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电影:从光辉岁月到后港片时代(2)

 恶魔传说 2016-01-12

香港电影的花样年华

 

香港曾被称为东方的好莱坞,香港电影是电影史上的一个成功的故事。几十年来,这个不足千万人口的弹丸之地,一直拥有全球规模数一数二的电影王国,所制作的影片数量,几乎超越了西方国家;输出的电影数量,也只是仅仅次于美国。与内陆和台湾电影相比较,香港汲取了好莱坞电影工业的长处,率先告别了“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取得了宝贵的电影产业化经验,发展了适合大众娱乐消费的新形式。

香港电影拥有半个世纪以上的历史。在战火纷飞的抗战和解放时期,香港犹如老辈电影人的避难所,为香港电影埋下了文艺创作的慧根。期间,香港电影尝试了不同类型的创作,值得一提的是犹如老式梦工厂的“邵氏兄弟”,从1925年邵家老大醉翁在上海创办的天一影片公司,到后来邵逸夫于20世纪50年代末临危受命回港救市,邵氏兄弟几十年来独霸香港影坛。直到20世纪70年代,嘉禾崛起才动摇了它的地位。

70年代,香港电影为人所知都是一些夸张的武打和以复仇为主线的功夫片。《唐山大兄》、《精武门》等虎虎生风的拳脚之间,捧红了香港第一个国际巨星——李小龙。随着李小龙陨落,成龙带着他的功夫喜剧片走上电影舞台,《蛇形刁手》、《醉拳》让成龙如日中天。李小龙、成龙这两条形象截然不同的龙,昭示着香港电影的早期形象。

80年代初,香港一群年轻人拍出一批具有强烈现实意义、技巧前卫而视觉效果精致的作品,震撼了香港影视界。随着他们进入电影圈,他们的作品被称为香港电影“新浪潮”。如徐克的《蝶变》、许鞍华的《投奔怒海》、方育平的《父子情》和《半边人》、章国明的《点指兵兵》等。“新浪潮”重塑了香港电影,香港电影也进入了辉煌时期!

整个80年代到90年末,黄金时期的香港电影影片不断涌现,不仅制作水平大幅度提高,而且类型不断开拓。成龙的城市警匪片《警察故事》与历险故事《A计划》,吴宇森的黑帮英雄片《英雄本色》和《喋血双雄》,徐克的民族史诗式的《黄飞鸿》系列,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唐伯虎点秋香》、《九品芝麻官》,王家卫另类风格的《重庆森林》、《春光乍泄》……香港电影风山水起,不仅仅占领了亚洲的票房制高点,而且受到西方观众的赏识。

吴宇森、徐克、周星驰、王晶的电影应该可以代表香港电影的主流,而真正关怀香港社会状况的导演是许鞍华、陈果。许鞍华的电影有一种中国电影少见的苍凉的气息,无论是反映越南难民的《投奔怒海》、表现香港人寻找归宿的《千言万语》,还是根据张爱玲小说改编的《半生缘》,都把人性放到世态炎凉里历练。陈果的电影则是一种强烈的写实,将社会边缘的青年的无助与空虚深刻刻画,《香港制造》拍出了找不到方向的年轻人无奈,《榴莲飘飘》描绘出一个悲惨女孩青春的经历。

王家卫是香港电影里一个另类,他的电影一直散发着意识流般的自由,他用华丽的影像、耀眼的明星、精致的音乐、考究的服装,开拓了一种另类的商业片模式。

现实比电影更有戏剧性,正当成龙、李连杰、周润发、吴宇森在美国大红大紫,徐克、黄志强等导演都迫不及待去了好莱坞淘金时,刚出人头地的香港电影却陷入了困境。

现在每每看到有人面对韩国电影崛起而对香港电影丧失信心时,总会想起那个整个亚洲都在看香港的明星的辉煌,就算是今天韩国最牛的明星,当年都是成龙、周润发的粉丝,如今说起来却有种“白头宫女话玄宗”般隔世。美国学者戴维·波德威尔在《香港电影的秘密》一书里说:“纽约时报影评人对早期进口的一部功夫片有此恶言:‘尽皆过火,尽是癫狂’,当年的辱骂,竟变成今天的荣誉标志。”

 

偶像的黄昏——后港片时代

 

香港电影真是近黄昏了吗?学界业界圈内圈外的,懂电影的不懂电影的,都纷纷抛出这个已经问个不休的问题。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韩国电影的崛起导致外部市场的萎缩、专业精英人才的流失与匮乏、资金运作模式陈旧、网络电影下载的盛行、盗版音像制品的肆虐……这些问题导致了香港电影的生产和消费两大环节上的巨大危机,使得香港电影逐渐失去阵地而奄奄一息!

在20世纪90年代初,香港电影每年的产量在200多部,有的年份甚至突破300部。但正是这表面的辉煌,让香港电影走进了追求数量不求质量的误区。成龙就坦言,“一个僵尸片成功,他们就拍100部僵尸片;一个英雄片成功就拍100部英雄片”。在当年的黄金时代,周润发一年拍片11部,张曼玉因为一年拍片12部有了“张一打”的外号。一部电影一个月就拍完,没有剧本全靠临场发挥。越来越多的粗制滥造跟风模仿之作严重败坏了观众胃口,也让香港电影必然走向死亡之路。

香港电影,这个代表着一时代辉煌的字眼会不会从此尘封于电影史中?究竟是该执著地拯救还是变通地改变?

2004年初,《内陆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CEPA)正式生效。CEPA意味着香港拍摄的华语影片将不再受进口配额限制即可在内陆发行。CEPA并不是香港电影的救命稻草,但却是香港电影一个发展方向,香港电影存活的另一个契机。

据关锦鹏导演透露,去年的51部港产片,每一部都多多少少带有“内陆色彩”。连王家卫都表示,“香港电影的第二春在内陆”。其实,香港与内陆在电影方面的合作在这之前已有先例,《大话西游》和《霸王别姬》就是最好的例子。

香港电影进入了更为广阔的中国电影阶段,也昭示它已进入一个新的概念——后港片时代。后港片时代里香港与内陆电影融合了,香港影人“北上”,内陆电影出现“香港基因”。于是我们看到了《无间道》里的陈道明,《宝贝计划》里的陈宝国,《太行山上》里的梁家辉,《十面埋伏》和《天下无贼》里的刘德华、金城武及刘若英。

后港片时代也许是香港电影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它仍旧要经受内陆观众“看电影不花钱”的深厚文化底蕴的礼遇,仍旧要经受外部市场冲击和观众的流失。但让人欣慰的是,我们依然能看到那些香港影人怀抱着那种踩不扁、烧不化、吹不走的香港精神去努力求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