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目的和毅力对中学生的作用

 江山携手 2016-01-14
        学习目的是学习活动的一种推动力量。一般地说,学习目的越明晰,推动力就越强;推动力越强,学习兴趣就越浓。学习需要有明确的目的,没有明确目的的学习就缺少永恒的动力;

(1)为谁而学的问题。如果要问:“我们为谁而学才有力量?”无须避讳:“为了自己。”如果学生一旦感到自己的学习首先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父母、为老师,那么父母的苦口婆心,老师的谆谆教导都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反感。因此,要解决好为谁而学的问题,必须首先坚定“为自己”的信念,在此基础上升华为“为他人”、“为祖国”,才是一种高层次的、无功利色彩的学习动力。确立“以苦为乐”的认知观。

(2)学习的的确确是一个“苦差事”,“苦”也是毁灭学习兴趣的一个罪魁。生活中总是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意志薄弱,心理素质极差,稍微“苦”点儿就反复心理强化,连连叫“苦”。当“苦”叫到十声时,就会果真苦不堪言,当“苦”叫到二十声时,也就身心交瘁了。这种心理上的负强化是必须要剔除的。我们要确立“以苦为乐”的认知观,把“苦”看成是“甜”的入场券,这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东西。“苦”得其所,“苦”得值得,“苦”中有“乐”。一旦有了这样的认知观,“苦”后的咀嚼就会有无尽的甘甜。

(3)接受“无难无易”的认知规律。“难”与“易”是相对存在的,没有“难”也就没有“易”,不首先接受“难”就很难达到“易”。因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随时接受难题、挑战难题的期待。有些同学刚遇到一两道难题就退缩、就厌倦,这是不应该的。学习是为了“得”,突破难题的“得”要比解决几道容易题的“得”具有更多的超值性。有了一个乐于接受难题的心态,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

(4)不少学生虽然具有良好的智力和优越的学习条件,但由于学习毅力差,贪玩、怕苦、畏难,难以取得很好的学业成绩,有的甚至成为后进生。而有的学生虽然智力一般,学习环境也不好,却凭着顽强的学习毅力,取得良好甚至优异的学业成绩。由此可见,顽强的学习毅力是学生取得学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学习毅力是指学生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学习目标的心理过程。顽强的学习毅力不但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造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