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矿物油致癌说

 pinklolipop 2016-01-14

摘要

未处理和粗处理过的矿物油(主要用于润滑油、切割等工业用途),是国际癌症研究协会认定的确定致癌物,原因是其中含有大量的多环芳烃。精炼过的矿物油因为职业性接触,长期由肺吸入,会导致损害(类脂性肺炎等),但没有导致肿瘤的证据。在皮肤局部使用任何剂量的精炼矿物油(白油)都没有毒性,也没有致癌性。判断致癌性,必须考虑到剂量、接触方式,而非泛泛说一句“XX可能致癌”,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前言】

对矿物油的理由之一是矿物油会致癌,而且这一说法在网络上流传甚广,例如百度某贴吧的一篇帖子(http://tieba.baidu.com/p/1426176995):

      “国际卫生组织的致癌物分类中,高度精炼的矿物油分在第三类也就是可疑对人致癌,而未经精炼或是中度精炼的矿物油分在第一类,也就是确凿无疑的对人致癌的物质。高度精炼的矿物油分在第三类相关论文发表于1987年。而未经精炼或中度精炼的矿物油分在第一类相关论文发表于2012年1月。”

      网友@月儿勒勒 在冰寒的微博评论中也提供了这一线索,并提示可查询ICRA在百度百科中的资料参考。ICRA(国际癌症研究协会)是WHO的下属机构,故我认为前面贴吧中所提的“国际卫生组织”即是指WHO(世界卫生组织),而相关信息来自于ICRA。

ICRA每隔一段时间会发布一些关于癌症的研究进展报告。冰寒之前不认为矿物油可以致癌,原因是:

1)如果权威机构认为矿物油致癌,不可能在日化、医药工业中如此广泛使用;

2)我看过的化妆品、皮肤学的专著,不可能没有任何一本对此不予提及;

3)在我所看到的关于矿物油的有限的论文中,也没有提出过矿物油致癌。

那么,ICRA作为癌症研究的权威机构,若很早就发布了矿物油致癌的消息,怎么会只在网络上流传呢?

【查证】

高度精炼的矿物油致癌属于误传。

冰寒查询了ICRA的研究报告(链接见参考资料),其中有两部与矿物油相关,分别是:

 The Cause of Caner(2003),P14,表2.7。

 Etiology of Cancer(2008),P175,表2.13.1。

 另有一篇论文Exposure to occupational carcinogens and social class differences incancer occurrence(1997)亦有涉及。

这三份材料中的内容相同:未处理的,或者粗处理的矿物油,属于职业性接触致癌因素,如图:

矿物油致癌说—来龙去脉

红框的信息表示:润滑油行业的工人,长期因职业需要接触未处理或者粗处理的矿物油,可引起皮肤癌症(人致癌因素第I类)。

很明显,ICRA这两份报告的内容与网络流传的矿物油致癌说法不一致:

1、未处理或者粗处理的矿物油致癌,而非中度处理,确定的时间也是在2003年以前,不是在2012年1月;

2、报告中没有提及高度精炼矿物油可疑致癌。

3、致癌的人群是相关行业(主要是润滑油)的职业性接触人员。

     1987年的ICRA分类文档中将高度精炼矿物油列入了第三类[4]。该文档确认未处理、粗处理的矿物油属于致癌物质(因其中含大量多环芳烃)。粗处理的润滑油、切割油等引起的问题均是职业性接触引起的(如切割工人、刀具调整工),接触途径是肺吸入。对但精炼矿物油明确对人类和动物的致癌性没有足够证据。报告涉及的两种使用了高度精炼矿物油作为原料的绝缘油诱导了叙利亚地鼠的胚胎细胞变化,促进C3H 10T1/2 细胞的变化;另一试验,全新的用于曲轴箱的精炼润滑油也诱导了叙利亚地鼠的胚胎细胞变化,但这不认为它有致癌性。

     美国环境工作委员会(Environmental Work Group, EWG)是一个在化妆品原料问题上相当保守的环境保护组织。EWG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其对精炼矿物油的评估,确认其可能有毒害作用,也有有限的致癌可能性,但重点是:这均是气雾吸入造成的[5]。

     欧盟委员会就业暨社会事务总署提供了一份欧洲职业性接触限量科学委员会(Scientific  Committee on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 SCOEL)对于精炼矿物气雾吸入职业性接触的建议(Recommendation fromthe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 for Aerosols ofSeverely Refined Mineral Oils, Mar. 2011)[6]。指出:

