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暑礁是怎么建成的?超级功臣就是这台“海洋挖掘机”

 情系故乡 2016-01-13

永暑礁是怎么建成的呢?它的建设过程中的一个超级功臣就是这台造价超8亿的“海洋挖掘机”。

南沙礁盘周围是大面积的浅滩,里面含有大量的海沙,将这些沙子用来填海使用是最经济最高效的方式。如此多的海沙当然不能用抓斗或者铲子蚂蚁搬家,而依赖于一种更有效率的作业方式——吹填。



吹填:用挖泥船挖泥后,然后通过管线把泥舱中泥水混合物,排放到近海陆地,将近海淤泥填垫,排除淤泥中的水份,达到一定标高, 使之具有可利用的价值。吹填工程的应用已经从吹填造地逐步扩展到吹填造岛、海岸防护、吹填造库等领域,并且成为了疏浚行业中最具增长潜力的业务领域。为了加快在南海区域的填海速度,中国出动了大量工程船只和机械参与施工,其规模甚至大到海军专门改造了数艘登陆舰作为“施工队”的生活保障船。而在这支船队中,对填海工程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便是亚洲第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鲸”号。


天鲸号是自航的绞吸式挖泥船,是中国吹沙填海的利器,由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投资并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德国VOSTA LMG公司进行设计,由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建造的大型挖掘疏浚船,装机功率、疏浚能力均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天鲸"号自航绞吸式挖泥船总长127.5m,型宽22m,吃水6m,设计航速12节,总装机功率为19200KW,最大挖深-30m,最大排泥距离6000m,挖掘效率为4500m?/h。技术性能指标及铰刀挖泥能力排亚洲第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三艘自航绞吸挖泥船之一,技术先进性和结构复杂程度在世界同类船舶中位居前列。


在执行吹填作业时,该船能以每小时4500立方米的速度将海沙、海水的混合物排放到最远6000米外,每天吹填的海沙达十多万立方米。装备了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挖泥设备及挖泥自动控制系统,其绞刀功率高达4200KW,可挖中等硬度岩石,适用于各种海况的大型疏浚工程。


巨大的铰刀控制系统
 

有了如此强劲的工程器械,中国在南沙的“暴力填海”体现出了极高的效率:与越南先修筑围堰,排空海水后再将国内运来的沙土倒入不同,“天鲸”号直接将海沙向浅滩吹填,没有任何的围堰设施,也不计较细小的漂散损失。


↑↑天鲸号实际工作,沙土飞扬的场面↑↑

根据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处综合来的信息,从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间,“天鲸”号多次往返于南沙华阳礁、永暑礁、赤瓜礁、东门礁和南薰礁之间,通过轮流作业提高效率,累计天数达193天。其中,2013年12月至今是“天鲸”号在南沙作业的高峰时段,他往来于五个礁盘之间,累计工作174天,按照每小时吹填海沙4500立方米计算,“天鲸”号在南沙五个岛礁吹填了超过1000万立方米的沙土和海水,大约相当于3个美国胡佛水坝消耗的混凝土。








天鲸号驾驶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