按佛陀指导的路线方法,一步一步,最后证阿罗汉果,罗汉果和佛果是同一个层次。科学安般守意实修方面只讲到未到地定,这只是修道的基础。如真要修习禅定和佛法,可去缅甸帕奥禅林,帕奥禅师——被人认为是当代成就并且仍然住世的阿罗汉之一。这罗汉在传法中对修定非常重视,在他的弟子当中,知过去未来世的不在少数。太極拳有傳統太極拳和簡化太極拳,有人用這之間的區別,認爲中國的禪宗和淨土宗是簡化佛法,我覺得淨土宗和禪宗根本就不是佛法,但可以說是簡易道法。有修就好。真正的佛道是要遠離世俗,聖者甘於貧困與寂寞。到處結緣的都是假菩薩。佛法和道法都不能促進生産力,因此真心修行的永遠是少數。大乘佛教是以欺騙的方法來傳播,也難怪他們,如果講真話,就沒人信了。同佛道相比,太極拳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因爲太極拳可以改善人的健康。成爲武林高手是一部分人的夢想。安般太極拳法將繼續講述我在這近兩年的時間裏誤打誤撞悟出的一些東西。阿邓】<>

 

杨武传承细思量

(2012-11-29 11:18:54)

 

李老师昨天又飞去泰国了,虽说年纪大了,不想动了,但毕竟在泰国待了19年,那里有他太多的欢笑和成就。那个在李老师推手视频中出现的小伙子,据说能跟泰拳选手玩玩,不知道中国有几位练太极拳的朋友可以跟练泰拳的朋友玩玩。

武式太极拳练的人少,跟武式拳前两代都是有钱人有关。当年武禹襄把杨露禅介绍到北京教拳,从此开创了杨家三代人教拳谋生的生存方式。武家不同,武家不差钱,武禹襄当年练出神功后的感觉,估计也就是一个富家小孩得了一件特别好玩的玩具的感觉。你要是不太笨,肯花功夫,传了你也就传了你了,估计李亦畬就属于这样莫名其妙得练神功的。到郝维真更离谱,郝维真是穷人,别说养老师,估计养活自己都够呛,也不知道李亦畬老先生看中他什么,反正传了也就传了。我罗哩罗嗦讲这个往事,是想让大家思考一下,这样的传承方式和杨家的传承方式有什么区别?这样的区别会导致什么结果?

武式拳虽然练的人不多,但还是看到有人练出了功夫,前一些日子,师妹把郝少如前辈的弟子刘积顺老师的视频找了出来,放到了她的空间里,看刘老师的拳架视频,一个感觉:好轻柔啊!又看到刘老师弟子王小伦的拳架视频,两个字:真棒!但王小伦把刘老师的拳架改掉了,动作难度改大了,这样其实是有违武式拳让初学者尽快入门这一初衷的。功夫出来怎么打都行,对于初学者,还是郝少如前辈的架子实用。

吹完别人吹自己。那天练完拳,知道李老师要去泰国,老高、师妹和我免不得和李老师絮叨几句,什么我们没人指点啦,我们要退步的啦,没想到李老师蹦出一句:“你们已经学得很快了!真的很快了!”要知道,李老师是属于很旧式的那种人(也难怪,改革开放三十年,李老师在落后的外国待了19年),要听到李老师的表扬,应该比登天容易点。

安般太极拳法,安般念、猫步、杨式拳、武式拳、小般若桩,一项武式拳,又已经花了我一年多时间了!

新浪网友2012-12-04 09:40:37 [举报]

请问在哪里可以看到刘积顺先生的视频呢?能否给个链接啊,我找过,但是没有找到!

博主回复:2012-12-04 13:11:34

 

http://www./TaiJiQuan/?2247-0-0.html

 

(选自一路走来

 

 

得真传大器晚成——访武式太极拳传人刘积顺

[转载]武式太极拳-郝少如视频 (2011-01-13 17:24:52)
[转载]武式太极拳-郝少如视频

<按>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其中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得武式太极祖师资助赴河南陈家沟拜师学艺似乎家喻户晓,但是演释出露禅得益溶汇武式太极而创杨式太极拳传奇故亊,就少人闻知其详了。以后有机会再叙述吧.现引刘积顺先生的故事,为武式太极拳做一初步介绍,以餐武式太极拳的爱好者。

 

得真传大器晚成鈥斺敺梦涫教酥涣趸

见到刘积顺先生,是在1991年河北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上。白天,除参加会议外,来访他的徒弟、学生、友人络绎不绝。我只好与他相约,在离会的前一夭晚上11时以后进行采访,我们一直谈到翌日凌晨2点,他还是神采奕奕,毫无倦色。

刘积顺先生29岁开始跟太极名家郝少如先生学武式太极拳,艺成以后,从北到南广为传授太极拳艺,也被邀请到国外授拳。武功出众者大多是从少年时学起,可他近而立之年才起步,却能大器晚成,成为当今中国一位太极拳名家,他的学拳经历对人们是很有启发的。

由怀疑到真信

刘积顺出生于上海,日本入侵中国后,由于战火纷飞,社会动乱,父亲把他和母亲一起送回广东老家避乱。他的少年时代就是在广东省的乡下渡过的。11岁那年,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蹂晌到了广东,在乡下也不安全了,父亲又叫他们母子返回上海。以后他便在上海,从小学读到大学,大学学的是法律系国际法专业。读书时,他爱好广泛,喜欢武术,还跟别人学过拳击。参加工作后,他见上海有各派太极拳传播,学太极拳的人很多。当时他对太极拳不太了解,见别人学也想跟着学。经朋友介绍,他就向武式太极拳传人郝少如先生学武式太极拳,此时他29岁。他默默地、很用功地学了一年,老是对太极拳的技击功能心存怀疑。有一天,他独自到郝老师家里,听老师讲拳理。长时间憋在心里的话不得不吐。他问郝少如老师:“太极拳能不能用于对打?”郝少如说:“怎么不能打?太极拳既然称为拳,当然能打。”刘积顺又问:“我能不能打打你试试?”郝少如说:“当然可以。”由于郝少如先生是家传功夫,社会上的人虽都知道他艺业非同凡响,但很少人见识过他的真功夫。只见郝少如随便地站着,说:“你打吧。”刘积顺心里七上八下的,到底是真打还是假打呢?他决定先试试看。他不用全力,一个直拳向郝少如打去。拳一碰到郝少如,未见人家如何动作,就感到有一股劲传到自己身上,整个人向后仰面跌出,碰到墙壁上。郝少如从接劲中知道刘积顺还未敢放手真打,便说:“你要真打。”刘积顺说:“那我可真打了。睁他见郝少如身体肥胖,可能转动不够灵便,就先做了一个假动作,一闪身,用一个横勾拳向郝少如肋部击去,郝少如身不动,当拳触及他肋部时,只听到他“哼”了一声,刘积顺感到从郝少如老师的肋部透出一股类似冲击波的巨大力量来,一下子把他打进了靠墙的八仙桌下,头和手臂都受了伤。他当时30 出头,年轻力壮,又有一定的拳脚功夫,竟如此受挫,顿时感到武式太极拳不得了,老师的功夫不得了,太极拳里有很多高超奥妙的东西,原来的疑虑烟消云散,坚定了学太极拳的信心。

郝少如见刘积顺有文化,肯用功,善于动脑筋,有悟性,也有意传他拳艺,收他为衣钵门徒。这样,刘积顺学太极拳的兴致越来越浓,每周抽出两个下午的时间单独到老师家学拳,学推手,这样一直坚持了4 年,到1966 年“文革”开始时才中断了。

“文革”期间,郝少如被冠以“反动学术权威”的罪名受审查。由于郝少如与太极拳名家顾留馨关系不错,顾留馨被批斗时,郝少如也被拉作陪斗。当时街道组织对郝少如规定,如果有人来访,他必须向街道报告。郝少如对刘积顺说:“你目前不宜来找我,因为要报告很麻烦。”刘积顺只好听老师的话,坚持在家自练,但每年还偷偷地去老师家几次,看望一下老师,每次在老师家半个小时,让老师给他纠正拳架的不准确之处。

1974 年,由于国家推广太极拳,太极拳活动逐步开展,郝少如又被请出来到公园教拳,刘积顺每周日都到郝少如教拳的地方学拳,练架子,学推手,并兼做老师的助教。凡有需要表演推手的,郝少如都叫刘积顺上场,与他一起推手。这时,刘积顺的拳艺已得到郝少如的赏识,郝少如也逐步根据他学习的进度增加了学习内容。在郝少如的教导下,刘积顺的功夫长进很快。

郝少如过去因家里人患肺病,自己也染上过肺病,但因他长期练拳,身体变好了。1981 年,温州的太极拳爱好者请郝少如去教拳,因水土不适,加上往返晕船,一度发低烧。他以为是感冒发烧,随便吃了点药。谁知吃药只是暂时抑制一下,不久,又烧起来,最后病出于肺部,不治而逝。郝少如去世前,全国第一届太极拳邀请赛正在浙江绍兴举行,大会邀请他参加,因身体不适,指定刘积顺为代表,刘积顺成了郝少如的衣钵传人之一。

广为授拳

刘积顺作为郝少如的传人参加了一些全国性的太极拳会议并作了表演,崭露头角,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一些地方的武式太极拳爱好者纷纷邀请他前去授拳。近10年来,他除在上海授拳外,先后到过浙江、广东等省和国外传拳。温州是武术活动开展得比较活跃的地方,各式太极拳均有人传授和练习。郝少如生前曾去温州教过拳。郝少如去世后,刘积顺去温州教拳的次数和时间最长,教的学生也最多。郝少如在温州教拳时曾与人表演过推手,由于推手时郝少如的身体好像没怎样动,别人就被发放出去了,一些人认为他的功夫是假的。加上人们对武式太极拳不大了解,认为武式太极拳很硬,架子也不好看。刘积顺去温州教拳时,也碰到过类似问题。他并不急于让人们接受武式太极拳,起初只教了几个武式太极拳爱好者,让人逐渐认识武式太极拳,他教的学生,经过几年的练习后出了功夫,成了有名的太极拳师,在当地影响很大。以后他再去温州教拳,参加学拳的人越来越多。

从1985 年起,他连续三年南下广东教拳,在广东这块开放地区教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一年元旦,刘积顺教拳的那个县里举办武术表演,他被请上台表演推手,他与学生盘了几下手,借力发了一个劲,发劲时学生不是往前、往后跌倒,而是脚步踉跄地移动,台下便有人议论这功夫不是真的。元旦后的一天,他正在讲课时来了不少人,其中有些是武术爱好者。有人说,元旦的表演是假的,他们不相信武式太极拳能打人。刘积顺见课讲不下去了,便说:“武式太极拳能不能用。光嘴巴讲没有用,各位哪个有兴趣可以上来试一试。”他话音刚落,就上来了一位身体壮实的小伙子,这小伙子学过南拳,对太极拳也有过接触。他认为刘积顺与学生表演推手的那天,刘积顺的学生没有用力,于是他摆好姿势,用大力向刘积顺推去,刘积顺接住他的来劲,稍一转手臂借到对方的力又给了对方一点力,那小伙子双脚离地,攻势尽失,胜负立判。对方连声说:“功夫是真的,功夫是真的广这小伙子罢手退去,刘积顺说:“哪一位还想来试一试,请上来。”全场寂然。经过这次试手,当地群众对武式太极拳有了新的了解,对刘积顺的功夫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刘积顺连着三年到那里教拳,每年一期为3 个月。

刘积顺除应邀到外国传拳外,对一些慕名求教的外国朋友也单独授艺。英国之江太极拳研究院院长黄济复先生是英国的太极拳名家,曾在马来西亚、新加坡、英国先后学过赵堡、杨式、吴式、孙式太极拳,后又到中国河北省邢台市学过武式太极拳,经友人介绍,知道刘积顺是郝少如的传人,便去信要求向其学武式太极拳,刘积顺复信,表示愿意教他拳艺。一次,刘积顺去香港省亲,黄先生专程到香港学了一个月的拳。通过习练,黄济复先生感到效果很好,从此就专心练起武式太极拳,同时不断来信,请刘老师解答他在学拳过程中碰到的各种疑难间题,刘积顺均一一给予满意的答复。现在,黄济复先生在英国收徒授艺,从学武式太极拳的人不少。

