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循环 夜间高血压定义、发生机制及危害 夜间血压通常指第1天22:00至第2天6:00之间的血压水平。2013年欧洲高血压指南及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夜间(或睡眠)收缩压≥120 mm Hg或舒张压≥70 mm Hg可认为夜间高血压。 目前,研究发现的夜间高血压发生机制包括:①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异常:交感神经兴奋与夜间高血压密切相关;②钠排泄异常;③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加;④甲状腺功能异常;⑤主动脉瓣钙化。 有研究提示,与血压正常者相比,单纯夜间高血压患者的总病死率(14.7/1000人-年vs7.6/1000人-年,P<0.001)、心血管事件病死率(4.0 000人-年vs.="">0.001)、心血管事件病死率(4.0><0.01)和卒中发生率(3.7 000人-年vs.="">0.01)和卒中发生率(3.7><0.05)更高。ogedegbe等调查425例非裔美国人发现,夜间高血压患病率为19.1%,与日间高血压患者相比,夜间高血压患者左室质量显著增加(152.5 g="" vs.="" 147.4="">0.05)更高。ogedegbe等调查425例非裔美国人发现,夜间高血压患病率为19.1%,与日间高血压患者相比,夜间高血压患者左室质量显著增加(152.5><> CREATIVE研究结果分析 CREATIVE研究旨在比较两种长效β受体阻滞剂的24小时长效降压及控制心率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在最后4小时,富马酸比索洛尔具有更优的降低心率作用,并且降低夜间血压作用不劣于美托洛尔缓释片,甚至夜间血压降低幅度略优于美托洛尔缓释片(富马酸比索洛尔:收缩压-4.81±14.31 mm Hg,舒张压-5.08±9.29 mm Hg;美托洛尔缓释片:收缩压-2.65±14.2 mm Hg,舒张压-3.96±8.76 mm Hg)。该研究证实了富马酸比索洛尔的长效作用不劣于甚至优于美托洛尔缓释片、降压效果不劣于美托洛尔缓释片。 富马酸比索洛尔控制夜间血压有其优势 富马酸比索洛尔是目前国内上市的β受体阻滞剂中对β1受体选择性最高的药物,其半衰期长,谷峰比值为78%,每日给药1次,可有效控制24小时的血压,尤其是夜间血压及血压晨峰。CREATIVE研究显示了富马酸比索洛尔对夜间及清晨心率的更优控制,提示其对交感神经活性的调节更好,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从而更好地控制夜间血压,使患者预后更佳。 夜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卒中、肾功能损害的风险更高。除了积极劝导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减少钠盐摄入外,合理应用降压药物可有效降低夜间血压水平并改善血压波动,降低靶器官病变风险。CREATIVE研究结果则提示,对于交感活性升高的高血压患者全天血压控制,富马酸比索洛尔可能有其优势。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taoyuquan@yxj.org.cn 来稿邮件主题为:【投稿】医院+科室+姓名 小编微信:tyq9528967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