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做放射检查危害大?听听专家怎么说

 朱觉超 2017-10-06


你还在担心辐射?那都不是事!


编辑 | 陈年老刘

来源 | 医学界儿科频道、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家长们带孩子上医院看病,

一听说要做放射检查,

都会担心辐射会不会对孩子的健康带来危害。



放射检查是不是真的如家长们想的那么可怕呢?


近日,由亚太儿科放射学会(AOSPR)主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承办的第17届亚洲大洋洲儿科放射学年会在上海举行,趁这个机会,小编采访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放射科主任钟玉敏教授。


儿童放射科哪些检查有辐射?哪些没有?


儿童放射科一般有五大类检查:X线、X线计算机体层(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核磁共振成像(MRI),其中X线(透视、摄片、特殊造影包含上消化道造影等)、CT及DSA检查是有辐射的,MRI检查是没有辐射的,辐射量的大小DSA>CT>X线。另外,我们常见的超声检查也是没有辐射的。


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大吗?


钟玉敏教授指出,辐射其实不仅仅存在于放射检查过程中,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各式各样的辐射,家庭装修的大理石、花岗石;机场、地铁行李安检仪;乘飞机到达高空;还有漂亮新奇的夜光手表,夜光矿灯,镶有某些宝石的首饰,甚至香烟中也含有微量的放射性物质钋210。



我们喝的水、吃的食物、呼吸的空气中都含有微量的放射性元素,甚至人体内也有相当量的放射性元素。研究显示,天然本底辐射导致的个人年辐射量通常在每年1~10毫西伏,全球平均为每人每年2.4毫西伏,我国平均为3.1毫西伏。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天然本底辐射水平对健康没有影响。


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标准,辐射总危险度为0.0165/西伏,即人体每接受1000毫西伏的辐射剂量,只会增加0.0165的致癌几率。当受到1000-2000毫西伏照射时,人体会受到明显损伤,感到疲劳、呕吐、食欲减退等;只有当受到2000-4000毫西伏照射时,人体会发生严重的射线疾病,如骨骼和骨密度遭到破坏,并伴有内出血、腹泻等症状,体弱者可能死亡;当受到大于4000毫西伏照射剂量时,将直接导致死亡。


辐射危害那么大,放射检查还能做吗?


钟玉敏教授告诉记者,儿童在医学检查中也可能受到辐射,然而需要提醒家长的是,不能因为惧怕辐射而影响治疗,耽误病情。其实,儿童胸部摄片的射线量仅为0.02毫西伏。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放射科主任钟玉敏教授(左)


“儿科放射不同于成人,医生要考虑的不仅是看清病情,更要考虑到儿童今后的长远发展。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从建院之初就以“ALARA原则”为患儿们量身定制放射方案。”钟玉敏介绍,“ALARA原则”又称辐射防护三原则,是英文“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的缩写,意指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的采取低辐射。该辐射防护三原则包括:辐射实践正当化、辐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控制。


它并不是说剂量要越低越好,而是要综合平衡检查的必要与可能造成的伤害风险,根据个体给出最优化检查方案。比如,在儿童接受脑部CT检查时,医护人员会考虑保护儿童的腹盆腔、甲状腺等部位;在CT剂量的选择上,会根据儿童的体重、年龄等,综合具体疾病情况,制定出个性化放射方案。钟玉敏教授称,这一理念与做法的进步首先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医学影像设备的更新迭代让医生可以实践“ALARA原则”。


儿科放射影像发展迅速,辐射根本“不是事”


据大会执行主席、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放射科主任钟玉敏教授介绍,回顾放射科的历史,20世纪60~70年代后,国际儿科放射学迎来了迅猛发展,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儿科疾病影像诊断水平大幅度提高。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此时我国儿科放射学的发展仍处于一个相对停滞的局面,儿科疾病检查手段还是主要以X线平片及透视为主。但是儿科放射学作为放射诊断学一个亚专业的观念已逐步明确,在国内外权威杂志发表的论文中,儿科放射学的内容已不再作为成人放射学的一部分,而是以独立的研究来论述。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我国儿科放射学专家远赴欧美进修学习,与国际交流也不断增加,加快缩小了我国儿科放射学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CT、磁共振、心血管造影等设备的引进和相关技术的掌握,使得我国儿科放射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1988年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一届儿科学组在上海成立,是我国儿科放射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2000年,儿中心刚刚建成启用。得益于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的支持,儿中心引进了国内首台1.5T磁共振、单排螺旋CT,这些当时被认为是天价的设备在国内成人医院也难觅踪迹。”钟玉敏表示,凭借先进的设备,儿中心在儿科放射影像上迅速发展,支撑着医院引以为傲的两大重点学科:小儿心血管专业和小儿血液肿瘤专业。比如,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在心脏超声的基础上,辅以无创的CT和磁共振检查能使孩子在不受痛苦的情况下进一步明确诊断。每年仅用于儿童心脏疾病的检查,要完成3000余例的CT、1000例左右的核磁共振,心脏超声更达每年5-6万例。如今,X射线、CT、核磁共振、B超等医学影像设备已全面介入儿童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治疗、康复等环节,支撑起各个学科的发展和临床上的诊断治疗。


朱铭教授(左一)


2009年时任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放射科主任朱铭教授当选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儿科学组组长。朱铭教授在国内首先开展胎儿心脏畸形的MRI研究。在他的推动下,胎儿磁共振检查技术在全国妇儿医院迅速普及,通过适时的医学影像检查,在胎儿期就能早期排查一些疾病,这对产前干预,生育指导和产后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影像检查设备的升级,也支撑着临床诊断的飞跃。本次大会以“先天性畸形及肿瘤影像再认识”为主题,细分心胸、神经、腹部、骨骼肌肉、胎儿、超声、泌尿生殖、核医学部分展开新技术、新理论探讨,就是因为医学影像设备的进步,让医生对疾病的认识更为深入,用专家的话说就是,“原本通过胸片看不见的疾病,如今通过CT看得十分清楚了;原本通过CT能看清的疾病,现在结合CT、核磁共振等,还能进一步看到疾病的分期、功能改变等。对放射检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原来仅明确生理解剖逐步转向到功能性的判断。


针对家长们普遍顾虑的医学检查的辐射影响,专家提醒,不能因为惧怕辐射而影响治疗,耽误病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