刘积顺讲学,总是从学者的实际出发,从架子到拳理、拳法都给学生作详尽的讲解,认真进行身教,从不敷衍了事,加上他为人随和,因此,每到一处授拳,都受到学生的尊重和欢迎。

谈拳和推手

刘积顺说,练武式太极拳是有一定顺序的,每一个练习阶段都有不同的关口要攻。

练武式太极拳第一阶段是练外形。开始按架式动作一招一式的学,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用意识去支配,摆好架子的外形,做到手脚的“三虚一实”。招式练熟了,再攻身法,武式太极拳有13 个身法,这些身法要求很重要,在练架子时要逐步贯彻这些身法要求。身法关攻下了,在今后练架子和推手就能起到重要作用。身法一关中有一“蓄字诀”, “蓄字诀”是指练拳者的上下肢和躯干的五张弓要形成人体的一张大弓口“蓄字诀”做到了,上一下相随了,才可以练擎引松放之法。

第二阶段是练内形,又称练内劲。练外形有了一定体会,打好基础了,回过头来问拳架,看自己是不是意气分得开,这是“开字诀”口“开字诀”的内容是每一式的动作要做到气向下沉,意向上升,气随皮肉活动向下沉,意随骨骼的组合向上升,练拳时感到皮肉和骨骼之间是分开的。意气分得开后还要继续练意气分得清,这是“清字诀”。它的内容是指气势的大小、长短、轻重皆可随意安排,这中间有一个“串字诀”,也就是要节节贯串,打架子、推手能表现出意到、气到、劲到的效果。

武式太极拳的最高境界是意气分得灵,这是“灵字诀”。到了意气分得灵阶段,全身都是浑然一太极,不论对方挨到自己何处,何处都能起反应,就像拳论所说的”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 “气遍身躯不稍滞”,到此地步就能随心所欲了。

对于太极拳推手技击,笔者曾访问过国内外一些名家,常揣摩他们说法的异同,刘积顺谈武式太极拳的推手技击法,笔者感到有不少新鲜的内容,能比较完整地体现出武式太极拳的特点。

“擎引松放”这一《撒放密诀》是武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李亦畬的力作,社会上对此诀的解释众说纷纭。刘积顺认为此诀的四字是一气贯串的,不是割裂开来使用的。在推手时,要接得住对方的劲,然后朝自己身前引,引时身体要放松,不紧张,放出时要朝一个点。

为了更具体地说明这《撤放密诀》,他叫笔者与他单搭手,让笔者抓住他的手腕用力。笔者抓住他的手腕外侧,并用力一折,即感到有一股力从沾着处打到笔者手上,传导到身上来;刘积顺说:“你刚一用力,我就有一股力透到你身上,可以到你的背,或到你的胸,或到你的腰腿,也可以透到你的内脏,到你的头上。这种意念与动作的配合,一气呵成,就是‘擎引松放’的实施。施‘擎引松放’之法,一般要打人身体外侧,不宜打人内脏、头部,因为那样会伤人,使受者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重者会受内伤。”

刘积顺认为,要做到“擎引松放”,接好别人的劲是关键。在接劲的过程中互相接触处有一定幅度的转动。这种转动是很微小的变化,没有这个转动,就无所谓“擎引”了。在转动的当中,吃掉对方的一部分劲,同时也给对方一个劲,这过程中双方沾在一起,我可以把对方的手臂作为我手臂的延长,通过对方的手臂把劲发放到自己确定要打的对方的某个身体部位上,对方走化不了,即被我发放出去。

著名的《打手歌》中有“沾连私随”的说法,对于这四个字,刘积顺解释说,“沽连粘”三字是指手和身体上部而言的,“随”是讲身体下部。“随”不是跟随的“随”,而是上下相随的“随”。上面用劲,先问下面,上面要作安排,自阿要相随。刘积顺对“随”字的这种解释与其他式一些一左极拳传人的解释有所不同,他说,不能说别人不对,也许别家太极拳有自己的练功要求,跟武式太极拳的要求不一样。

武式太极拳拳论中有“无中生有”的说法,刘积顺对这一技法进行了解释。无中生有的做法是行拳、推手时,一些部位的骨头向前进,肌肉往后拉。比如,我的肋部一侧受到一个自上向下的力,受力处的肌肉是向下走的,而骨头是微向上的,骨头在受到对方的压力后不向下走,骨骼之间的组织更趋严密紧凑,能抵抗对方加在我身上的力量,这里有向上的意思。此时,加上腰腿的作用,转动一点点就能进行发放。这种无中生有的方法,能使劲迅速集中到一点,接劲,化发,这种练习和使用方法是武式太极拳独具的特点。

著名的《十三势歌》有一句七言:“意气君来骨肉臣”,这是一句很费解的古句。对此句,刘积顺的解释是:“意气、君臣、骨肉是三组不同的概念,骨肉代表意气,其中骨代表意,皮肉代表气,它们的关系是君臣之间的关系。君臣是不能分离的,分离了就办不成事。骨与肉也不能分离,分离了也成不了事,必须两者结合成有主次的、君臣之间的关系。这两者一结合,就会各自产生不同的作用。对于这些抽象又深奥的理论间题,刘积顺除口述外,还叫笔者一一在他身上试探,由他一一从身上表现出来,使这些抽象的东西变为具体地、摸得到的、不是玄乎的东西。”

“敷盖对吞”四法是武式太极拳的家传秘法,刘积顺说,郝少如老师就具有这种功夫,这四法全部是讲气势的.一搭上手就让人动弹不得。他与郝少如老师推手,郝老师一用此法,任他怎么打也打不进去。他说自己目前的功夫还达不到这个地步。

对于当前太极拳界开展的推手比赛,他认为,规则和裁判是竟赛的两个重要因素,竟赛的规则必须有利于让选手发挥太极拳的技击特长,而不是束缚这种特长。过去一些规则有的不利于太极拳技击特长的发挥,要从实际出发使其逐渐完善。裁判必须懂得太极拳,打分应有根据,不能含糊其辞。曾有过这种情况,裁判打分后,运动员对得分有异议,向裁判询问,裁判却拒绝回答,或回答得模棱两可,这样不能让运动员口服心服,不利于提高运动员的竞赛水平。他认为,太极拳推手赛是一项竞技运动,应以运动员在比赛现场发挥的水平为依据,实事求是地进行评判,不要掺杂政治因素或凭主观好恶臆断,更不能先排好了名次才比赛。过去曾有过此风,但此风不可长。如果掺杂了非竞赛因素,不但国内有关的人有意见,而且国外的同行也有看法。


最后,刘积顺说,古典拳论讲:“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练太极拳的人必须认真领会和贯彻这四句话,否则练来练去也达不到应有的水平。

延伸阅读:http://baike./index.php?doc-view-519.html

 方刚的博客

 
 

武式太极拳

[转载]武式太极拳-郝少如视频 [转载]武式太极拳-郝少如视频





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精粹研究全书》主要包括九个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武式太极拳的创始。

第二部分:武式太极拳对人体的医疗与保健作用。(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 化系统....等)

第三部分:拳理部分:主要介绍太极拳理论及怎样学好武式太极拳。是笔者对太极拳的实质及哲理性的研究与认识,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读者从根本上、科学地认识太极拳的精髓,弄清太极拳技击的实质。

第四部分:武式太极拳基本功训练及身法概要。

第五部分:拳架部分。该部分采用图解的形式,全面地介绍了武式太极拳的基本套路、要领、 身体各部位姿势图解的要求以及郝少如先师四张节序图,便于读者自学。

第六部分:推手部分:主要介绍武式太极拳活步推手、定步推手及其推手基本功的訓练方法。

笫七部分:器械部分:主要介绍武式太极剑、武式太极十三刀及武式太极十三枪、两人对练对枪、粘枪、左右抖枪等。

第八部分:拳解与论述。(空、松、圆、活。蓄劲与发劲……)

第九部分:太极拳的古经典拳论。

附录部分:主要介绍武式太极拳历代名人简解及主要传人表等。

武式太极拳简解

武式太极拳是我国传统太极拳五大流派主要之一。武式太极拳是清代河北永年广府武禹襄祖师所创编。 武式太极拳是经武禹襄祖师、李亦畬宗师、郝为真师祖、郝月如师公、郝少如先师连续五代承袭世传。武式太极拳经过他们不断充实、完善发展而形成一套系統完整的太极拳理论体系。武式太极拳其外形简练、姿势紧凑、动作舒缓、步法轻灵、尾闾中正、虚实分清、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不相逾越,出手不过足尖。并注重内功,用内动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每一拳式必须含有“起”、“承”、“开”、“合”。“开”則是“呼”、是“发”、是“放”即为周身气势的放大,周身骨节及肌肉群都有开展之意,为周身之劲撒放于体外。“合”則是“吸”、是“蓄”、是“收”,即是周身气势的收小,周身骨节及肌肉群都有收缩之意,是周身之劲的聚蓄于体内这种由“开”到“合”,由“合”到“开”,相互转換的。武式太极拳具有完整丰富而细腻的理法,有独特身法及内劲,走内劲以意行气,以气运劲而遍及周身,一举一动由意动始而气动,继而形动,练成意、气、拳三者合一。它以科学地集拳术、导引术、艺术、医学、力学、物理学、哲学为一体,既古老又新颖,即高雅又朴素,它不论在攻、防、格斗上,还是在强身健体上都有独特的风格及研究价值,而且陶治情躁,延年益寿,有着奇特的功效。

怎样学好武式太极拳

学练武式太极拳要清楚地了解武式太极拳的涵义及

其运动的性质,更要研究它的哲理,在习练太极拳的实

践中运用武式太极拳的方法论去掌握其运动的基本规

律,领悟它的拳法、身法等。武式太极拳有其独特的基

本功(预备功),因此要练好武式太极拳必須先要练好

武式太极拳的基本功。基本功的含义有三:一、为练好

身法。在直立而双手下垂之简单姿势下练习,可使注意

力集中于身法而为下一步学练套路作好准备,故为拳式

之预备,二、为提高体力,因此功对体力要求最低,凡

能站立者均可练习。但练习数日后,体力即可自然提

高,故为体力之预备;三、为静心凝志,未学练过内功

者,往往容易心神散乱,不易集中,而在学练此功时,

即可打下神安之基础,故为练气之预备。预备功是一种

外静内动的内功训练方法,它能增加肢体肌群的力量,

站功时,肌肉处于等长收缩,增长肌肉运动强度,又使

胸腹,腰背各组肌肉松沉,使重量沉于两下肢,故下肢

肌力增加,更为显著。此功可增加内力,在预备功锻炼

时,由于松静而达到上虚下实,气沉丹田,气血调整,

如此不断地增强内力,使精充气足、神旺、经络通畅、

气血充足,既可健身袪病,又可使体力不断提高,为练

好武式太极拳打下坚实的基础。要练好武式太极拳必须

要经过一个由生疏到熟练、由熟练到懂劲的逐步提高过

程,武式太极拳有它独特的运动特点和风格,有它的身

法要求,只有充分体现这些风格特点与要求,来使每一

个动作姿势准确,符合其要领,由易到难、由难到顺、

由顺到有内劲,达到功深。

练习武式太极拳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拳架 练拳架即是练外形,每个姿势动作都要用意念去支配它。主要在姿势的准确上下功夫,打好基础,练太极拳也像盖高楼一样,打桩打得深,打得好,造高楼才能稳。而且外壳结构要端正,然后再装饰,布置房间,如果外面结构不正,里面装饰得再好也没用,高楼还是要倒塌,打太极拳也是一样,外表姿势不正确,要破坏体内的内劲,太极拳就无法练好,所以,初学太极拳者,一定要先把拳架基础打好,像小学生学练毛笔字一样,一笔一划、横平竖直,要规规矩矩,应该先从正楷上下功夫,横、竖、撇、捺,笔笔不苟,长、短、阔,狭间架端庄,方可避免歪、斜、倒、塌之病。外形端正了,然后讲究运笔的逆入平出,收笔藏锋、凝散收敛、立骨出神,使内有雄劲之气,外有端丽之姿,然后再学行书和草书,用功日久,方能随意挥洒,自成法度。所以学练太极拳也是如此,都要有一定规矩,要着重把握动作姿势的端正,准确掌握整套架子的动作姿势,运行路线和方向、角度。在力求每一个动作姿势端正的基础上,