     精炼矿物油(Severely Refined Mineral Oil, SRMO)是指通过溶剂提取和高压氢化裂解去除其中的多环芳烃,使之含量<3%。包括白油、轻质白油以及三种润滑油。主要以润滑、气雾剂方式用于金属加工、纺织机械、钻岩、混合润滑油、农业喷雾、混凝土脱模剂、防蚀、油墨、橡胶延伸及在开放条件下混合润滑油。在食品和药品工业中也有使用。其使用会造成人体气雾吸入。

     有数项实验证实动物长时间吸入SRMO气雾,会导致肺部、淋巴结问题,巨噬细胞空泡化等问题,因而被怀疑可能有致癌性。

     在狗、鼠身上没有长期吸入剂量高达100mg/m3的精炼矿物油SRMO发现肿瘤的进一步发生。没有发生口服、皮肤接触、皮下或腹膜内注射SRMO导致肿瘤发生。在细菌、哺乳动物细胞(鼠淋巴细胞、骨髓细胞、微核试验)都没有发现生殖毒性。SRMO对生殖的影响有限,不足引起生殖毒性的考虑。在人身上没有发现刺激或者仅有极小的刺激。

     J.F. Nash等综合评估了白油(化妆品常用的一种矿物油)的毒性。结论是:基于以前的研究发现与报告,局部使用矿物油渗透量可被忽略,没有证据表明多个物种的皮肤局部接触任何剂量的矿物油有任何伤害。作为此结论的佐证,人类长期局部使用矿物油成分的药品或非药品也没有发生过让人惊讶的事件[7]。

【解疑】

        为什么未处理或者粗处理的矿物油可能致癌呢?

        因为石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体,未处理或者粗处理的矿物油含有较多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s),如苯、苯并芘、苯并蒽、二苯并蒽、萘等。这些物质有的有光敏性,有的有直接致癌性,当然还可能导致其它的皮肤问题。1970年代日本流行过黑变病,女性使用提炼不纯的煤焦油成分,导致面部异常色素沉着性皮炎,也主要是由PAHs导致的。

        精炼过的矿物油之所以被ICRA列入第三类,是因为职业性接触,而且是长期由肺吸入。肺吸入异物会导致损害(类脂性肺炎等),但没有导致肿瘤。由于肺的结构、作用与皮肤有极大不同,因此许多对皮肤安全的东西,进入肺都会造成损害,比如面粉等等,但这不定被认为“面粉可能致癌”。

        判断致癌性,必须考虑到剂量、接触方式,而非泛泛说一句“XX可能致癌”,经常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为何不需要担心“矿物油致癌”之说了。

但是,多说两句,应当关注日常生活中其它行为所产生的PAHs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使用燃料,包括烹饪,都会导致PAHs的释放。

     每公斤燃料燃烧所排出的苯并芘量分别约为:煤67mg~137mg,木柴61mg~125mg,原油40mg~68mg,汽油12mg~50mg。因此,人类的外环境如大气,土壤和水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苯并芘等多环芳烃。多环芳烃污染水体、空气、土壤,可以通过粮食作物、藻类、水生动物向人体转移,最终富集在人体中,而造成自我伤害。

     我们取暖、开车、工业生产都会对环境及自身造成危害。低碳生活,这不是节约或者勤俭的问题,也不是一个时尚或者潮流的问题。反对浪费、反对过度包装、反对消费主义、反对以污染环境来发展经济(尤其是出口创汇),与我们自身息息相关。

参考资料及下载链接:

[1] IARC.The causes of cancer – IARC:http://www./en/publications/pdfs-online/wcr/2003/wcr-2.pdf

[2] IARC.Etiology of Cancer:http://www./en/publications/pdfs-online/wcr/2008/wcr_2008_4.pdf

[3] IARC.Exposure to occupational carcinogens and social class differences in canceroccurrence. http://www./en/publications/pdfs-online/epi/sp138/sp138-chap15.pdf

[4] IARC.IARC Monographs on the Evaluation of Carcinogenic Risks to Humans OverallEvaluations of Carcinogenicity: An Updating of IARC Monographs, 1-42,Supplement 7.  http://monographs./ENG/Monographs/suppl7/suppl7.pdf

[5] EWG.MINERAL OIL. http://www./skindeep/ingredient/703977/MINERAL_OIL/

[6] EuropeanCommission Scientific  Committee on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 Recommendation from the Scientific Committee on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 for Aerosols of Severely Refined Mineral Oils (精炼矿物气雾吸入职业性接触的建议), Mar. 2011.http://ec./social/BlobServlet?docId=6662&langId=en

[7] J.F.Nash, S.D. Gettings, W. Diembeck et al. Food and ChemicalToxicology,1996,34(2):213-2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