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新发现教育

 叶老师YP 2016-01-12

对于我前面的观点,一些教师表示了质疑。事实上,这个问题我一直还在思考,我的观点也不一定正确。现在,我将自己的思考发布出来,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说到课堂的教学效率,我想有必要界定一下什么是效率,以及判断效率的标准。没有弄清楚这两个问题,对课堂效率的争论只会是治丝愈棼,不能达到统一意见。


对于教学效率,我是这样定义的:教学效率指的是单位时间里(一节课时间里)实际完成的教学进度。课堂节奏越快,课堂容量便会越大。在现有的应试教育环境下,检测教学效率的尺度是考试分数。如果读者对这些没有异议,我便准备继续说下去了。


假如单纯地论及教学,是否应该有效率?我的回答是:应该。然而,在应试教育里,教学与教育呈现出一种“成反比”的关系。我们必须知道,教学效率不等于教育,学生接受的是教育,而不只是教学。我们必须先抓住教育,才能说到教学及其效率。况且,要提高教学效率,极权主义灌输式教学就是最佳途径。在这里,教师可以不管学生的情况而强行灌输,如同饲养员可以强行“填鸭”,而无须关注鸭子的消化能力,或鸭子是否喜欢吃。


当分数成为检测效率的标准时,教师便会想方设法抓分数。“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会不断提炼考点,通过进行机械、反复的练习,使学生能准确无误地将其掌握并在考试中“得分”。这些考点被提炼的“纯度”越高,越会丧失教育价值。本是垃圾知识的考点,若没有被“稀释”,便没有教育价值。这里所说的“稀释”,是指教师在对知识进行阐释时,将自己的思想、知识、价值观等渗透进去。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知识经过教师的阐释后,才会具有更多的教育价值。


打个比方。食物要经过肠道的消化,营养部分被身体吸收后,才变成粪便被排泄出来。当知识,尤其是那些所谓的考点,没有经过教师的阐释而直接传递给学生时,便相当于食物从口中进入,然后直接从肛门排出了。学生每天学了很多知识(吃下很多食物),却不会从中吸收到多少营养,因为这些知识不能对学生的生命成长或精神发育产生积极影响。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由于没有经过教师的阐释,没有什么教育意义,实际上只是一堆垃圾。简而言之,教学效率就是“拉屎的效率”。


很明显,教师通过阐释将知识“稀释”后,教学效率便会降低。不过,这恰好为教育创造出了机遇或空间。教学效率越高,教育意义便会越少,我们为何要拼命追求教学效率呢?当然,教师需要不断读书学习,具有广阔的知识视野,才能更好地“稀释”知识,使其发挥出应有的教育意义。从这点来说,现在全国各校提倡教师读书学习,对于中国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或许有人要问,教师的阐释就是真理吗?如果不是真理,不如不阐释。这儿我有必要解释一句: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下,真理观或知识观已不同于现代主义语境。现代主义的真理观认为,真理是正确的,教师灌输的是正确真理;后现代主义的真理观则认为,真理是流变不居的,只能暂时把握,这便从根本上瓦解了灌输式教学的合法性——既然教师掌握的都不是真理,那么强行灌输的意义又何在呢?


“效率”一词,本来就有着深深的“工业主义”烙印。工业主义和效率主义等概念,都跟现代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回顾人类的历史和文明进程,人类在技术和效率上确实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人类的文明也使人类自己面临着种种异化。只不过,这已是另一个话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