提高熟练程度……

第二阶段:学习身法

在求正确熟练拳架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身法的练习,武式太极拳有: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腾挪、闪战、尾闾正中、气沉丹田、虚实分清共十三条身法,因为身法是内形的基础,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环节,所以十三个身法是习练武式太极拳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法则,如果脱离了身法的基础,连身法的基本要求都没有达到,那要获得太极拳艺便成了一句空话。这十三条身法就是练好武式太极拳的方法,然而要掌握好身法,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先选择最基本的一两条身法进行练习,练到一定的基础之后,再循序渐进地逐步增加,直到身法全部掌握,然后再求腰脊敛气,使气注于腰间,脊骨之气能够注于腰间,一身便有了主宰,一身能有主宰、身、手、步法才能联成一体;全身的肌肉、骨骼才能达到于灵活,协调,进而再求掌握行气运劲的本领。

第三阶段:学习内劲

太极拳是一门高级艺术,综合性学科,它包括哲学、力学、物理学、医学、解剖学、经络学、运动学、气功学……等学科,只有正确运用了解这些学科,才能科学地认识太极拳的精髓,弄清楚太极拳技击的实质。书中还简单举一些例子,使读者容易了解意、气是怎样才能分得开、分得清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对今后研究武式太极拳的发劲及意与气之间的关系有很大帮助。【作者李伟明】

 

作者自幼拜武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郝少如先师为师,并专研武式太极拳身法,内劲及其理论,数十年寒来暑往,甘苦其中,练功不缀,喜研理法、内劲、有系统总结,积累了自己经验与体会,认真细致地完成了这本书的编写工作。本书内容编排突出了重武德修养,重文化内涵,重基本功训练,重理法研习,以功理功法带套路的武式太极拳教学思想,着重于武式太极拳传统套路技术风格特点,技术动作和基本方法的训练内容,介绍了如何以意念导引走内劲,支配好行功走架的外形、动作;总结了作者几十年来在武式太极拳传统套路教学中的研习及经验体会。此书将对武式太极拳的普及、提高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也适用于不同基础的太极拳爱好者。

  

[转载]武式太极拳-郝少如视频

漫漫太极路(转)

(李伟明老师,狮子和才女作者。蒋涛先生摄影)

 

 

 

武式太极拳的传承情况

 

作者 佚名

 

作为太极拳的一种运动形式,武派(式)太极拳,从其创始人武禹襄起到其传人李亦佘,为有别于河南温县所流行的太极拳形式,从理论到技术,从练意练气练功到实践,都总结出一套代表武禹襄和李亦佘自己理解的拳理拳法,为後人举起家派大旗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武禹襄(1812-1880)名河清,号廉泉,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人(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廪贡生,受时风及家庭影响,诵读经史同时也研习武技。他的太极拳得益于河南温县起堡镇拳师陈清平(1795-1868)。

  据传,武禹襄之兄武澄清在舞阳盐店偶获王宗岳之《太极拳谱》,转授于禹襄。武禹襄得王宗岳之《太极拳谱》後,渐得其奥,又经自己多年拳术研习实践,并参以兵家奇正虚实之道、医家经络气血之说、养生家吐纳导引之功、技击家蓄发提放之巧,始创编了流传到现在的“武派”太极拳。因此可见,“武派”太极拳与其他许多家派的拳术一样,乃为某个历史阶段、某位对拳术颇有研究,实践经验颇为丰富,而又善於总结前贤拳理拳法的武术家的个人经验体会的拳术体现。当然,这些武术家往往深深地影响著後辈学者传人。成功的後辈学者传人又不断地渗以自己具个异性的经验体会影响著此拳术家派的承传发展,正如武禹襄的传人李亦佘的拳理拳术著作与武禹襄的太极拳著作,今天还在影响著“武派”太极拳传人,以及“陈派”、“杨派”、“吴派”、“孙派”的太极拳传人和千千万万的太极爱好者们。

  (一)
  “武派”太极拳的历史在近10多年间,已为许多拳家、学者研究整理并陆续在许多书刊中刊载,我不在此重复。今天,我们能看到武禹襄留给後人的也只有他的《十三势行功要领》、《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十三势略》、《四字秘诀》、《打手撤放》、《身法八要》等拳论和习拳要旨。因没有图像的留存,今人甚为遗憾的是无法感知领略武禹襄的拳技拳风及武艺功夫。假如说武禹襄的历代传人都能将“武派”太极拳的武学精粹承传三五而又能以身体运动语汇表达出来的话(其他武术家派均一样),那麼,近代有代表性的武派太极拳家可提到河北的韩钦贤、李圣端、李香远、郝中天、郝月如、阎志高等人,他们都是现代对“武派” 太极拳传播推动颇有影响的,他们都是现代郝少如、马荣、陈国安、吴文翰、浦公达、刘积顺、姚继祖、陈明洁等人的直接传授者。

  解放後最早见诸书籍出版的“武派”太极拳当为20世纪60年代由郝少如先生整理,并以他的照片动作绘制成套路图刊出的《武式太极拳》一书。此书可说是代表郝月如支系的“武派”太极拳的一个总结。1982年我到上海采访组稿时,曾经上海市武协同志的推介联系找过几位太极拳的前辈,包括傅钟文、马岳梁、郝少如,後只联系到傅钟文和马岳梁先生,郝少如没能联系上。不久郝少如去世。有幸的是我後来通过香港武术界的朋友,调出他们收藏的1964年在上海拍摄五家太极拳代表演练太极拳的录影,其中武家的是郝少如演练的。录影虽花了点,却能领略到郝少如的太极拳拳风。

  而体现到“武派”太极拳河北各系、东北系的其他“武派”、“武式”太极拳书籍,就直到80年代後期始见有出版,如由陈固安著的《武式太极拳新架》、《太极棍》(1988年出版),吴文翰著的《武派太极拳体用全书》(2001年出版),姚继祖著的《武氏太极拳全书》(1999年出版)等。

  由於传承拳师个人因素和地域文化因素的影响,“武派”太极拳承传至今大致可分为四大支系,一是以韩钦贤、李圣端、李香远等师兄弟们传下的马荣、陈固安、吴文翰等人,他们集中在河北、北京一带;二是以郝为真之孙郝少如在上海一带的传人浦公达、郝向荣、刘积顺等人;三是以李亦佘後人族人传下的以姚继祖为代表的河北广府拳师;四是以郝为真的弟子阎志高传至东北一带的弟子。

  对於武派太极拳的广泛传播起到重要作用的,应是郝为真先生。武禹襄创武派太极拳,其理论与功夫的主要承传者公推为李亦佘。李亦佘不仅继承了武禹襄的拳理,而且给予丰富、细化,这当然与李亦佘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不开。从李亦佘後,太极界将武禹襄与李亦佘的太极理论,与其他先贤的理论一起,视为太极之经典理论。而将武禹襄、李亦佘的理论实践加以研究印证,广泛与当时武术界各派交流的李亦佘传人中,恐拍就算郝为真先生了。我们从郝为真的弟子中,看到了习形意八卦时在北平的孙禄堂,也看到杨澄甫高足之一的董英杰,还有自小习练形意拳,後期在东北发展的阎志高。另外,郝为真的弟子李香远,也时常与杨澄甫的弟子交流,杨澄甫的高足之一的李雅轩晚年回忆太极高手的功夫表现时,提到李香远“……一辈子的苦功,身势的曲折柔软很够,尤其是他的发劲比任何人都充实。其劲能人裏透内,确实是一把好手。”此评价出自习练杨派太极拳的李雅轩,可想像当年郝为真的弟子也时常与武术界朋友交流。由於郝为真的功夫为当时武林界承认,又大江南北交流传艺,使武派太极拳流传于祖国各地,武派太极拳的风采也为武林界所认识。

  (二)
  从文字上最先介绍武派太极拳特点的是20世纪30年代马立伯先生著的《太极拳派别》。他写道:“……郝派(即武派太极拳)尤长於应用,至练习方法亦简捷。其所授架式最为紧凑,如干枝老梅,枝叶全去,圈儿小,路数最简便,而又最经济,询不负武、李两家之亲授也。”郝少如先生(1908-1983)谈武派拳特点是“以求太极(内劲)为主,走内劲,以意行气,炼精气神三者合一。”“每一势均用起承开合四个要领贯穿始终”;“身法以中正为基础……以尾闾正中为基准,强调由内及外;步法上严格分清虚实;手法以竖掌为主,出手不过足尖,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而不可随便逾越;强调身法、步法、手法有机配合与统一;强调内外一致,以内形的变化来支配外形的运动”。姚继祖先生(1917-1998)说武派拳的特点是开合隐现。走架时开则俱开,开为发,发力的神意。练功时用内气潜转和内劲的转换支配外形,做到由开到合由合到开,互相转换的渐隐渐现。吴文翰先生(1928- )分析得比较详细,他说武派太极拳势的特点是“外形简朴,内蕴丰富;不尚花法,重在实用。”吴文翰认为武派拳套路的编排先易後难,循序渐进,繁简适当,突出重点。拳势运动讲究起承开合,一身五弓,八法咸备,术法分明,紧凑缜密,圈小劲捷,内收外放,舒展大气。行功走架躯体柔韧,举止顺遂,运转灵敏,重心稳定,八面支撑;左右相系,护中用中;手随腰转,掌指舒展,悉任自然。在精气神方面要求心静体松人手,神舒体静,用心意指导拳势运作。走架打手要求做到神到、意到、气到、形到,周身一家,内外合一。

  郝少如是郝为真之孙。姚继祖的启蒙老师韩钦贤(1885-1958)是郝为真的人室弟子,而姚继祖的业师李逊之(1882-1944)是郝为真的师弟,技艺多为郝氏转授。1950年後姚继祖又跟郝氏弟子张振宗(1882-1956)研习推手多年。吴文翰是郝为真的再传弟子。他们三位代表著武派拳近代发展的三个支系,他们对武派太极拳的认识大致相同。而到灵活运用、实践操作,那是太极拳修炼的更高层次,这关键是各自修为、功深的表现了。

  (三)
  在20世纪80年代前,“武派”太极拳的承传研练,大都局限于师傅在家裏或一些活动场所的不显眼地方传授技艺,学习的人也不多,能谈到广传的恐怕要算在“文革”前己任邯郸市武协主席的马荣先生了。马荣先生(1912-]965)在邯郸市大力推广诸家武术,使“武派”太极拳在当地能得到传播。陈固安先生在邢台一带也先後教了不少徒弟与学生。在20世纪60-70年代,马荣、陈固安、吴文翰等同门师兄弟,常在一起研习“武派”太极拳、械技艺及探讨其理论。而郝少如也在上海一带收了几位弟子研习“郝”架太极,其中後来继续传播“武派”太极的有浦公达、利积顺等人。姚继祖则一直在永年工作,闲时也带些弟子习拳。在东北,阎志高在传播“武派”太极拳的同时,也教授形意、八卦等拳艺。

