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战略及运营模式应为整体的绩效管理体系提供指导性作用。其中包括战略愿景、监督和组织架构。在构建组织绩效管理体系时,组织内是否有愿景、是否有 战略、是否有目标是首先最需要理清的关键点。其次管理层和组织的政策在变革管理中能起到怎样的监督作用也是另一重要考量点。同时,组织整体架构如何、组织 内是否有明确的汇报结构和岗位责任也是需要明确的一个关键方面。  医院绩效管理是一个将组织战略转化为可实施的绩效管理的体系。其中可以包括平衡记分卡和绩效指标。综合平衡记分卡需要包括运营、财务、质量和患者满意 度评估等各方面,同时应该和组织的战略保持一致。其次,绩效指标是否明确,是否是根据适当的方法论、清晰的目标和指标管理方法来设置的也是绩效管理体系中 的重要方面。 组织的运营管理水平是组织绩效提升项目的基础。其中包括员工的管理知识(组织内部是否有针对选定的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正式培训);学习、培训和发展 (组织是否对所用的员工进行一定的投资并提供培训课程和发展机会);方法论(事件的进度是如何记录的,事件是如何汇报的,当发现提升机遇时,是如何处理 的,当遇到挑战时,是如何解决的)。运营管理水平还涵盖了信息系统(现有的信息系统是否能够进行数据管理并生成报告)、沟通(信息是如何在内部和外部之间 沟通的)这两方面。 组织文化与关系强度是维持绩效管理体系运作的重要纽带。其中,组织参与度、领导力和激励因素都是医院管理者需要反复思考的一些方面:怎样使所有级别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都参与其中,如何让医护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领导自身建设工作,组织内是否有适当的激励和奖励措施等。  具体原则包括: 指标必须和医院愿景和战略目标相对齐; 重视3到6个最关键的指标,该指标必须能被客观衡量且数据来源可靠; 通过不同的评估范围,表现对团队建设的重视,提倡团队内和团队间的互动,分享领先治疗方案; 认可团队表现和表扬优秀的个人或团队,提供及时的反馈,并公开提供个人,团体和组织的绩效记分卡; 使用公平、客观、透明的激励方式并根据制定的标准执行; 告知员工表现和评估标准,合理管理员工期望值并展开讨论会了解员工们的顾虑,根据反馈继续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