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象与他的“玄冥之境”

 邓超越梦想 2016-01-16

郭象,字子玄,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西晋时期玄学家。南朝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郭象者,为人薄行,有儁才。为什么会有这种评价呢?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有详细记载:文学家向秀为竹林七贤之一,也是黄门侍郎,少好老庄之学,撰有《庄子隐解》一书,发明庄子奇趣,深得《庄子》神髓,时人以为庄周不死矣!但秀死子幼,无力保护秀注。义遂零落。郭象见秀注不传于世,遂窃以为已注,后来《庄子》郭注风行于世,而向秀的原注却反湮没无闻了。而郭象流传至今最为重要的便是这本《庄子注》。

其实郭象这个人本也是酷爱清谈,据《晋书·郭象传》记载,他少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世说新语·文学篇》说他才甚丰赡,曾与善辩名士裴遐辩论。在社会上很有声望,时人咸以为王弼之亚。当时一些清谈名士都很推崇他,如太尉王衍常说: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但郭象虽好老庄,也精于仕途,早年他不受州郡召,闲居在家,以文论自娱。后来名声大了,应召任司徒椽,迁黄门侍郎。又为东海王司马越所招揽,任命为太傅主簿,深得赏识和重用,任职当权,熏灼内外,遭到了一些清谈名士的鄙视和非议。

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郭象,做便做了,偏的还要为他的行为寻找理论指导,思想后盾,他《庄子注》实际上是一部原创的哲学著作,并非只是推崇庄子的自然无为,而是企图消除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差别,调和名教与自然的矛盾,在他眼里,出世与入世并无二致,名教更是完全合于人的自然本性,人的本性的自然发挥也一定符合名教。他认为,仁义等道德规范就在人的本性之中,说:仁义自是人之情性。他分析说,表面看来借助于外力的名教规范,其实存在于自身的自然本体之中。牛马不辞穿落者,天命之固当也。苟当乎天命,则虽寄之人事,而本在乎天也。郭象还认为,物各有性,而性各有分。一切贵贱高下等级,都是天理自然天性所受,人们如果各安其天性,则名教的秩序就自然安定了。因此,名教与自然两者是不矛盾的。他不赞成把有为无为截然对立起来,认为人们把无为理解为拱默乎山林之中,是完全错误的。其实,所谓无为者乃各用其性,而天机玄发率性而动,故谓之无为也。即只要是顺着本性,在本性范围之内的一切活动,就是无为

如此看来,郭象《庄子注》究竟是对向秀《隐解》的还是,至今仍是难解的悬案。

让人最不可思议的,更是这位“任职当权,熏灼内外”的郭象,打造出一个玄冥之境

根据蒙培元教授的分析,所谓玄冥之境,就是玄同彼我与物冥合的精神境界或心灵境界,其根本特点就是取消物我内外的区别和界限,取消主观同客观的界限,实现二者的合一。所谓玄同,就是完全的直接的同一,没有什么中间环节或中介,不是经过某种对象认识,然后取得统一,而是存在意义上的合一或同一。

如何实现这种境界?在他看来,这种境界是自得的,不是从其他地方获得的,换句话说,这种境界是心灵自身的创造,与认识的问题无关。把自然界存在着的各种事物作为呈现在自己面前的对象,通过对象认识获得某种知识或某种意义,这是一种知性学说。郭象认为,这种学说对于实现玄冥之境是无益的。不仅如此,它还是实现玄冥之境的障碍。他所说的自得之学,未尝不是一种认识,但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认识,决不是主客分离的对象认识。

境界是心灵自身的境界,是存在者实现存在的状态,由于存在者把自己同世界隔离开来,从自己的欲望出发,运用自己的知性去认识世界,这样反而受到了蒙蔽,不能至于性之而达于所以迹,即不能实现与物冥合的心灵境界。要实现玄冥之境,首先要排除对象认识。因为境界和知识是不同的两回事。如果抱着求知的态度,怀着求知的目的,以事物为对象而认识之,那么,就永远不能与物冥合,永远不能实现玄冥之境。恰恰相反,它只能是心灵的自我设限,是人性的自我伤害。知以无涯伤性,心以欲恶荡真。(《庄子·人间世注》)把事物作为对象而认识之,则这种认识永无止境,不仅不能获得真知,反而会伤害自己的真性。

自然之物各有其至极之理,如果顺着自然的道理发展下去,就能与至极之理相合,这是冥然自合,不是以此合彼,作外在的超越,即不是与自身以外的他者相合,不是与对待之物相合,而是同自己的存在相合,换句话说,就是至极之理没有任何遮蔽地完全呈现。这就是无待,就是无极之极。如果与物相待,追寻下去则永无终止,也就是永远有待,永远受到束缚,而不能获得精神解放。只有与自己的存在相合,才能进到真正的无待,没有主客内外之分,亦无是非善恶之别。因为每个存在者都达到至理,而至理既然无待,还有什么是非善恶可言。至理畅于无极就是敞开自己,畅行无阻,以至无穷,即所谓敞然俱得,泯然无迹。这是真正的玄冥之境

郭象认为,理性认识并不能解决精神境界的问题,生命存在的意义在于获得一种境界,而这种境界的获得只能靠直觉体验,即无知之知,它是超理性的。


关于“玄冥之境”的论述引用蒙培元教授《郭象的“玄冥之境”》,蒙培元,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