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谁引入国内第一台CT机

 panyunbo 2016-01-15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医学影像服务中心国内首家开通医学影像自动学习功能,目前上线有数百例影像病例及典型征象、解剖、国内外精品讲座、影像医事以及三基、上岗证考试等内容。小编微信:yxyxfwzx

来源:健康时报

记者:叶正兴 刘子晨

在北院史馆里,有一面名医名家的照片墙,这些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学大家展现着北的历史。其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是中国的放射影像历史上不得不提的人物,她就是李果珍。

对于从事放射医学工作的医生来说,这个名字绝对是放射学界一个泰斗般的存在。作为国内外著名的影像学专家,李果珍教授载誉一生。迄今为止,李果珍教授仍然是世界上唯一一位同获北美放射学会(RSNA)“荣誉会员”、欧洲放射学会(ECR)“荣誉会员”、亚太放射学会(AOCR)“金质奖章”三项殊荣的专家。


更重要的是,她开创了北放射科,并早在1979年,便积极推动引进了国内第一台CT成功落户北。


20世纪70年代末,李果珍教授得知国外已经将研发成功的CT应用于临床后,马上考虑能否将这一技术引入中国,“如果把这一技术引入我国,能解决很多疾病的前期诊断和术后复查问题。”


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国家领导的认可。1978年,由卫生部、北组成的专家考察团赴美国做了专程调研,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的放射学界首次赴美访问。


很快,我国大陆第一台CT便被引进到北。然而,在李果珍教授看来,很多医生对CT了解不深,还不能充分利用CT的优势。于是,她决定尽快将自己所学、所掌握的知识教授给更多国内的放射科医生。


1981年,北在总结自己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开始举办CT学习班,一共举办了十几期,培养了许多放射科的技术骨干。与此同时,李果珍教授主持编写了《临床体部CT诊断学》,1994年,在原书的基础上,李果珍教授又丰富了内容并增加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编写了《临床CT诊断学》。这本书已被指定为全国大型医疗设备(CT)使用人员上岗考试的专用辅导教材。


有这样一位医学泰斗坐镇,加上国际知名的腹部影像学专家韦嘉瑚教授、胸部影像学专家潘纪戌教授共同为科室建设的重要贡献,北放射科在拥有辉煌历史的同时,近年来的发展也颇为迅速。


目前,北放射科仍然是全国最早引进高场强MR、最早使用数据传输与归档系统(PACS)的科室之一,同时还具有国内第一台车载移动核磁,在全国最早开展脑功能磁共振成像、肺部高分辨率CT、前列腺磁共振检查等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在技术特色及创新能力上,均走在了国内相关科室发展的前端。


------推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