  1.陈固安,吴文翰支系
  20世纪80年代以前,除了郝少如因为有《武式太极拳》一书出版而广为武术界瞭解外,就要算陈固安、吴文翰先生这一支系了。陈固安与吴文翰先生同出一门,都为河北韩钦贤、李圣端、李香远的徒弟,是将武派太极拳广传於永年外的重要传播者郝为真的徒孙辈。从郝为真的第二代弟子中,包括李圣端、韩钦贤、李香远等师傅,教授的弟子已不仅限於汉人,同时也将功夫传授给附近的回族人,陈固安先生是其中之一。

  陈固安先生与其他师兄弟在学艺时,因有李圣端、韩钦贤几位太极功夫高手的亲授,受益甚多,对他後来的发展影响很深。

  陈固安先生年轻时,迷于武学。他学习和吸纳八卦、形意、心意拳艺的长处,并将太极、八卦、形意、心意融会贯通为一体,使其技艺精纯,成为当代武派太极拳传人中有名气的高手。在20世纪的30-40年代,即以其拳艺高超,多次制服蛮人和打败轻视太极武功者而名声大震。

  在1988年在广州举办的全国第二届太极名家研讨表演会上,陈固安先生是以身体语言、以其敏捷的身法、手法,身体的灵活运用来阐述武派太极拳的功夫,获得了与会者的赞许。在那次的太极研讨会上,太极功夫的继承和太极功夫如何体现运用是其中一个内容。当时各位太极老师都在研讨会上以各种方式表述自己的见解和方法,但以太极打手的实践运用来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是练陈家的蒋家骏先生和练武家的陈固安先生,蒋家骏先生时年40多岁,而陈固安先生已是 75岁之老人了。在这样的场合下以这种方式表述,是要有嫺熟的技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不可。因此,这也成为了第二届太极名家研讨会的一个亮点。陈固安先生是以很深厚的太极内功,以武术家共有的气质,以松柔灵活的身法变化,以冷脆的爆发劲力,以打倒对方而自己却轻松自如、身步平稳来阐述太极功夫的运用、体现。可惜的是现场所拍的照片部分损坏,仅存的一时无法翻出。

  陈固安先生传人中目前也在传业授拳的有陈树义、高连成等人。

  吴文翰先生是陈固安的师弟,少时同出一门,後吴文翰上京念书。“文革”期间,吴文翰有近10年返回故里,得与太极同门师兄们时常相聚,交流切磋拳艺,功力也得到很大提高。“文革”後,吴文翰先生返京工作。自此,吴文翰先生在工作之馀全身心投入到武派太极拳的宣传推广工作中。吴文翰先生正式收徒传拳,是 20世纪90年代後。吴文翰先生的性格温文尔雅,平时自己练功行拳,无意在外人面前显露,故许多人不瞭解他对拳艺的掌握程度,只知他是武林一支笔。其实,经数十年的研练,吴文翰先生的功力不浅,由於他对拳学的理论研究很深,从另一方面又有助他的功法实践。他很强调“走内劲,以意行气,精气神合一”,这些既是前辈同道的经验体会,又是武术家们共同追求的境界。吴文翰先生在授拳时,强调身法、步法、手法有机配合与统一,强调内外一致,以内在的变化来支配外形运动。吴文翰先生在他所著的《武派太极拳体用全书》中,很详细地敍述了他对太极拳的认识和理解。

  在陈固安去世後,吴文翰先生成了他们这一系领军人物,由於他为人谦虚,不自大妄为,故此也为其他支系的武派太极拳传人所敬服。

      2.郝少如的上海支系
  解放後,武式太极拳为武术界所瞭解,有赖於郝月如、郝少如父子在上海的推广,特别是1961年人民体育出版社组织出版了太极拳丛书,出版了以郝少如拳架为基础的《武式太极拳》一书,刊载了郝月如、郝少如父子俩的武式太极拳体会文章及郝少如对武式太极拳架的动作要求,这对武式太极拳的推广,特别是体育运动竞赛的武式太极拳武术套路基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前文已谈到过,近代武式太极拳在国内多个地方的传播,郝为真起到巨大的作用。郝月如是郝为真的儿子,相信郝为真会将他掌握的东西传给郝月如。郝月如在上海地区传拳,教授拳艺的弟子大多为文化人,如徐震(哲东)等人,然徐震等人有业在身,未以教拳为生,故传人不多。郝少如的儿子教有不少徒弟,并组织成立了上海武式太极拳协会,授拳给浦公达、刘积顺、屠澎年等人。

  郝月如与韩钦贤、李香远、李圣端等同是郝为真再传弟子,因此,上海支系与北京、河北支系,在太极拳的拳架要求、身法要求及拳理拳法上,是相同的。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差异,是承传人的个体的学拳经历、理解、体悟、掌握上的区别。

  从郝月如的《武式太极拳的走架打手》一文中,可以看出他习练太极拳的体会,如“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不在外面而在内。平日行功走架,须研究揣摩空松圆活之道,要神气鼓荡,全身好似气球,气势宽腾挪,身体有如悬空。”郝氏父子在授拳时,很强调含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虚实分清,以及腾挪、闪战、尾闾正中、气沉丹田等。至浦公达、刘积顺任上海武式太极拳协会正副会长,继续进行太极拳的传播活动後,这些原则要求还一直承传下来。对於“起、承、开、合”,郝氏的理解是“开”为发,“合”为收,开中寓开,合之再合,不丢不顶,处处恰合也。

  “八面支撑”、“舍己从人”,是郝氏及其传人时常强调的。郝月如说“习太极拳者必先求尾闾正中”,“用左胯托起右胯,则尾闾正中,能正中,则能八面支撑;能八面支撑,则能旋转自如,无不得力。”“八面支撑”,是郝氏强调正确练习拳架,练好拳架,达到空松圆活、神气鼓荡,自然灵活,应付自然的结果。浦公达和刘积顺当年在解说他们理解太极拳的特点要求时,也很强调做好“八面支撑”的作用,并常示范如何做到“舍己从人”。

  在1986年第一届全国太极名家研讨会上,浦公达和刘积顺首次在众多太极拳好手、太极拳的学者研究者面前,一同演示著“起、承、开、合”太极拳,展示著那种含胸、拔背、松肩、沉肘、“八面支撑”的身法、拳架。记得在此之前,曾在全国太极拳观摩邀请赛上见过有教练演练武式太极拳,却和郝家传人大有区别,为知晓理解上的差异。第一届全国太极名家研讨会,陈固安、吴文翰与姚继祖都是受邀未到会的,因此,武派太极拳的拳艺就只有从浦公达、刘积顺两人身上体现出来,他们两人的演绎受到与会者的关注,特别是他们两人常是一齐表演,更能体现出郝少如传拳的规范。直到1988年第二届全国太极名家研讨会,大家才有机会目睹武派太极上海支系的使用法。在第二次研讨会上,刘积顺先生为大家演示了武派太极舍己从人之用法,这是拳艺拳技的

巧妙运用,是让对方进而化之的应用法。如前所述,文化人练武的特色是拳艺拳技的妙用,郝氏父子及其传人是玩得相当熟练的。据说郝月如在民国授艺时,曾与好武者切磋过拳技,说郝月如在一瞬间,表现出很深厚的功力让对方跌倒,功、艺并用、非常精彩,只可惜无缘亲眼看到他们的功夫。

  3.永年地区支系
  永年是武派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及重要发展者李亦佘的故乡,在国内多地区广传武派太极拳的郝为真也是永年人。近代永年的拳师李逊之、李福荫、范述圃、张振宗等均师从郝为真。现代永年习练武派太极拳者,大多为这些拳师的传人。也因为近代永年主要拳师师从郝为真,因此从拳架套路的演绎风格来看,与上海郝氏後人大致相同。

  姚继祖是永年现代武派太极拳的代表人物。从20世纪50年代後,永年与国内很多地方一样,武术活动的开展受到了限制。到70年代後期,国家重新组织武术挖掘整理工作以後,永年的太极拳活动重又掀起了一个新高潮。姚继祖先生因个人原因的巧合,都没能应邀参加1986、1988年举办的两届太极名家研讨会,但留下了他的几封来函和几幅照片,甚憾。姚继祖先生在永年培养了不少武派太极拳爱好者,其中有现在较为活跃的钟振山、翟维传、李剑方、冀长宏等人。

  在太极拳的理论上,姚继祖禀承了武禹襄、李亦佘和郝氏的研究体系,也是要求後学者在十三势的基础上,做到“以静制动”、“视动犹静,视静犹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然後再“将柔蓄到一定程度,随著蓄劲的增加,最终由量变到质变一一积柔成刚,才能一击成功。”从姚继祖先生的敍述中,可看到他是认识到练太极拳的辩证法的。

  4.东北支系
  最早在东北地区传播武派太极拳的,要算郝为真的另一个传人阎志高了。现在东北地区的武派太极拳爱好者,大都为阎志高的再传弟子。阎志高少时习少林、形意、八卦,後偶遇郝为真,为郝氏拳艺折服而改练太极拳。阎志高先生青年时可算是武迷,研习太极拳後,时常练单操势,百千遍地练,他好学揣摸,深得太极精义。其後,阎志高出入京津河北一带,以武会友,与当时的武术家李存义等人交往甚密。到20世纪40年代,阎志高应燕北武术界友人之邀,到渖阳传授武派太极拳,始将武派太极拳的拳械传于东北一带。据说阎志高在10多年间授徒600馀人,得其中技艺者几十。较为突出的有陈明洁、卜荣生、刘常春等人。

  从现代东北的武派太极拳传人所练之拳架和掌握的拳艺看,与北京河北、上海系略有区别,这与阎志高将少林、形意、八卦的技艺融汇其中有关。据东北的阎氏传人回忆,阎志高在拳术应用时,常很自然地使用上一些形意少林的经典用法。至阎氏的传人也同样,但郝为真所传的技艺也保存得挺好。

 

 

 

郝式太极拳

 

含胸:心以上为胸。胸不可挺,要往下松,两肩前合,谓之含胸。能含胸,才能以心行气。
拔背:两肩中间脊骨处,似有鼓起之意,两肩要灵活,不可低头,谓之拔背。
裹裆:两膝着力,有向内之意,两腿如一条腿,能分虚实,谓之裹档。
护肫:两胁微敛,快,谓之护肫。
提顶:头颈正直,身,谓之提顶。
吊档:两股用力,谓之吊档。取下收前合之势,内中感觉松不低不昂,神贯于顶,提挈全臀部前送,小腹有上翻之势,
松肩: 以意将两肩松开,气向下沉,意中加一“静”字,谓之松肩。 ,
沉肘:肘尖常有下垂之意,谓之沉肘。
腾挪:有动之意而未动,即预动之势,谓之滕挪。
尾闾正中:两股有力,臀部前收,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小腹),谓之尾闾正中。
气沉丹田:能做到尾闾正中、吊裆,就能以意送气,达于腹部、含胸、护肫、松肩、不使上浮,谓之气沉丹田。
虚实分清:虚非完全无力,着地实点要有腾挪之势。腾挪者,即虚脚与胸有相吸相系之意,否则便成偏沉。实非全然站煞,精神贯于实股,支柱全身,要有上提之意。如虚实不分,便成双重。

腰脊敛气:以意将气下沉贴于背,由两肩收于脊骨,敛于腰脊,注于腰间,使腰能成为主宰,谓之腰脊敛气。
胯松直:两胯不可倾斜,用力,以意将两胯松开竖直,力,谓之胯要松直。不可左右凸出,也不可能使气向下沉而两腿得屈膝;两腿要分清虚实,不至站煞,做到开中寓合,合中寓开,两腿就不可有蹬直之形,腿总要有弯屈之形,谓之屈膝。
两手意向上升:是指两手竖掌,掌根有下沉之势,而手指有拔长之意,才能行气于指,谓之意向上升。



 

 

两手意向上升:是指两手竖掌,掌根有下沉之势,而手指有拔长之意,才能行气于指,谓之意向上升。(图示如下)


郝式太极拳

郝式太极拳

郝式太极拳

郝式太极拳



 

回忆郝少如老师讲授的话 

(一)

