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Fukuda H, et al. Neurosurgery. 2015 Nov 19. [Epub ahead of print]】 后交通动脉供应动眼神经、大脑脚、丘脑腹侧和尾状核等重要结构。开颅夹闭后交通动脉瘤手术中,易影响到这些结构而导致预后不良。日本冈山县仓敷市中心医院的Hitoshi Fukuda等认为,瘤体朝向后方的动脉瘤与后交通动脉及其穿支关系密切,而且动脉瘤主体被颈内动脉遮挡,因而增加手术的难度,可能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有关。为此,Hitoshi Fukuda等对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后手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着重对比不同的动脉瘤朝向所产生的影响,结果发表在2015年11月的《Neurosurgery》在线上。 该项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首先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在中心医院手术的65例破裂的后交通动脉瘤患者。按照动脉瘤体的朝向分为外侧投影组和后方投影组(图1),记录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抗凝药物使用、颅内出血情况、WFNS分级、动脉瘤形态、手术过程、与手术相关并发症和3月随访时mRS评分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因素分析发现,与向侧方投影的后交通动脉瘤患者比较,向后方投影的后交通动脉瘤患者入院时WFNS分级低,伴发颅内血肿的比例低,但是手术中发生再破裂的风险高;动脉瘤与后交通动脉或穿支血管的关系更为密切,多需使用跨窗动脉瘤夹进行夹闭(表1、2)。多因素分析发现,向后方投影的动脉瘤术后发生脑梗死或血肿等手术并发症的风险高(OR=5.87,p=0.04)(表3)。 表1. 不同朝向的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基本特点对比。 表2. 对比不同朝向的后交通动脉瘤的术中情况。 表3. 多因素分析影响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与瘤体向外侧投影的动脉瘤相比,瘤体向后方投影的后交通动脉瘤术中易发生破裂,瘤体与后交通动脉或其穿支粘连,夹闭操作更加复杂;因而发生手术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在手术过程中需小心谨慎、仔细操作。 |
|
来自: springer0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