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学研究”自2013年推出至今,已出版30种图书,其中著作8种,译作15种,影印7种;所选书目,不仅包括西方古典学领域经典之作以及反映国内外古典学研究最新成果的作品,还收入了对于国内古典学研习者亟须的工具书与西方古典基础文献汇编,旨在为国内学人更加全面地认识、了解西方古典文明,进而推动我国古典学学科建设做出贡献! ps.昨日获奖的书友是章会凌、冰点儿、紫薇猫猫,请及时与后台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寄出礼品! ![]() ![]() ![]() ![]() ![]() ![]() 著作 (8种) ![]() ![]()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地论述古典历史研究发展史的专著。对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世界尤其是英、法、德、意、美等国对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进行研究的情况及相关著述作了系统的梳理、阐述,具有拓荒价值。 上卷介绍了从文艺复兴至20世纪前期的古典历史研究状况。 下卷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古典历史研究的发展状况。 ![]() 《古典民主与共和传统(下卷):现代的阐发》 晏绍祥 著 此两种探讨了古典政治传统中的两个重要主题:“古希腊的民主传统”与“罗马的共和政治”。 上卷介绍了随着民主政治的衰败和罗马共和政治的灭亡,古典民主与共和政治逐渐成为一种供人们讨论和评价的传统。 下卷介绍了18世纪西方近代民族国家开始形成以来,关于古典民主与共和政治的历史阐释。 ![]() 本书从国内学术关注的角度,就古代希腊城邦社会的一些问题,展开初步的学术探讨,尤其集中讨论古希腊(兼及罗马)土地所有制及其农业社会特征,古希腊民主政治及其与现代西方民主制的关系,同时还探讨了古希腊同性恋、古代希腊(和罗马)的“东方主义”、古希腊史学、以及尼采与古典学诸问题。 ![]() 本书从当代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研究中的一个争论入手来研究亚里士多德的“质料”概念,即质料在实体的生成和毁灭这样的变化中是否持存?本书详细梳理和评价了亚里士多德质料学说的研究现状,依据详实的文本分析建构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具有较高的学术独创性。 ![]() 本书通过在特定演说场合的语境中分析演说的修辞策略,来考察政治家的演说表演对民众政治认知的影响作用。从而指出,雅典政治家的演说表演为民众正常地进行政治参与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维系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持续运作。 ![]() 本书通过对《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文本的分析,揭示出这位古希腊史家判断伟大的主要标准是苦难(希腊文Pathos);并进一步解读了修昔底德叙事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个文本片段,探讨“苦难与伟大”这一基本观念如何影响到修昔底德对人类历史处境的看法和他的写作。 译作 (15种) ![]() ![]() 英国著名古典学家、伦理学大师伯纳德·威廉斯解读荷马史诗与希腊悲剧和其他希腊作品的经典之作,威廉斯对希腊人伦理传统的阐释饱含热情,然而,他并没有尊经复古的企图,他对古代世界观的重构始终渗透着对现代性的自我反思和重建,理解古人实际上就是在理解我们自己。 ![]() 本书为作者在中国访问时所作讲座的演讲稿,共七讲。前五讲以柏拉图的《蒂迈欧篇》为中心,探讨其中涉及的柏拉图哲学中宇宙论、世界-灵魂的理性结构、作为政治秩序模型的宇宙秩序等问题;另收入两篇文字分别讨论了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意志以及海德格尔论艺术作品与技术,深入浅出,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作品。 ![]() 本书的主体部分是托马斯·罗宾逊教授在2012年10月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古希腊哲学名师讲座系列”嘉宾访问人大时就《礼法》所做系列讲座的讲稿,探讨了《礼法》中涉及的重要问题及其与《理想国》、《政治家》的关系。为阅读柏拉图的《礼法》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参考。 ![]() 出版时间:2014年7月 此书集合了世界一流学者关于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的研究成果,方便国内读者以更学术的方式进入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研究,帮助研究者们把握这一领域的核心问题、主要争论和重要文献。 ![]() 《罗马政制史》系统研究了古典时代罗马的政制和公法制度的发展与演变,共六卷。 本书为第二卷,论述集中于罗马共和国时期,尤其是它的对外关系:随着罗马在意大利和地中海的扩张与殖民地的开拓,它如何处理与其他共同体的关系,又是如何理解、建构出一种罗马式的世界体制。 ![]() 本书是讨论古希腊宗教的名作。在研究方法上,作者没有把希腊宗教作为抽象概念化的体系,而是通过对具体传世文本及出土文献的解读,为读者呈现泛希腊化宗教的同一性、各地宗教习俗的独特性、以及宗教的历史发展。 ![]() 本书是德裔知名古典学者鲁道夫·普法伊费尔的代表作品。作者通过征引大量原始文献、手稿等一手材料,并在结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19世纪古典学术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古典学研究的诞生、发展历史及各个时代重要古典学家的思想。 上卷介绍了从公元前8世纪至希腊化时代末期古典学术的发展脉络。 下卷介绍了13世纪至19世纪古典学在欧洲的发展轨迹、主要学人及相关的思想文化运动。 ![]() 本书是世界知名古典哲学家安东尼·朗教授应“中国人民大学古希腊名师讲座系列”之邀,首次访问中国所做讲座的讲稿。在短小精干的中文篇幅里,作者用十分流畅的笔法,讨论了从荷马到晚期希腊哲学的各种心灵与自我的模式,对其中的许多主题,例如荷马的身心统一模式、柏拉图政治化的灵魂模式、贯穿希腊哲学的神性灵魂模式等,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梳理,体现出作者在古典哲学领域的深厚造诣。 ![]() 本书从传世文献入手,结合出土纸草,尝试解答册子本起源这一关键问题。两位作者认为,基督教兴起之后,早期的圣经写本基本上都使用册子本来誊写,这种偏好是卷子本演变成册子本的主要原因。 ![]()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本书收录了古典史学史名家阿纳尔多·莫米里亚诺论古代与近代历史学的21篇文章。在书中,莫米里亚诺不仅深入解读了希腊、罗马、犹太与基督教传统中的重要史家,如塔西佗、波利比乌斯等,还重点探讨了晚近的数位史家,如维科和克罗齐。无论在论述的深度还是题材的广度上,都不同凡响。 安东尼·格拉夫敦称:“在这本书中,读者会找到这位人文主义大师最好的介绍。” ![]() 本书是一部关于荷马史诗的精彩专题研究。作者从史诗文本出发,从生存与死亡这一永恒主题切入荷马史诗的解读,对荷马史诗中的场景描绘、人物刻画等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史诗中有关神明和命运的重要问题。作者通过平易、细致的讨论,引导读者进入荷马所勾勒的世界。 ![]() 本书将视野拓展至中世纪根源于古代晚期思想的四个主要的哲学传统:拜占庭传统、拉丁传统、阿拉伯传统和犹太传统。采取历史的分析的方法,遵循宽容理解的原则,以当代哲学家可以理解的术语,并根据与当今哲学问题的关联重构了历史文本的论证和立场,勾勒出从公元200年至1700年西方哲学的面貌。 ![]() 传统观点认为,罗马文化,无论文学性还是宗教性,都已经被彻底地希腊化了。本书提出,历史中的罗马文学并非一个人为的、寄生的、无关紧要之物,而是以一种宗教知识的身份,成为这个动态宗教文化的重要元素。 ![]() 《抄工与学者:希腊、拉丁文献传播史》是西方古典学术史的经典著作,也是研究古典学的入门书,该书勾勒了希腊、拉丁文献传播的历史过程,在抄本时代不绝如缕的文本所面临的种种危险,解释了古昔先贤在文献保存与传播方面的工作和影响,并从文本传承的角度展现了教育史、学术史以及文化史的一些侧面。 影印 (7种) ![]() ![]() 剑桥《希腊罗马史料集》(5卷本)旨在辑录重要却稀见的古典世界原始文献,并译成英文,翻译尽量忠实再现文献,包括晦涩与暧昧之处。每则史料附以简要评注和参考书目。详尽的附录与索引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帮助。因其权威性与可靠性,这套史料集现已成为全世界古典研究必备的工具书。 ![]() 《拉英字典(初级本)》(影印本) [美]查尔斯·刘易斯 编 高峰枫 导读 《拉英词典(初级本)》(影印本)《希英词典(中型本)》(影印本)是学习拉丁语和希腊语的必备工具书,两部词典均由国内古典学专家撰写导读,便于读者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