 
  太极拳从无极开始,无极是思想准备,思想集中后(不可分散),分阴阳即是太极,阴阳是交换相济的,一个身体半身是虚的,半身是实的.例如:虚实各有五十斤,虚的是气,实的是劲,虚的五十斤气交给实的,则实的就成为了一百斤,这样讲虚的半边岂不是空无所有了呢?不是,而是与此同时实的半边也有五十斤劲交给虚的,虚的也就有了一百斤的气.
   一站立即意识到身前身后各有一尺的放长,当然,左右也是如此,自己置身是在十字中心,同样再加上一个十字交叉在一起,自身则在八个头的中心,这是八支撑的起源.
   虚实分好后,方向又有四正四偶,就是说有了八个头,自身放在八个头的中心点,并且是八不依靠,既在中心, 又要正中,不偏不倚这八个头是长短相等的.中心是以腰为中心计算.如果是正方向的改为斜方向时,并不是把正方向搬运到斜向,而是从正改斜时身体不要转动,只要意动即可.以斜改正时也是如此,在八个头中以一条线为主,其它七条为辅,一条放长,七条同时放长,前进(放)时一起跟上,后退(收)时由一条和七条同时收聚在一起.这样就没有前冲俯,后倒仰之弊,此拳有理论又有实质,又抽象又形象,此拳不以拳为主,是以理论和实践为主,理解出来之后就有敏感性,它又是艺术性,艺术全靠动脑筋,以上这些也可以不用它,单纯活动活动,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如用于对抗技击,知已知彼才能胜,有力无艺术不一定能胜,无力有艺术不一定败,艺术不同于技术,技术有设计图,应付人要灵活,要旋转自如,太极是双方面的,从不单讲一方.如有上即有下,有左必有右等等,都是相对性,如果为主的一条线放长,则其它七条线也相应放长,这是一致性的,如以左懒扎衣为例,在一头向东南方前进时,要一同跟上七个头,向西南方时也同样跟上七个头,亦即在一个开大时,七个也开大.退后是收,是以后背为主,带头收,任何一条离腰远了都不对,八面支撑缺一不可,很多东西从阴阳中产生,再说后退是收,要以后腿为主,又如向东南进一丈,东南要听西北收回它一丈,不可收回(下)九尺,这叫做一动无有不动,也叫前进后退都不顶不丢.
    八面支撑有四正四斜八个方向,四正不可占据四斜,四斜也不可占据四正,各行其道,不能彼此交替,或把身体搬来搬去.比如,从正面打向斜角时,正面仍然存在,不可把正面搬到斜角去,也不可把斜角搬到正面去的.
八面的中心是以腰为主,为出发点,八条线只有一条线为主.其余七条线为辅,一条放长时其它七条也相应放长.放长是”开”是”呼”,如一条线收短,则其它七条也收短,收短是”聚”是”吸”,但是辅线的七条不可为主,”聚”是聚在一起,聚在腰里(命门为主).
    本期重点讲八面支撑,下期打算谈谈”空”与”松”的关系.

(二)

现在讲讲刚与柔,空与松的关系,刚和柔是分不开的,但它有主次之分,刚为主,以刚带柔,因为骨头(刚)在肉(柔)的中间,骨头在肉内,内为阴为精神,以阴带阳,所以骨为主动.比如手的向下按是骨的主动,肉是懒的,懒扎衣的名称,已说明肉要懒,肉不能主动,不能以肉带动骨(有所谓骨肉分离之说).肉既不能主动,而精神(骨)又要不能外露,因为精神是产生在肉里的骨头,肌肉是柔,是被动的,以刚带柔,既精神”骨”带动肌肉.
“空”与”松”要区分开来,肩松沉下来手指会发胀,这是正常的现象,是对的,还有肩松了就有上升和高大的感觉,这都是合乎要求的,肩还要经过后面背肌往下松,初学时肩松不下,可以呼一口气,就能松下,但这是暂时的,往后必须在放松肌肉时的正常自然呼吸.
腹松也要通过腰,腹松可使身躯全部肌肉松,松即是沉,相对地讲即是骨的上升,也是意的上升,能够沉降肌肉,就能有骨头包括脊骨的上升,因此,骨头在肉的松沉的同时也就飘起来了.这叫做有降必有升,也叫做有下必有上,要使臂膊骨飘得起来,就是在于沉的作用下产生的.
纯松是塌,纯空是顶,要空中有松,松中有空,全身处处都是一分为二,关节.骨头和肌肉也是这样,但刚和柔分不开的,因为刚中有柔,柔中有刚,而空和松却要分得开,空即每个关节要脱离开来,松开关节,这叫空,在松开关节的同时,肌肉也要松开,空是上升,松是下沉,沉要沉得越深越好.由于劲的下沉而相反必然会使意的上升,所以,有上必有下,有下必有上,有左必有右,有右必有左,既要分清,又是一道,另外,空和松究竟空到什么程度,松到什么程度呢?比如沉下五寸则上升也要五寸,即肌肉往下松,骨头向上升,一沉一升是同时进行的,并非一边上升,一边不动仍留在原处.
刚和柔搓和在一起,太极叫做有动未动有预动之势,这又叫做腾挪.刚和柔是相济的,是分不开的,但又都有空和松,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又如静如山岳,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一个是腾挪,一个是上与下的东西,要慢慢体会,再就空松二字来说,松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如以起势为例来说,起势时两手的意原在膝下,却可以一直到脚下,空是拔两头,即意上升,气下沉,并不是空洞飘浮,空松一道做之后,就可以”气遍身躯不稍痴”.上升是由于下沉反射上来的,关节的松开后可以贯气,腾挪二字,即是刚柔混在一起,刚中少不柔,柔中不能缺刚,然而空与松必须分清楚,它是肉练出来的东西交给骨,骨又练出来的东西交给肉,腾挪可以帮助空松,刚柔又要混在一道.这里所讲的东西是主要的,拳却是次要的,以前是先学拳后理论,现在是理论和拳一起来教.下一讲要谈谈身法,谈谈怎样三虚包一实.

(三)

练习太极拳不能不讲究身法,身法共有十三条,并非十三势.可以先练前八法,如:涵胸.拔背.松肩.垂肘.提顶.吊裆.气沉丹田,护肫等等,身法即常讲的内形,内形要与外形拳架统一,要求做到精.气.神寓于拳架之中,还要做到有知觉,如此方有意境.
身法就是组织,如涵胸.拔背等,身法乃是组织的方法,各有一定的用处.目的是节节贯穿,不顶不丢,节节贯串,为的是能通达全身,使全身通气,也是为了劲整.
涵胸有左右两胸,两胸是在锁骨以下二.三寸处,亦即肋骨微含包围两胸往下沉.从锁骨到心不可弯曲,均勿含心.拔背是大椎要拔高,两者同时进行,即一个动另一个要相应动,先空后松,用松肩垂肘来帮助涵胸.拔背要互不破坏,与此同时后肋及扇骨往下插,这叫做”气贴背”,背后的机关很多,不可忽视.松肩垂肘要求两处关节松脱开来,再配上含胸.拔背,然后才能布于两膊,开于手指.因为放松才能贯气,气贯于手指,一定走膊的里半边,这样是为了有劲.有敏感性.
提顶(顶劲)和吊裆,提顶要外形帮助,它是虚的,不是实的.顶劲.不伸脸.不低头,并不在中间起吊裆作用,要拎尾骨同小腹和顶中心成一条直线.吊裆也要有外形帮助.吊裆:即尾尖前移一.二寸,但意识上可远到几尺.几丈.吊裆,要由两臂两膝帮忙,不可各不相关,要相互配合,帮助吊裆,这就叫做裹裆.护肫如不恰当,它能破坏空松,及支撑八面.护肫是在两肋下边软裆处不能匾掉,要保护它,犹如一个口袋中间匾了气便被阻碍不能下沉到丹田,亦即无护肫,无护肫即无气沉丹田.一定要叫口袋上下相通无阻.腾挪和闪战也是刚柔结合,松肩结合,是内四外也四,即柔是四寸包住刚四寸,刚柔不分,似动不动,这就是腾挪.要周围一寸,处处都是一寸,是精神中产生,也是阴中产生,如从精神上衡量,即实腿同肱部通过松肩结合成一体,闪战者即方向也,实股是阴,阴可向任何一面滚即:是闪战,亦即一个圆体随便向那一端冒出一股气来.左胸同右臀连系在一起,也是八个合一来应用,不可一个一个地分开来用.以前所讲的一个一个用是可以的,但身法不可缺一,仍是完整的,所以要几讲搓合在右合拢,合后的手开是竖掌成八字形,手指高不过肩.提手上势的左手向前上方张开,右手要划大圆圈,意识射向远前方,汇成一个焦点.白鹅亮翅是丁字形,右手上升为横,左手下推为竖.
气沉丹田,可以譬喻潜水艇潜在水下,外不露形.内动为内形,又称身法.加上外形的拳法,并配以胸中腰间运化等,就是所有各个兵器我都有了,只是用时须要灵活,不可硬强强地为好.
太极拳要做到右腿可以放在左腿的左边,这就是靠摆法,即我的脚不可象放方桌或放圆桌那样,都是四只脚摆平,而成双重,要求两只脚放在一根桩子,一根桩子在三虚(两手和一条虚腿)之内,实腿是一根桩子,它叫精神,另两手和一条虚腿叫做神气,神气要活,要随屈就伸,动若江河.叫精神的这只实腿要静,要静如山岳,它不可外露,即不可随便乱动,实腿是深入地下的,而头顶又是升腾空际的,两者尺寸都是相等的(以上都是指动脑筋用思想).以上几点可概括为三虚包一实.
拳可以不放在身上,动作全在静中产生,不静则不专心.此外八条线都要存在,方能自身有主,推向前面时要顾到后面,也要顾到左右两面,方能立身中正,八不依靠.

(四)

略谈一招一式,如白鹅亮翅的手法,两膊做成丁字形,左手先一竖,右手一横,在这两膊中就包括着刚柔.空松.并在臂.肘.肱.腕.手的每一寸或数寸间,包涵着棚.捋.挤.按等用法.又如下势的退步,在收前脚的同时,也附带有刚(骨)的拔高,和柔(肉)的下降,一升一降,两者同时进行,不可有先后.参差,拳可以不放在身上,所有动作,全在心静中产生.心不静则不专心,拳便散乱,一散乱便身不由主,欲要自身有主,必须保持八条线都存在,一举动就要照顾四面八方.因此,打拳不能离开意识,以意领拳,拳才能不放在身上,从而最后达到忘形.
启:启是启.承.开.合一个节序的开端.启,就是起势,也就是拳的开头.一起势即要有聚.聚,就是各个身法的组合搓和成一个整体,不可那先那后.但聚是有些”尚气”的,这不妨事,因为它同时在心静和腹部放大(气沉丹田),一起进行.这样一静一松就成为”空”(关节脱开),一空便和”尚气”相抵消.因此,可以使气沉丹田即存在着聚.聚,包括身聚神聚.要做到聚,切不可散.
在练拳运动中,不要刚不离柔,柔不离刚.刚代表精神,先把精神掌握好,由分开.统一.再分开.刚是先动,同时必须保持柔的跟动.打拳时不可时起时伏.时升时降,像波浪形,必须保持一定的高低水平线,还要保持空.松.一开始练拳,便保持立身中正安祥,两膊两腿都要保持一定的弧度.搂膝打掌,后腿不可蹬直,两上膊不可伸直,为了符合”动宜曲蓄而有余”的要求.
做身法总是要受意念的支配,没有它便做不成功,所以在身法之外,的确还存在着意念这个东西.比如身前要竖起一根直线,从头到脚在垂直线中产生横的一寸一根,和两寸间距的一根根前伸线,从上到下,都是同一个尺寸,上中下都是一个枰,犹如身前竖着有刺的屏风.又如,眼视前面远方目标时,而自己的身.手.腰.腿也要完全一致地向着这个目标发去等等,都是在用意念,这是属于虚的一面.那么实的一面又是什么呢?实的不言而喻就是拳法,拳的势法.内形又叫内因,外形就是动作,,内外相合,就是有虚有实,有阴有阳,有表有里,而合乎太极原理了.再就”开合”来说,合是收,开是放.1.要合中有开,即外形在合时,有放松,又有意念放出而不丢,这就是合中寓开.2.开中有全.就是手脚开大,意念放远而放松,内中有含蓄,就是开中寓合.3.开中寓开.就是在形的放大中再求放松沉气,就是开中寓开.4.合之再合.即在外形合拢时,内中再紧凑含蓄,便是合之再合.
不论怎样,都是意在外,神在内,主要在蓄劲,劲发于脚跟,形于手指,最终气沉丹田为根本,用意非用力.
合:合势是手脚八条线的缩短,不可一条腿落后而拔长,因为拔长便聚不圆了.如要八条线不知用哪条线,搭手不哓得他的刚还是柔,是不行的.
这一讲同前三讲为四合一,成为一个整体,练拳可以先练慢,后练快.慢可以细细体会,快可以使眼.手.身.步各法灵活,但需要慢而不呆,快而不乱,首先要求形整.如形缺,可以意补,而意缺可以神补,达到身法完整,完整而后劲整,在劲整的基础上揣摩和用法上的变换活动.
固然,拳的设计和它的理论,要在外形上表现出来,但又要把身体练好,艺术提高,还在分形和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实际在即能派实际用场也.每人要用一把尺量一量,已和老师讲的话相差多少?缺多少必须赶上多少.若说身体难做好,并不是人人做不好,也不是人人都能练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则不行.所以然,即本身的反应合不合规矩.因此说入门须口授,功夫来自勤学多练,你不来问我,我无法帮我.因此,学者还需要多问,以教拳的来说,要因人施教,根据各人的程度及接受能力而定.

