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出色的设计都来自于对素材的全方位掌握。而在时尚领域,艺术就是为面料赋予美的造型。能够驾驭斜裁的设计师无不是结合面料自身特点,挖掘每一个功能性和装饰性的细节。 在进行斜裁时,有两种裁剪和使用面料的方法。其中一种是先将面料沿着直纱或横纱裁剪成几何形,如长方形、正方形或三角形,但在使用时倾斜用布,即直裁斜用;这种方法较为简单,有时可能只需要一个裁片,有时会重复使用同一裁片;由于矩形的边缘都是直边,因此彼此缝合起来也相对容易。另一种方法是先将面料斜裁,可以依据设计需要,选择是否与直裁的裁片拼接,这通常取决于斜裁后的面料的伸缩性;这种方法需要解决更为复杂的设计与结构方面的问题,这也是本文所关注的重点。 即使你已拥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在尝试斜裁设计时,仍须将款式设计放在首位,其次才考虑结构。先从某个想法入手展开款式设计,随后借助下文介绍的工具与方法,便可在美妙的斜裁世界自由徜徉。 只有少量接缝的一片式斜裁裙 了解用于斜裁的面料 一旦你已对预想的款式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日装、晚装、合体还是宽松——在你绘制款式轮廓和细节前最好先考虑面料的性能。面料有它自己的安排,成功的
键是选择与造型匹配的面料,并了解适用的工艺。比如质地紧密的涤纶面料,垂性不佳,不适合用于斜裁。
评估织物密度是否均衡 这里需要用到织物经纬密度镜来进一步了解面料。织物经纬密度镜是一种可折叠的放大镜,用它放大面料的一小块正方形区域,以便比较这一区域内经纬纱线的根数。如果经纬两个方向的纱线根数十分接近,可以说该面料的经纬密度达到平衡;如果两者数量差异很大,则意味着经纬密度并不均衡。 斜裁时,经纬密度平衡的面料将在中线左右两侧展现相同的垂坠效果;如果经纬密度不平衡,经纱方向的垂坠程度将比纬纱方向更加明显——导致衣服左右身不平衡。如果使用经纬密度不平衡的面料进行斜裁,通常要在衣服前后中线各做一条分割线予以规避。 亲自实践从面料到造型 确定面料与人体是否匹配的捷径,就是用面料(或代用布)试做。沿着直纱裁一块面料(针对容易的结构),或斜裁一块面料(针对难度较大的结构),然后在人台上围裹。固定面料一端,让其余部分自然垂落覆盖在人台上,通过多次试验寻找最佳位置,即面料完美地贴合于人台表面。
不要轻易落剪 试做时要注意观察,判断造型是否符合你的设计理念和预想中的穿着者。可以像Madeleine Vionnet那样在半身人台上操作,当你对效果满意后再放大它的比例。 用面料做雕塑 如果你对面料-人体之间的关系已有深入了解,你可以试着在纸样上多下些工夫,在人体表面凸起的部位使用斜纱,并想办法将裁片的接缝线放在直纱方向。胸围线、肩线和臀围线,以及一些凹陷的部位(如乳下),这些部位适合使用斜纱,能够充分利用斜纱方向的伸缩性。
直裁最好用在领线、吊带这些地方。如果你对裁剪很精通,可以用直边去拼接斜边,从而约束斜边。 身体运动是影响设计的另一因素。斜裁可以增加舒适感,当身体活动时,面料也随之起舞。因此在设计时首要考虑的是廓形。
斜裁设计的六个方法 1 巧借重力: 用披巾下垂的重量完善上半身与衣领 ▽ 2 直裁斜用 ▽ 3 几何形的重复使用: 沿垂直方向缝合后,面料自然垂落 ▽ 4 切口与插片: 在切口中夹入插片,使裙摆波浪更为丰富 ▽ 5 斜裁斜用 ▽ 6 用结构设计代替款式设计: 利用每一片矩形,实现面料零浪费 ▽ 斜裁面料的缝制 斜裁前提下的工艺原则是:顺应面料、宜于斜裁,同时不会破坏造型。 包边 用薄纱对面料进行包边,比如下图中用雪纺为羊毛绉呢包边。 用于下摆、边线与领线的工艺 用薄纱对面料进行包边,比如下图中用雪纺为羊毛绉呢包边。 工艺小贴士 · 缝制前需将面料斜向悬挂静置一周,必要时可在布边挂上压铁,释放所有垂性; · 用较短的针距粗缝前中缝,每隔10英寸剪断缝纫线,并熨烫平整,在缝合前尽力拽拉前中缝以释放弹性; · 在胸部区域不要拽拉接缝,而要归拢两胸之间的面料,以免产生水平皱痕; · 如需车缝直边与斜边,送布时直边在上; · 在前后片尚未缝合之前悬挂一周,然后使用铅垂线检查侧缝是否垂直; · 易散边的接缝最好预留1~1.5英寸(约2.5~4厘米)的缝份; · 在立裁前,熨布的同时拉伸斜向的面料。 |
|