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静
2016-01-12 09:12
原标题:《寻访山西》系列 三根马尾空中吊的悬空寺 文/韩静 2010年,美国当红的《时代》杂志评选出“全球十大危险建筑”,山西悬空寺因为其“奇 险 悬 巧”四大特点,成为中国唯一入选的建筑,而且还是其中建筑年代最早的古建之一。
悬空寺,位于浑源县北岳恒山脚下的金龙峡,古来属于恒山的一部分,新建的恒山景区大门口与它仅仅一山之隔。 在万千悬崖峭壁之上,凭空的突出一座千年古刹,虽然历经风雨雷击 地震山崩仍然岿然不动,难道这座建筑真的有神灵的庇护? 悬空寺 根据记载由北魏的了然大师兴建,距今足有1400多年。1000年前,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控制了山西北部的大片区域,举世闻名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就是由北魏开凿;当时的金龙峡,是地处忻州和五台山、大同之间的交通要道,上游的河流浑河经常泛滥,叨扰百姓,于是当时民众都渴望修建一座古塔镇压水患,这样的例子在别处也多,比如四川的乐山大佛就是出于此类目的修建。 北朝年间,一位道长云游到此,他看到这里山清水秀 壁岩森森 想起了道家修炼的要诀“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看着这样一块风水宝地,他决定后半生就在此修行;临终前,面对众弟子,他决意要他们建造一座宫观,什么规格呢?
这恐怕正是悬空寺的完美写照。他的弟子们于是在几十年的实践中,苦心营造,集思广益,最终将悬空寺建在了峭壁之中。 历史上的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寺内现存最早的三尊石佛约开凿于北朝时期;金代、明清屡有修建,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存。
在悬空寺,可以找到不同宗教信仰的相互融合。 悬空寺建于北魏时期,正是佛教鼎盛的时候;而恒山自古就是道家名山,修行者不断;当地百姓们又渴求风调雨顺 驱邪镇水;导致悬空寺成为中国少有的三教并存的一处奇谲建筑,又因为其身处悬崖的特点,而驰名中外。 在悬空寺现存的17个庙宇中,有11个佛教的;5个道家的;建在全寺最高处的就是一座三教殿,悬空寺是中国最早的三教合一的寺庙之一,根据碑刻显示,早在一千年前的金代这里就是三教融合的圣地。 公元735年,诗仙李白游览悬空寺,惊叹之余,在岩壁上留下了“壮观”二字;明代崇祯六年,游记学老祖宗徐霞客游历恒山,也写下了“天下巨观”四个斗大的字。 寺院悬在危崖之上,下临深渊,是一座木质的框架式建筑,全寺没有使用一丁一卯,横梁插入山壁内,借助岩石的力量托顶,梁柱和屋顶合为一体,横木和立木联合,木料采用当地特产的铁杉木,号称“铁扁担”,坚固异常。 清代著名学者邓克劭的《游悬空寺》曾说过:
是描写这种奇观最为著名的诗句。 悬空寺坐落于翠屏山上,下面是金龙峡;沿着一条古老的栈道上楼,依着峭壁建起二层殿堂;下层原来是和尚们的禅堂和念佛堂,上层就是主要建筑关帝庙 太乙庙 三佛殿;大殿由条石堆砌而成,长约20多米 高度10米,远望去如同红色的臧家围墙。 北面最高处的三教殿距离地面58米;根据考证,1939年的悬空寺离地更高,达到惊人的90米,由于河床历年的泥沙淤积,导致地面抬升,据说再过1500年,如果按照原来的速度继续淤积,悬空寺将正式“降临地面”。 悬空寺的面积并不大,只有152.2平米,却建有殿堂佛阁40多间。虽然身处悬崖峭壁,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般寺庙建群的山门 钟鼓二楼 大殿 配殿一应俱全,只是布局的方式做了改变,原来沿中轴线展开的建筑,成了一条线上的立体结构。 楼阁间以木质占道相连接,上下呈螺旋状,审时度势,凌空构件。在高低中坐落,于左右上交错,令人叹绝。
当地人有谚语为证“悬空寺 半天高 三个马尾空中吊”,指的就是悬空寺木构支撑的那十几根碗口粗的长木。实际上,根据学者的回忆,在上个世纪90年代,悬空寺就没有立柱,而那些看似结实的木头也基本上不起承托的作用,那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或者说是种障眼法。 悬空寺之所以孤悬高楼,是因为楼阁下面的27根打入山体深处的横梁。横梁露在山体外只有一米,绝大部分都隐藏在山石中。 靠山一侧石窟很多,也就是说主体建筑有大部分实际上已经在山体上了,横梁只需要承接一部分重力即可,是不是设计巧妙? 根据古建筑泰斗罗哲文的考证:当年的工匠使用造栈道的方法铺设横梁,先在石壁上开凿深孔,横梁插入其中,将上面铺设木板,再重复施工 直到完成。 早些年出于维修的需要,准备抽换一批腐朽的旧木,却发现根本拔不出来。原来,这些横梁是经过特殊加工的,它们一律呈梯形,在里面那段都穿上了楔子,横梁打入石孔,楔子会撑死在洞里,越往里就咬合的越深,这和今天装灯具的膨胀螺丝原理一样,可见古人工匠智慧的高超。
第一 木质坚固 悬空寺选用的材料是当地的铁衫木,坚硬无比,在加工前且已经用桐油泡过,不易腐烂;还能杜绝白蚁的噬咬。 第二 身处凹处 巨石无碍 悬空寺所在的翠屏峰,正好是一个向内收缩的弧形,即使峰顶上有巨石跌落,也只能直达谷底,而根本不会砸到建筑。 第三 自然风道 吹走水分 木建筑都十分怕潮湿,脱水和干燥就非常重要,却不能过分。而悬空寺正对面的天峰岭,海拔高度达2017米,极大的缩短了悬空寺每天的日照时长,即使是夏季也只有三四个小时,避免长期暴晒引起的劈裂。 金龙峡本身是峡谷,下层有水汽升腾,但是峡谷的高处是一个避风港,能平息水汽的上升,外来的大风还能刮走潮湿,保证了古建的干湿平衡。 悬空寺还有很多未解之谜等着后人探索,危楼耸立 分外壮廓;对于那些渴望超脱凡世 清修静寂的仙人来说,这里确实是一处人间仙境(韩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