(五)

这一讲的内容,涉及到推手方面,由于没有系统的准备,只能拉架一些.
太极拳近似唱戏,动静本有韵律.唱戏要字重.腔轻,一句尚未吐完已收回来,刚收回又发出去,绵绵内涵.练拳时,一呼一吸,一招一式,轻重缓急要适度.不散.不滞.不偏.快而不乱.慢而不断,劲断意不断,意断神不散,滔滔不绝,异曲同工.
触手挨臂,沾衣运动为转寰,处处用心窥来意,始于守中,中于行气,归于凝神致虚,以虚灵为体,以因循为用.静以待动,后发制人.后发制人,必有消化他的劲力,欲要消化他的劲力,可变换方向角度.你的动作就是我的动作,我的动作不是你的动作,仍是我的动作,以我为主.
进.退.推.引都宜以阴手,即在下面或后面的手靠近自身,以阴挂阳,阳手会于应自动推进,所以只要多注意阴手,以阴手为主,盘手时宜近,不宜远.
推手时,能否只用思想,对角走空间路线去打对方的焦点?
不可以,何以叫节节贯串,即首先节节贯串自已身体和对方联接起来,也通过他身体的节节贯串联系于自已,才能达到他的焦点,不过,我和他的节节贯串之前,我的脑筋早已经动到他的某一处的一个焦点,这个焦点,就是我要打他的地方和目标,这就是精神和物质的结合.
一分手就要落到底,落到底就是内形上的一气松沉到底,不可走一半,或只是到了丹田就急于要打.不言走上中下哪一路,在运动着的手一停,就要沉到底,沉到底再来一下引.蓄.发同步进行即能成功.
引就是聚,引和聚要结合,进来和出去又要结合,回来为了出去,引不是为了聚,舍己在形,从人在用意,舍己仍由已.我可以顺势打对方,这便是随曲就伸,是灵活运用的.
还有一个比方,引是肉,发是骨,用肉不用骨,用骨不用肉,不可骨肉一起用,故骨肉要分离(即阴不离阳,阳不离阴).
在推手中,整个两膊同手都具有刀.枪.剑.戟,任凭你用哪一种兵器,或者两种一起用.每种兵器都有它的用法,看什么情况,用什么兵器,先要问一问自己到底有了哪些兵器,先用什么兵器,哪个熟练就先用哪个.
再谈谈发劲的根源,即如何行气运劲,拳书上说,劲起于脚跟,但少不了尾椎骨的运劲,运劲又少不了大椎骨的行气,尾闾管住脚腿,大椎管住两膊及手,又可说行气在手,运劲在腿,腿肺要有数,然而运用腿脚又叫用意.呼是开,开是沉,呼的形状在手,是所谓形于手指.其实,呼的根源却是在腿.在脚,所以,呼是沉,沉是腿上有意思,呼是在沉的基础上开出去的,因此,神气的活龙活现,就是精神在实腿的劲道十足的反映,是实腿的支持和运送,神气是外形,是用得完的,而精神(实腿)隐蔽在内是用不完的.因此,滔滔不绝的根源是实腿.行气是由于沉的作用生成的,因而沉又是发劲的根源,呼是因为有沉,沉是为了呼,呼是开,沉是合,这叫开中有合,其中合中又有开,两者相辅相成,上下相等,不分前后,不可分离,这个又叫行于四肢,上布于两膊,下支撑八面.开是在沉的基础上,也就是在实脚上反射出来的.因此,实脚要不怕紧张吃力.
至于怎样起动对方的脚跟,使他向我倾近?首先要彼此之间的尾闾对换一下位置.就是把他的尾闾放在我的尾根后面,这在方法上,既有用意,又有用形,形意合一.用形是求步法上的帮助,概括地讲,便是上面引进来,下面攻进去,手收尾出,上下合拍.此时的尾进身自然要微微的弓腿,这就叫做上下相随,在外形上并不觉得抢坐他的位置.

(六)

大椎行气定手,尾闾运劲定脚.可以先运劲后运气,最好是行气运劲相结合,这才是上下相随.
引是用手法,蓄是用步法,引和蓄要同时进行,引的时候要用粘,不顶不丢紧紧依随,引时要有计划,要引五寸的决不让引六寸.引往任何角度位置,都是和我目前接上头的.好象目前是一个大人挽着四个小孩(两膊两腿)走路,走到哪里小孩总是牵在大人的手里.
一起势就是一动无有不动,不要那个局部先摆好,再动其他部份,局部先动不好,起势前是无极,到举动时才分太极,才分阴阳,才做虚实.一句话,就是一动就有了各种身法的组织相配合.最主要的是吊裆管好腿,拔背管好手.也要注意,吊裆时尾椎根要松,尾根不松气就行不到腿脚.与对方一碰手就是全身统一,亦即周身一家.此外,肩胯要灵活,如要使尾根松,吊裆不能太过.
引到身前,实际就是引到命门,这是从内形上讲,如从外形上讲就是引到靠近我身前,再具体点讲就是把他吸引落到我的腰腿上.引,还要无中生有,即有外形的手法.还有:虽然收回,而我的意仍在手的原来位置,并没有丢掉,这就是退中有进,此乃引是为了发,形回意仍在,这叫无中生有.此外,在引回时我的意识放得越远越好.
推手时要路子多,反应要灵敏,无多求,只要求能多多实践,实践能叫你知道所以然.
平时练拳,练推手,要按规定办事.要一丝不苟,认真钻研.还要在平时刻刻注意好好留神老师的举动和神气,技巧.
推手有个脱壳问题,什么叫脱壳,就是不要专注意我自已,或者专留心在他身上,而是把我的意境放长放远,把他不当作整个人,而是我只晓得把我前面的东西掷到远前方的目标上去.不只是在我的或他的身上手上了.这样就可能把他放远点,而飘得起来.不过,要在放意之前,先要决定好要他几节.如果要用他三节,则我的三节先要对准他的三节(这叫曲中求直),之后方可放意,说时迟那时快决无断续迟疑余地,方能奏效.
盘手时在未分手之前,可说无所谓,只注意他碰到我的地方(挨何处心用在何处).及到分手发放的开始,已决定好打他的目标(这时早已有计划),致于用什么势法打,就要连分带落.又叫落膛,落膛一定要一落到底,不可来路停留犹取(这也叫一气鼓铸),如果只落到一半就要打,这是不行的,肯定无效的.在落膛后,下部不可再有移动,也就是外形的腿即在引到身前时已经竖胯插好.便不可再有丝毫幌动,此时尾尖为插地(注意尾根放松)一般,这样发劲才能得力.
在发劲出手时,尾根下插,腿不移位,实腿虚腿一起曲蓄,也叫做收.收时臀部和脚跟有相吸碰头之意,同时膝关节相反张开(决不可挺直),使曲蓄有余.”蓄劲如张弓”,也应该如抽丝,但发劲决不可如抽丝,要如放箭之速,如锤击之重,我觉得这种拳不是形意拳,因他不是形在先而是意在先,可以叫它意形拳(意不离形,形不离意).
“舍已从人仍由已”,由已是主动权在我,两人对照叫他依靠我,我决不依靠他(八面支撑立身中心),我是独立自主的,如我依靠他,他一倒我也跟着倒了,所以自已决不可失去中正.重心.不可失去中定.

(七)

在推手运动中,我的两膊两手在同时运动同时连接当中,阴手用意要多要浓,亦即阴手比较得力.另外,两膊两腿都有如刀口刀背之分,肘底部和膝前部均属刀口,反之为刀背.
两膝关节在引蓄时是一同曲直的,虚胯要放松到膝,如淌水一般,以胯淌到膝,这样,下部的桩步稳了,上部就可不要,不要者不是丢掉,而是放柔放松,意识仍然存在.也就是上面由松而吸,下面由蓄而整,最终要用整体.不可用局部,并且要沾粘丝毫不离,打什么路线,犹如写字下笔一样,笔头触纸就有计划,有模式,有体裁,怎么写便是怎么打,胸中早有成竹,手上也有抑.扬.顿.挫了.
打(发放)只可用意,用气势打,不可用形打.用形是尚气,”尚气者无力”,你越是硬梆梆.雄纠纠越是无用.你的两手代表神气.是柔的,他便无从知你,而你真正的实力在下面,丹田部位好比是膛,是仓库.胸中运化又比如是来复线,来复线比方是步枪管内壁的螺旋槽,子弹是顺转出口的.枪头指着目标,我把他的人,当着子弹登上我的膛,此时发劲,如扣板机,把子弹顺丝螺爆发出枪口(但不可反丝螺转).手指又象描准标,把枪口对准之后,便一直盯到底直到靶心为止.切不可时而这样转,时而那样动,犹豫不决,或者半途停止,这便事倍功半.甚至无效.不过,如把他的子弹落到我的膛里,还不可马上转出枪口,如果转的话,枪口内壁是直的,转不出去,这时便要叫他落空.(进一退撞针)再把子弹旋转出去.手指指示方向后,发放时要边发边转,一直转到底,转到他走为止,至于转的幅度,可大可小,以小为好.因为,小转比较隐蔽,对方不易察觉,只因我外形并不明显,而是内在胸中运化和腰间运化,把他转出去的.换言之,即内形旋转为螺丝,越转越深,此时我有转的根源而他却丝毫不知道.这些都是内动外不动,外不动就是外形不乱动,只是用胸中和腰间的配合运动.实际是以思想活动为主,所以使他不知道.他听不到我的动静,便不加阻挡而通过.因此在发放的一刹那,在接触处不要顶他,他如正面顶来,可改用使外层路线来搓他.如果我的肱部在下,就用肘意接触地面,如我肱在上,使用上层皮表象被提悬起来一样地来敷搓他.假如他还不走,再改路线,此乃不顶不丢,”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之术.
牵动他被我所动,首先是自己各个组织配合得非常默契,特别是腰腿的功率运用得好,此外如果我的胸中能够运化自如,他就听凭我的主宰,因主动权在于我,一经接触,我的步法,身法,手法都有了思想准备,可不用形来顶撞他,必须用如压缩气之力来压到他的目标,这样外形不象进攻,实际我己进去,这也是要他不知道我的进去,要求自己越沉(气)得好,就可叫他越跑得远.”他挨我皮毛,我意入彼骨里”.他触我何处,我便向何处发去,可以得手.

(八)

打太极拳不能离开思想,拳书上说”思想在先”还有一说心发命令就是思想,胸来执行是胸的运动受命于思想.胸动主持方向角度,并和腰密切呼应.互相配合.所谓”全在胸中腰间运化”.都由思想指挥,由此可见思想对太极拳的重要性,思想在先也就是意在先,比如,练习太极拳的起势之前,并不是太极,而是无极,不可以把身法预先做做好,然后再动拳脚,而应该是在运动开始时全身一齐运动,才叫”一动无有不动”.也就是把内形.外形.眼法.身法.手法.步法各个组织一致行动,合为一个整体.但在起势之前,可以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这叫思想在先.练拳如是,推手亦复如此.如对手挨触我到哪里,我的思想就到哪里.书云”彼挨我皮毛,我意入彼骨里”始终用意而不丢不顶,总是不放松警惕,随时准备对方突然袭击.时时注意运用接.蓄.发进行还击或主动出击.凡此种种,都叫做”思想在先”.还有练拳时要常问问我的手和脚是不是听我的思想指挥和控制,如果孜孜练拳却又无意识,拳和意脱节,这不是练太极拳,只能叫做练拳.
谈谈命门:”命门是中心的中心”,不失中心才能使身有主,换句话讲,使身有主的源头就在命门,还有常说的意上升,劲下沉,它的主宰就是在命门,命门可称它为腰.如果以腰为主宰,就要先把腰竖起来,要竖在当中,要八面不靠,方可八面支撑.如果不把命门(或称腰眼)放在中间,两人一搭手我先输了.因为腰为车轴,轴心不正,怎能平衡,失去平衡必然失败.至于命门何在,大致是我伸出去的手背和脊背形成直径圆圈的中间.所谓命门跟着走不可落后不可靠边缘等都是指腰要放在圆圈的中心,其实是用意为先而后整形,不可以躬腰坐臀.因此,支撑八面也在有腰,又如”劲由内换”,首先要换腰,腰能换得好,便能势势有中定,也必然处处有轻灵.(命门是督脉中一个重要穴位,针灸须选中穴位.武式太极拳所指的是命门区域,不在一个焦点上,上面所指的命门,可以理解为腰中间).
略谈意上升,意上升是劲下沉的必然结果,因为上升中存在着蓄,在蓄的当中就有下沉,有沉便产生压缩之力,从而使意上升,有压缩才能有爆发,由此理解,蓄是上升的源泉,有沉必有升,正是分开两头,单纯升是飘浮,单纯沉便是偏塌.偏塌只有呆滞,没有爆发,推起手来放不出.
此外,再谈圆裆和扯胯,我人的自然站立时,本身变有了圆裆,只要在走架和推手运动中,不把尾底故意拆开或扭来扭去,摇摆不定,其中既有了园裆又有了吊裆.对立身中正来说不能不注意此者.因而不必刻意追求圆裆,练拳讲究圆裆,是为了有宽面,也是为了裆步平稳,圆裆不是把两胯拆开放大距离,而是要求尾闾居中,并加以放松便达到圆裆目的.如果没有圆裆便容易扯胯,扯胯者即是将后胯搬到前头,或者搬到两胯齐头,这样两膝和一尾的三只角不能相等,而破坏了步法,出现了双重步,不能分清虚实,便失去了太极.
还有腰和尾骨随时要居中,居中是居八个头的中间,无论手的如何分合,腰尾总是居于势法的中央,其次是居他我四只手的中央,也就是腰和尾要紧跟手法步法,不可落后靠边缘,因为四肢的后盾是腰尾,如若腰尾没有竖好,节节贯串不能到手,手用不上是因为失去了支撑.因此不单要求手活步活,还要求腰尾更加活,从而达到上下相随一致性的目的,达到发劲如放箭的地步.再说到形于手指,首先要将掌根坐好,如果手掌倒伏,必须将掌根之意超过掌前,这样形和意在一根线上贯串,推手来可以得劲.不然便是折断了自己的矛头没有用处.
如何理解气贴背,任何动作,包括蓄而后发,背上都不能丝毫使劲,如一使劲背板僵硬了气便下不去,气下不去,劲便沉不下,所以做任何动作,特别是发劲一刹那,务必背肌要放松,用意将两背下插两肋下达腰,背呈鼓面(有含胸相衬)而不是穹背,没有背包袱弊病,使劲能下沉集中,这是劲整的第一条件.(强调气贴背是武式太极拳一大特色,它是八法或十三身法之外的一大身法,不可等闲视之).
此外如推出之手,劲不长,放不远,那就是将胸含足,将肩沉足,尾占前位,实股及胯呈鼓面.竖尾松松存在于中心,此时的手便能放长,它是”滔滔不绝”内容之一.(武式太极拳主要是蓄,所谓蓄劲如张弓,张弓乃放箭之本,因此要多研究蓄劲.身法上如沉肩.圆裆.气贴背等等都是向腰间聚合,四肢也是不失曲蓄,始终保持弧度,这都是蓄劲如张弓的特定条件,因此,”劲宜曲蓄而有余”,根本是为了利于发放).(作者佚名)

 

 

武式太极拳的“起承转合”与“起承开合”

 

武式太极拳动作简洁紧凑、小巧灵活、虚实分明、连续顺随,讲究意、气、力与拳势的相互融合,是一种集技击、健身、修身养性功能为一体的太极拳式,尤其是它的理论研究方面,内容博大精深,与太极拳练习丝丝相扣,故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推崇。

武式太极拳鼻祖武禹襄在《十三势说略》中论述了太极拳的“起、承、转、合”,而到武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郝为桢,便将拳论中的“起、承、转、合”演变为“起、承、开、合”。此后,人们也将武式太极拳称为“开合太极拳”,或称“郝式太极拳”。

武禹襄先后从杨禄禅、陈清平两位大师处学得太极拳艺后,又根据其兄武澄清所赠王宗岳《太极拳论》,创编了一套独具风格的太极拳式套路,且发展了太极拳理论研究,“起、承、转、合”就是他在太极拳研究中的一大创举,他在《十三势说略》中讲到:“每一动,惟手先著力,随即松开,不外起、承、转、合,始而意动,继而劲动,转接要一线串成。”

“起、承、转、合”原是科举时代士子赋诗和做八股文的要求,是昔日儒生们常用的术语。词典中对“起、承、转、合”的解释是:“旧时写文章用的行文顺序。‘起’是开始,‘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从正面反面立论,‘合’是全文的结尾,拍合起始所提出的问题。泛指文章作法,也比喻固定呆板的公式。”另外,旧时写毛笔字也讲求“起、承、转、合”,以写笔画横“一”为例:落笔为“起”,运笔为“承”,将至收笔时略顿笔为“转”,收笔藏锋为“合”。

武禹襄身出书香门第,因此,将写文章和毛笔字所用的“起、承、转、合”格式运用到太极拳的创编和太极拳理论的研究中,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创举。

继武禹襄拳谱“起、承、转、合”之后,第三代传人郝为桢又将其发展为“起、承、开、合”。

郝为桢从学于武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李亦畲。得其衣钵后,他在精通武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又与近亲杨班侯(杨班侯继配郝氏系郝为桢近亲)学得一套自己喜爱的杨式太极拳小架。

杨式太极拳小架特点是姿势高、速度慢、动作幅度小,故称小架。其名称顺序虽然与武式太极拳拳架接近,但从中增加了六十多个“开合”动作,整个套路中两手掌始终似抱球运动,从表面看,架势较小,速度较慢,然其内涵却有质的飞跃,使太极十三势在此拳架中前后穿插练习,但主要以练十三势中的“开合”为主,一旦功力成就,技法娴熟,由此进入炼神还虚阶段。亦即由抬功、劲功进入气功阶段,真正将阴阳、刚柔、虚实、动静、蓄发、体用合为一体,乃至无形无象,全身透空,纯任自然之境。故此,该架被历代传人视为珍宝,即便是入门弟子也要严格择人而传。拳谱中歌诀日:“往用柔来弓用刚,刚柔相济阴阳彰,开是内弓合外发,背丝缠丝更生香”。通过演练体会,郝为桢就将“开合”加进了武式太极拳中,使武式太极拳又得到了一次飞跃性的发展。

郝为桢之子郝月如在《武式太极拳行功走架要言》中对“起、承、开、合”是这样叙述的:“太极拳走架,每一架式分四个动作:第一个动作是‘起’(如‘左懒扎衣’第一式);第二个动作是‘承’(如‘左懒扎衣’第二式);第三个动作是‘开’,也是即是发(如‘左懒扎衣’第三式);第四个动作是‘合’,也即是收,收是蓄的意思(如‘左懒扎衣’第四式)。但不是呆板的,有开中寓合,有合之再合,所谓不丢不顶,处处恰当也。”

郝为真之孙郝少如在《武式太极拳说明》中述“由于武式太极拳用起、承、开、合四个要领贯串始终。因此,所有的动作都是按照四个要领来编排的,以四个动作做为一个起承开合的节序,节序大都是由一个拳式构成的,如‘左懒扎衣’式有四动,成为一个节序;但也有两三个或四五个拳式结成一个节序的,如拳式中第四式‘单鞭’和第五式‘提手上势’就是合并之后,编为四动,作为一个节序的。”

武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李亦畲对“开合”也有专门的论述:“气向下沉,由两臂收于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行于脊骨,布于两臂,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即是放。能懂得开合,便知阴阳。”

“起、承、开、合”虽为四字,但不可断开来练,行功走架时要用意而不用力,一丝不苟,每一个动作的结束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整个套路演练起来自始至终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由“始”而意动,继而内动,然后身动,由内及外,以外引内,最后达到内外相合,表里一致,循此不断前进,当可越练越精,攀登上太极拳的新高峰。

武式太极拳动作简洁紧凑、小巧灵活、虚实分明、连续顺随,讲究意、气、力与拳势的相互融合,是一种集技击、健身、修身养性功能为一体的太极拳式,尤其是它的理论研究方面,内容博大精深,与太极拳练习丝丝相扣,故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推崇。

武式太极拳鼻祖武禹襄在《十三势说略》中论述了太极拳的“起、承、转、合”,而到武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郝为桢,便将拳论中的“起、承、转、合”演变为“起、承、开、合”。此后,人们也将武式太极拳称为“开合太极拳”,或称“郝式太极拳”。

武禹襄先后从杨禄禅、陈清平两位大师处学得太极拳艺后,又根据其兄武澄清所赠王宗岳《太极拳论》,创编了一套独具风格的太极拳式套路,且发展了太极拳理论研究,“起、承、转、合”就是他在太极拳研究中的一大创举,他在《十三势说略》中讲到:“每一动,惟手先著力,随即松开,不外起、承、转、合,始而意动,继而劲动,转接要一线串成。”

“起、承、转、合”原是科举时代士子赋诗和做八股文的要求,是昔日儒生们常用的术语。词典中对“起、承、转、合”的解释是:“旧时写文章用的行文顺序。‘起’是开始,‘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从正面反面立论,‘合’是全文的结尾,拍合起始所提出的问题。泛指文章作法,也比喻固定呆板的公式。”另外,旧时写毛笔字也讲求“起、承、转、合”,以写笔画横“一”为例:落笔为“起”,运笔为“承”,将至收笔时略顿笔为“转”,收笔藏锋为“合”。

武禹襄身出书香门第,因此,将写文章和毛笔字所用的“起、承、转、合”格式运用到太极拳的创编和太极拳理论的研究中,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创举。

继武禹襄拳谱“起、承、转、合”之后,第三代传人郝为桢又将其发展为“起、承、开、合”。

郝为桢从学于武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李亦畲。得其衣钵后,他在精通武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又与近亲杨班侯(杨班侯继配郝氏系郝为桢近亲)学得一套自己喜爱的杨式太极拳小架。

杨式太极拳小架特点是姿势高、速度慢、动作幅度小,故称小架。其名称顺序虽然与武式太极拳拳架接近,但从中增加了六十多个“开合”动作,整个套路中两手掌始终似抱球运动,从表面看,架势较小,速度较慢,然其内涵却有质的飞跃,使太极十三势在此拳架中前后穿插练习,但主要以练十三势中的“开合”为主,一旦功力成就,技法娴熟,由此进入炼神还虚阶段。亦即由抬功、劲功进入气功阶段,真正将阴阳、刚柔、虚实、动静、蓄发、体用合为一体,乃至无形无象,全身透空,纯任自然之境。故此,该架被历代传人视为珍宝,即便是入门弟子也要严格择人而传。拳谱中歌诀日:“往用柔来弓用刚,刚柔相济阴阳彰,开是内弓合外发,背丝缠丝更生香”。通过演练体会,郝为桢就将“开合”加进了武式太极拳中,使武式太极拳又得到了一次飞跃性的发展。

郝为桢之子郝月如在《武式太极拳行功走架要言》中对“起、承、开、合”是这样叙述的:“太极拳走架,每一架式分四个动作:第一个动作是‘起’(如‘左懒扎衣’第一式);第二个动作是‘承’(如‘左懒扎衣’第二式);第三个动作是‘开’,也是即是发(如‘左懒扎衣’第三式);第四个动作是‘合’,也即是收,收是蓄的意思(如‘左懒扎衣’第四式)。但不是呆板的,有开中寓合,有合之再合,所谓不丢不顶,处处恰当也。”

郝为真之孙郝少如在《武式太极拳说明》中述“由于武式太极拳用起、承、开、合四个要领贯串始终。因此,所有的动作都是按照四个要领来编排的,以四个动作做为一个起承开合的节序,节序大都是由一个拳式构成的,如‘左懒扎衣’式有四动,成为一个节序;但也有两三个或四五个拳式结成一个节序的,如拳式中第四式‘单鞭’和第五式‘提手上势’就是合并之后,编为四动,作为一个节序的。”

武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李亦畲对“开合”也有专门的论述:“气向下沉,由两臂收于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行于脊骨,布于两臂,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即是放。能懂得开合,便知阴阳。”

“起、承、开、合”虽为四字,但不可断开来练,行功走架时要用意而不用力,一丝不苟,每一个动作的结束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整个套路演练起来自始至终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由“始”而意动,继而内动,然后身动,由内及外,以外引内,最后达到内外相合,表里一致,循此不断前进,当可越练越精,攀登上太极拳的新高峰。(作者:佚名)

 

谈武式太极拳母势“懒扎衣”
■ 翟维传
  武式太极拳为河北永年广府人武禹襄所创,由第二代宗师李亦畲进一步继承完善,发展成为一大具有鲜明特点的太极拳流派。武禹襄、李亦畲开启太极拳理论研究之先河,他们的著作至今在太极拳界奉被为经典。武式太极拳之所以得到人们的喜爱,正是它在王宗岳太极拳论的基础上,严格遵循太极阴阳的变化之理,一招一式中规中矩,举手投足讲究分寸,蕴含着丰富的太极哲理。如在走架上要求做到松柔圆活,连绵不断,出手高不过眼、远不过足;在开合上求做到开合有致;在虚实上要做到虚实分清,有虚要虚透,实要实足之说;在技艺上要求不丢不顶、沾连粘随、引进落空、借力打力,追求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神奇境界;在功法上要做到周身一家,劲整浑圆、内外相合、阴阳互补等。这些都是武式太极拳的艺理精华,技击原则和处世哲学。
  不管什么武术流派,都有它的看家本领与代表势法。武式太极拳的“母势”是“懒扎衣”,它是整个套路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式,有万法皆出“懒扎衣”之说。它贯串于整个套路之中,千变万化。恩师魏佩林时常教导我们说:“练好懒扎衣,走遍天下无人敌。”恩师姚继祖说:“看一式懒扎衣,便能断定一个人太极功夫的深浅,过去逊之(李亦畲次子李宝让)宗师讲到,武式太极拳懒扎衣,别看只有一个圈,在运作中包揽了太极拳的八种劲法,拥、捋、挤、按、采、捌、肘、靠,这要看自己怎样去领悟了。”郝为真宗师曾说:“我练了一辈子拳,就学会了一个懒扎衣。”都说明了懒扎衣在武式太极拳中的地位。
  通过本人五十多年的太极拳修炼,深深地认识到“懒扎衣”一式在拳架中的主导地位。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我深知学员们的感受,普遍认为懒扎衣看起来简单,做好却很难,大量重复性练习这一式,显得单调乏味,难于理解。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使后学者少走弯路,多出功夫。本人结合自己的练拳与教学经验,在继承与发展的前提下,总结并出版了《原地桩功》、《活步桩功》、《武式太极拳精要九式》等一系列的内功劲法论著,这些都是在懒扎衣的各种变化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几年的推广,学员们普遍反映这些功法圆活紧凑,身体松柔合度,意气内外相合,气感强,上功快,解决了练习中的单一、枯燥无味而难以理解的难题,从练习中体会到懒扎衣的奥妙与乐趣。
  武式太极拳到第三代郝为桢宗师,发明了在走架时每一势要分四字来完成,即“起、承、开、合”,贯串于每一势法之中。我感到非常好,有利于集体演练,更有利于教学。现在具体的谈一下“懒扎衣”式中的起、承、开、合的作用。
  起:即是一势的开始。如“左懒扎衣”,在武式太极拳套路起势后,便是左懒扎衣式的开始,要求腰微向右转,重心移于右腿,两腿开始分虚实,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同时,两手随腰转向右后捋带,这时要做到两腿微曲,含胸、拔背,松肩、沉肘,提顶、吊裆,气沉丹田等身法,在技术上为圆活接化,在配气上为吸气。
  承:是承上启下之意。接上动,身体继续向下松沉,尾间前送,命门后撑,意气向下沉于右实足,使下盘更加稳固,同时,左腿有上提之意,向左前方45度迈出,以足跟着地,足趾上翘,两手内合向上弧形棚起至胸前,左手在前,右手在后与左肘平齐,要做到含胸、拔背,松肩、沉肘,尾闾正中,气沉丹田,虚实分清等身法,在技术上做到阴阳相济,圆活,含蓄,引化,沾制,在配气上为吸气。
  开:是扩展发放之意。接上动,右实腿足跟蹬地,身体前移,左腿前弓的同时,两手坐腕,竖掌,外旋向前拥出。可使对方向外跌出,这是在对方落空拔跟失控的情况下,自己已做好蓄劲待发,才可使对方跌出,在完成开时要注意,以后实足蹬地,是利用地面的反弹力,劲由脚跟起,由腿而腰直达两手,要一气贯串,要求前弓腿膝不可过足尖,后腿不可蹬直,要做到曲中求直,上下协调一致,在技术上为发放,做到内外相合,劲整浑圆,在配气上为呼气。
  合:是收拢之意。接上动,身体向前足下松沉,同时两手向下合力外旋,与身体协调进行,两手下行于腰齐,向左右分开,这时意气沉于前腿,使根基稳固,两手有沾化之意,两手继续划弧向上竖掌,内合于胸前,呈抱球状,同时右足向前跟步,至左足右后方,以足尖点地,两腿为左实右虚。这一动作是一个势法的终了。
  武式太极拳在整个套路中,每一式都要做到起、承、开、合,要用心体会,默识揣摩,去探究太极拳的精义。这里要把开合作以认识,“开合”在武式太极拳中有开、合、隐、现之说,在运动中,是由松入柔,运柔成刚,达到刚柔相济,但它是在松静之中,暗含着开合隐现,在运动时,开则俱开,即周身骨节和肌肉群都有开展之意。开在技击上为发放,发力的神意,微现于体外。开在配气上为呼气,在手法上是以小指领意,坐腕竖掌,外旋为开。合则俱合,即周身骨节和肌肉群都有收缩之意,把运力的神意收隐于体内。在技击上合为收,为含蓄,为松随。在配气上合为吸气,在手法上是以小指领意放松内旋,所以在武式太极拳中,两手内旋为合,外旋为开。在每个势法的运动中都是以开合贯串于整个势法之中,由合转开,由开转合,无时不在变化。武式太极拳在练功上是用内气的潜练和内劲的转换支配外形的运动,要求做到“内固精神,外示安逸”的由开到合,由合到开,互相转换的渐隐渐现。武式太极拳在保健医疗上,除开、合,隐、现使周身骨节和肌肉群进行开展、收缩运动外,每式还结合“开呼”“合吸”使横膈膜升降,起到上承、下压的作用,促使胸、腹、脏、腑亦随着蠕动,这样就形成了周:身骨节、肌肉群、五脏六腑的“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这种内外协调而统一的运动,是太极拳能够祛病延年,强身保健的根本原因。拳论中讲“开中寓合,合中寓开,有开中再开,合中再合”之说,所以每个势法中都是由开到合由合到开或由合再合,由开再开到合。开合即为阴阳的演变,恩师姚继祖经常讲“开合即是打手”,可知开合在拳术中同样很重要。武式太极拳母式“懒扎衣”在动作中的起、承、开、合,是指导练习者注意每式的动作过程,处处都要做到位,明白其中的各个涵义,只有懂得了其中之理,才可练好太极拳。
  任何事情都有它一定的规律,我们只有按规律操作,才能顺应自然,达到理想的彼岸。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一个动作的成功包括:从初步掌握,到动作正确定型,到动作的自动化三个阶段,在每一阶段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能急于求成,俗话说“欲速不达”就是这个道理,拳谱上有云,“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学者应先明理而后行。当然要想在太极拳领域有所成就,还得记住一句话“师父领入门,修行靠个人”,太极有路“懒扎衣”,修炼无涯苦作舟。若要敲开太极拳大门,“懒扎衣”便是这道门的钥匙,在正确的练法基础上,太极拳的秘诀就是——“苦练”。


武派郝架懒扎衣为拳的母式

 

懒扎衣是武派太极拳拳路用招之母式,拳谱上而有“千变万化懒扎衣”的讲法,本句话之意概括谈述了懒扎衣出势,太极拳八法尽在其中,上下相随五种步法也伴随其内。拳谱中有懒扎衣72绝手和72破手手抄本,可惜流落民间已难寻其原本,如懒扎衣一势掌握熟了,万式不离其宗,即可举一反三,变化万千,其身法要领唯理一贯,其变化之妙,全要细心体会领悟,心知肚明,即先应心知,后达身知更为重要,心知即是先明其理,身知就是能够功夫练到自身,熟练掌握太极拳技巧,并能够得心应手得不运用掌握,才算真知。
武派太极拳走势大多为立圆形式,当然懒扎衣用招也不列外,武派郝架技击用招特点又多成半扇门的打法,其用招取势出手即以双手控制住他人一边臂膀,致使对方另一边也相并受到控制,就而失去反攻之能。
1、从出势方向而论则有前正和左右形式的懒扎衣。
2、从腿的动作而论则有插裆和左右套腿以及进步、退步、横闪移步懒扎衣。
3、从与对方身形相对位置而论则有正对正,斜对斜、斜对正、正对斜诸多形式懒扎衣
4、从用劲形式而论则有阳中阳,阴中阴、阳中阴、阴中阳即连攻,连化、边化边攻左势懒扎衣。
5、从更具体用法而论则分出长劲、短劲、长短劲、冷断劲,还有闷劲、截劲、回劲之用势懒扎衣。并且还可以与其它招法组合综合用势的懒扎衣。
6、从法放方法而论又可以分出下拍、平送、上托劲发放懒扎衣,并包括着内环进手和外环进手懒扎衣形式。
7、再根据具体两臂动作来讲则有平挤、一推一按、一按一扣、一挑一踏、滑点、滚缠螺旋走势、错位、数不胜数形式打法的懒扎衣招法用势。总之,拿法、跌法、打法应有尽有。(作者佚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